1月16日上午,省長陳潤兒在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 杜小偉 董亮 攝)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省委領導下,全省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方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開展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四個著力”,持續打好“四張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進、好”態勢,實現了“三個同步”“三個高于”目標,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績,中原更出彩邁出新步伐。
?。ㄒ唬├喂套プ£P鍵環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全省經濟平穩運行、穩中向好。全年生產總值48055.86億元,比上年增長7.6%。
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加大重點領域投資力度,“三山一灘”貧困地區高速公路和鄭萬、鄭阜、太焦、鄭濟、商合杭高鐵建設順利推進,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衛河共渠治理、青電入豫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全面推進,實施項目8893個、投資615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鼓勵社會力量進入教育、文化、醫療、康養等領域,著力滿足新的消費需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3%。積極改善出口服務,引導企業開拓市場,出口總額增長12.8%。
培育壯大實體經濟。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主動幫助實體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著力減輕企業負擔,全年減免企業稅收480億元左右,降低用能等各種成本222.5億元。打破民營企業發展壁壘,消除對非公經濟歧視,出臺系列扶持政策,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全年新設立企業34.3萬戶、增長14.9%,實有市場主體590.6萬戶、穩居中部首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主營業務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企業達到46家。
強化生產要素保障。幫助企業搭建融資對接平臺,發揮三級擔保體系作用,擴大周轉還貸資金規模,探索供應鏈融資,促進企業從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多渠道融資,融資總額超過9000億元。舉辦首屆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延攬了一批急需緊缺人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37萬人次。采取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加大流量措施,重點工程建設和企業生產用地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ǘ┩七M結構優化升級,發展質量效益提高。瞄準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升供給質量效率。全年財政總收入5875.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63.9億元、增長10.5%,其中稅收占70.6%,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推進供給結構改革。持續壓減低端和無效供給,在前兩年化解過剩產能基礎上,又化解煤炭產能825萬噸、鋼鐵產能157萬噸,淘汰落后煤電機組107.7萬千瓦,壓減電解鋁低效產能35萬噸。加大國有企業去杠桿力度,新落地市場化債轉股183億元,省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1.3個百分點。加快壯大新產業、發展新業態、培育新模式,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70.4%、37.8%,網絡零售額和快遞業務收入均增長30%以上。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著眼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目標,持續實施轉型攻堅,以裝備制造、新型材料、能源化工、綠色食品、電子信息、建筑裝配、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養老、高效種養、煙草、酒業等12個重點產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制造業綠色、智能、技術三大改造,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8家,培育建設智能工廠(車間)150家,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1.5%,工業五大主導產業、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7%、12.3%和12.2%。社會物流總額預計增長9%,旅游總收入增長20.3%,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5.2%。
促進經濟良性循環。開展質量提升和對標達標專項行動,大力推進創新制造、精品制造、品牌制造,精深加工產品和終端產品占比繼續提高,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96.8%。漯河市以開展標準化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推進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啟動物流標準化示范建設,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到98.7%。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產業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增長14.6%。
?。ㄈ┐罅ν七M三大攻堅,努力補齊發展短板。堅持把打好三大攻堅戰作為破解瓶頸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系統謀劃,統籌安排,強力推動,實現良好開局。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建立完善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幫助企業化解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發揮債權人委員會作用,妥善處置企業債券剛性兌付和擔保連帶風險。去杠桿、治亂象、抓規范、強監管,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在全國率先逐縣逐項開展政府隱性債務摸底審計調查,科學制定實施意見,采取“八個一批”方式積極穩妥有序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切實防控非洲豬瘟,有效阻斷重大動物疫病擴散蔓延。
扎實開展精準脫貧。堅持精準方略,科學制定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組織開展“四場硬仗”“六大行動”和“四項工程”,把握攻堅重點,扎實有效推進。聚焦深度貧困縣村、特殊貧困群體、重點貧困縣區,強化對口幫扶,加大政策支持,改善發展條件,提高脫貧質量。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村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左右。易地扶貧搬遷提前完成“十三五”安置點住房建設任務,改造農村危房18.58萬戶,貧困縣、貧困村電網脫貧改造任務提前全面完成,全年又有12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3個貧困縣有望摘帽。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第二批試點3.8萬人即將喜遷新居。
大力推進污染防治。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積極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抓住不放,實行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強化“六控”推進源頭預防、調整“四個結構”加強綜合治理、精準發力實施重點管控、完善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完成“電代煤”“氣代煤”112.4萬戶,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6%、2.8%。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開展河道采砂綜合治理。實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啟動十項重大水利工程,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圍繞“五年增綠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目標,按照“三增四轉五統六化”總體要求,推進生態建設,完成造林260萬畝,森林撫育改造450萬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ㄋ模┥罨母镩_放創新,不斷增強發展活力。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微觀主體動力。
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攻堅,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采用清算注銷、兼并重組、改制轉讓、盤活脫困、依法破產等方式,處置“僵尸企業”1124家;深入推進產權結構、組織結構、治理結構改革,盤活了閑置低效資產,增添了企業發展活力,優化了國有資本布局,完善了現代企業制度,得到中央領導充分肯定。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速,省市縣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均達到90%以上。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廣投資項目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多評合一等模式,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由113項精簡到59項,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突破4500家。省級機構改革基本完成,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得到優化,市縣機構改革有序啟動。財稅、金融、土地、環保、醫療、教育、文化、綜合執法等領域改革穩步推進。
不斷提升開放水平。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政務、監管、金融、法律、多式聯運五大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口岸功能不斷提升,開放平臺進一步完善。持續推動空中、陸上、網上、海上絲綢之路“四路”協同,開放通道進一步暢通。大幅壓縮外商投資備案手續辦理時間和進出口貿易整體通關時間,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落實出口退稅政策,開放環境進一步優化。開放型經濟發展呈現較好勢頭,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2733萬人次、增長12.5%,貨郵吞吐量51.5萬噸,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25%左右,全省進出口總值5512.7億元,實際吸收外資179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9647億元。
強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理體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發揮國家創新平臺輻射帶動效應。聚焦“四個一批”匯聚創新資源,推進“四個融合”開展協同創新,實施“十百千”轉型升級創新專項,提升科技創新能力。16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獎勵。全國首個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落戶河南,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7.2%,技術合同成交額149.7億元、實現倍增。開工建設青年人才公寓5.14萬套。航空港雙創示范基地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ㄎ澹┘涌焱七M城鄉建設,促進城鄉共同發展。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城市轉型發展,城鄉發展更趨協調。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規劃和專項行動計劃。圍繞農業強,調結構、提質量、增動力,加快推進“四優四化”。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規模繼續擴大?;就瓿赊r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28萬家。開展“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駐馬店市借力農產品加工業會展經濟助推大發展的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圍繞農村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抓好人居環境整治,搞好村莊環境美化。新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200萬戶,新建標準化村衛生室1371個、綜合文化中心17672個,新增農村敬老院床位2.76萬張。圍繞農民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增強農民保障能力。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4G網絡全覆蓋,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多公里,新安、蘭考等6縣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7%,高于城鎮0.9個百分點。
推進百城建設提質。以文明理念為引領,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以品質提升為重點,持續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和文明城市創建。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52公里、燃氣管網5800公里、熱力管網397公里、電力線路3453公里。人居環境不斷優化,棚改安置房開工66.33萬套、基本建成38.42萬套,基本消除城市縣城黑臭水體78處,新改建城市公廁3268座,新建游園351處。公共服務不斷改善,加大政務、教育、衛生、文化、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供給,辦事難、就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一大批民生難題逐步得到解決。文明形象不斷提升,又有22個市縣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文明城市數量居全國第四位,文明城市創建覆蓋面達到81.3%。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成為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宜居之城。
加快中原城市群發展。完成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編制,明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新能源及網聯汽車基地等重大產業工程、賈魯河綜合治理等重大生態項目全面實施,鄭州市生產總值有望超過1萬億元。推動開封、新鄉、焦作、許昌與鄭州深度融合,鄭開雙創走廊、開港、許港等重點產業帶建設全面推進,以軌道交通和城際快速路網為主體的大都市區通勤圈加快構建。支持洛陽建設副中心城市,洛煉擴能改造、格力智能裝備等一批現代產業項目加快建設,伊洛瀍澗四河同治成效顯著,城市水系、路網、綠廊加快形成。因城施策,分類指導,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1.71%,提高1.55個百分點。
?。┣袑嵄U细纳泼裆?,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堅持以民生凝聚民心,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全年財政民生支出7126億元,12項重點民生實事落地見效。
著力擴大社會就業。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做好“僵尸企業”處置和過剩產能化解中的職工安置、困難行業企業穩崗就業工作,深入推進返鄉創業國家級試點,承辦“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城鎮新增就業139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萬人,返鄉下鄉創業新增23萬人、帶動就業22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省級調劑制度,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縣級全覆蓋。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年人均分別提高1627元和1584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年人均提高216元,城鄉低保、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持續提高。
積極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442所,新增城鎮義務教育學位78.94萬個,新建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學校903所,完成7146所貧困地區薄弱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改善任務,五年“全面改薄”目標順利實現。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初見成效。高中階段教育加快普及,中職學校布局調整任務圓滿完成。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啟動實施,全省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分級診療制度逐步完善,基層診療能力持續提升,心血管、兒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影響力增強。藝術創作成果豐碩,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嚴厲打擊盜掘破壞殷墟文物等行為,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持續加大。成功舉辦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全民健身蓬勃開展。
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動,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加強困難群體法律援助,群眾安全感不斷上升。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治理,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推進食品安全省建設,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繼續加強。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力度持續加大。依法做好信訪工作,信訪總量明顯下降,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后備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設,支持軍隊改革發展,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駐豫解放軍、武警部隊、預備役人員、民兵為地方發展作出新貢獻,雙擁工作持續深化。民族宗教工作創新推進。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慈善等事業健康發展。外事、僑務、港澳、對臺、統計、參事、史志、文史、地質、氣象、測繪、地震、社科研究、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我們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強化審計監督,持續糾正“四風”,政府自身建設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過去的一年,看似平常如往、波瀾不驚,實則形勢復雜、挑戰嚴峻,在實踐中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第一,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國制度優勢的根本。中國經濟是一艘巨輪,體量越大,風浪越大,掌舵領航至關重要。去年,美國挑起貿易大戰,國際形勢異常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些問題水落石出。在面臨諸多兩難或多難選擇的情況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統攬“兩個大局”,保持戰略定力,采取正確策略,實施相機調控,推動中國經濟這艘巨輪行穩致遠。我們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矛盾和新問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穩增長,突出抓好“四個穩定”。強化要素保障、落實稅收抵扣、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信貸支持,穩定工業增長,工業產值和實現利潤均保持較快增速;改善出口服務、加快出口退稅,穩定對外貿易,全年出口逆勢增長;加快工程項目建設、推動百城建設提質、積極應對樓市變化、著力激活民間投資,穩定有效投資,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加強就業服務、開展技能培訓、鼓勵返鄉創業、落實穩崗補貼,穩定社會就業,城鎮新增就業超額完成年度目標。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措施落地見效,全省經濟避免了大起大落,實現了穩中有進、持續向好。實踐證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奪取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兩個維護”,自覺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第二,必須樹立防患未然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預判風險所在是防范風險的前提,把握風險走向是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去年初,我們就組織力量對發現和潛在的風險隱患進行全面排查,重點盯住經濟發展、政治安全、社會穩定、自然災害、公共事件、安全生產六大領域,科學制定應對預案,嚴格落實部門責任,有備無患,防患未然。圍繞防范經濟領域風險,全面排查清理問題企業、問題項目、問題樓盤、問題工程,妥善處置企業股權質押平倉和債券兌付違約風險,推進市場化債轉股,有效盤活了不良資產,阻斷了風險傳導,降低了企業風險;依法治理金融亂象,規范金融交易行為,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整頓政府融資平臺,確保了金融安全穩健運行;在全國率先開展地方隱性債務審計調查,弄清債務隱在哪、險在哪和化解難在哪、招在哪,摸清了“底子”,開出了“方子”,探索了“路子”,堅持既化解存量又嚴控增量,既抓緊“剎車”又防止“翻車”,既堵住“后門”又開好“前門”,既規范政策又分類施策,確保了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隨著防范經濟風險組合措施有效實施,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穩定了企業經營,維護了河南形象,增強了市場信譽,提振了發展信心。與此同時,我們堅持嚴格依法,按照“四宜四不”原則,組織協調、指導漯河成功處置非法聚集群體事件,避免了沖突發生。提前開展搶險演練,加強氣象監測預報,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全力防范臺風災害,有效減輕了“溫比亞”帶來的損失。實踐證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管住風險就有了發展基礎,引爆風險就會失去發展條件。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主動戰,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必須砥礪堅韌不拔改革意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過去的一年,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扎實推進行政服務、商事制度、醫藥衛生、科技體制等各項改革。特別是針對全省國有企業發展活力不夠、轉型動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的突出問題,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2016年打響了國有企業改革攻堅戰,制定了一年“前哨戰”、一年“總攻戰”、一年“掃蕩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完成涉及百萬職工家庭的企業辦社會職能剝離基礎上,去年我們深化企業產權結構、組織結構、治理結構改革,加快千家“僵尸企業”處置,或許一家“僵尸企業”就是一個“雷區”,不踩無險,踩了可能險象環生;或許一家“僵尸企業”就是一個“蜂窩”,不捅無事,捅了可能問題纏身,但是我們不畏難、不避險,堅韌不拔、矢志不渝,因企施策、一企一策,多方聯動、一抓到底,啃下了“硬骨頭”,打贏了“總攻戰”,使一批曾經陷入窘境的企業撥云見日、柳暗花明,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增長70%以上。同時,我們深入推進自貿區先行先試、探索路子,以開放倒逼改革,以創新支撐發展,著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提升區域經濟新優勢。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河南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破解問題的唯一選擇,面臨的矛盾越多、遇到的困難越大,越要砥礪改革意志、錘煉改革品格,自覺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以改革的精神來克服前進中的困難,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發展中的矛盾。第四,必須發揚迎難而上擔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過去的一年,在外部經濟環境嚴峻和內部結構矛盾凸顯的雙重壓力下,既要穩增長,防止經濟過快下滑,影響發展預期,動搖增長信心,又要調結構,解決增長方式粗放、環境污染嚴重、質量效益不高的問題,我們正確把握穩增長與調結構的辯證統一,著力破解當前增長穩不住和長遠發展保不了的難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迎著困難上、奔著問題去,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去”,在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情況下,毫不含糊大幅壓減煤炭、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落后產能;積極“調”,調高技術水平、調強制造能力、調優產業結構、調長產業鏈條;加快“轉”,下大力氣擺脫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發展模式、過度依賴工業支撐的發展格局、過度依賴物質消耗的發展路徑;大力“改”,扎實推進綠色改造、智能改造、技術改造,推動經濟結構加快轉型、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增長動能加快轉換,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同步改善的綜合效果。實踐證明,事不避難、知難不難,矛盾和問題不會因為回避而自然消失,只能因為勇于正視才會逐步解決。我們必須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一往無前,披荊斬棘,攻克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開拓河南發展更加光明的前景。第五,必須保持勤勉重干務實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中原大地曾經寫下了絢麗多彩的歷史篇章,孕育了勤勉重干的務實作風,涌現了焦裕祿、史來賀、楊貴和吳金印等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創造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過去的一年,一批重點民生實事的辦好,一批事關全局大事的辦成,一批制約發展難事的辦妥,特別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開創新局面,都是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勤勉肯干、務實重干的結果。面對脫貧攻堅艱巨任務,全省上下以鍥而不舍的耐心和毅力、舍我其誰的氣魄和擔當、敢打硬仗的決心和意志,盡銳出戰、苦干實干,在精準幫扶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鼓實勁、在精準落地上求實效,探索了盧氏金融扶貧、焦作健康扶貧、駐馬店助殘扶貧、南陽洛陽三門峽易地搬遷扶貧、蘭考產業扶貧等叫響全國的經驗做法,超額完成了年度脫貧任務。尤其是身在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以對群眾的親勁、抓工作的韌勁、干事業的拼勁,譜寫了戰天斗地拔窮根、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動人篇章。實踐證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正是大家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才干出了新業績、創出了新成就。我們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接著一件干,靠實干成就事業,用實干鑄就輝煌。第六,必須凝聚億萬人民創造偉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過去的一年,我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在于人民的創造偉力。以改革激發人民創造偉力,通過改革行政體制,“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優化了發展環境,推動了創新創業;改革企業體制,使企業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和競爭主體,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工資能增能降,激發了企業活力,增強了內生動力;改革科技體制,讓科研人員有了更多機會、更好環境、更大舞臺從事創新創造,眾多改革打破了體制機制束縛,激發了億萬人民的創造熱情、創造精神、創造活力。以發展鼓舞人民創造偉力,堅持在發展中共享、在共享中發展,努力使每個人既是發展的受益者又是發展的推動者,在百城提質和文明創建、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的實踐中,人民群眾既有“人改造環境、環境改造人”的獲得感,又有“城市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責任感,以主人翁的態度、建設者的擔當參與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中來,匯聚了共建共享的強大力量。以事業凝聚人民創造偉力,為投資者營造環境,為創業者拓展空間,為勞動者搭建平臺,始終讓中原更加出彩成為億萬人民的奮斗追求和前進動力,在出彩的歷史長卷上共同繪彩、添彩、喝彩,一股股建設河南的力量加快匯聚,一道道增輝中原的色彩正在綻放。正是有了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在復雜形勢、嚴峻挑戰面前,我們才能攻堅克難、奮勇向前。實踐證明,依靠人民群眾,就會所向披靡、無往不勝;離開人民群眾,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我們必須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合法權益,匯聚億萬人民磅礴力量,繪就中原更加出彩嶄新畫卷。
回顧過去的一年,深感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在省委領導下,全省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拼搏進取、團結奮斗的結果,離不開歷屆領導班子打下的堅實基礎,離不開中央駐豫單位的共同參與,離不開中央和省各大媒體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駐豫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河南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轉型發展任務艱巨。增長方式粗放、結構矛盾突出、創新能力不強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依然較少,發展新動能仍然不足。二是企業經營困難較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需求增長放緩,能源原材料、人工、用地成本較高,企業盈利空間受限,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加重。三是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市場預期不穩,一些企業面臨再融資受阻、資金鏈斷裂風險,個別市縣償還債務壓力增大,經濟社會矛盾交織,風險隱患不可小覷。四是民生還有不少短板。城鄉居民持續增收制約因素較多,貧困群眾生活改善任務較重,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還不能很好滿足人民群眾需要。同時,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一些干部觀念落后、作風浮漂、能力不夠,存在推拖庸懶、不作為慢作為現象。一些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依然時有發生。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要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八次全會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深入開展三大攻堅戰,持續推進“四個著力”、打好“四張牌”,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邁出更大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繼續保持“三個同步”“三個高于”,生產總值增長7%—7.5%,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果,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5%,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10%以上和20%左右。協調發展取得新成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綠色發展取得新提升,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國家下達目標。開放發展取得新突破,進出口保持平穩增長,營商環境在全國評價排序前移2位以上。共享發展取得新進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城鎮調查失業率和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控制在5.5%以內、4%以內。以上目標,更加凸顯了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有利于把工作重點放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上來。
工作中,著力把握“四個關系”:一是從“形”與“勢”的統一中審視全局,堅定必勝信心。當前,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省經濟運行下行壓力明顯加大,但從長期大勢看當前經濟形勢,河南發展的動力源是足的,投資、消費、出口、創新需求空間廣闊;基本面是好的,反映經濟運行的各項指標匹配性都很好;增長點是有的,企業適應市場的韌性普遍增強。特別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不斷提升。我們必須辯證地審視大局,看趨勢,觀大勢,防止被短期變化牽著鼻子走,既要看到“形”有波動,更要看到“勢”仍向好,進一步堅定信心、穩定預期。二是從“?!迸c“機”的轉換中搶抓機遇,贏得發展主動。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帶來不利影響,也帶來難得機遇,既要看到面臨的“?!?,也要看到面對的“機”?!拔!焙汀皺C”歷來相伴而生,失去了機即是危,克服了危就是機。歷史經驗證明,抓住了機遇必定會贏得發展,失去了機遇就可能耽誤發展。要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內涵,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在應對困難和挑戰中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的躍升。三是從“供”與“需”的重構中深化改革,培育壯大優勢。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把握供與需的平衡性、增強供與需的適應性、提高供與需的靈活性、強化供與需的暢通性,不斷改善供給市場、提高供給質量,實現供需循環暢通高效,培育壯大發展優勢。四是從“穩”與“進”的把握中迎難而上,保持戰略定力。穩中求進既是領導工作的基本方法,又是制定政策的價值取向?!胺€”和“進”辯證統一,“穩”是基礎和前提,“進”是目標和方向,必須把“穩”和“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既要立足于“穩”,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又要著眼于“進”,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以穩求進、以進促穩,推動全省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同時,注意抓住“四個關鍵”:一是始終把發展扭住。發展始終是第一要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發展硬道理,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根本方向,增強定力信心,突出科學發展,補齊發展短板,優化發展環境,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良好態勢。二是著力把重點抓住。始終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全面貫徹落實“八字方針”,深刻把握鞏固成果是前提、增強活力是基礎、提升水平是重點、暢通循環是目標,強化改革推動、開放帶動、創新驅動,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三是堅決把風險管住。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緊盯經濟發展、政治安全、社會穩定、自然災害、公共事件、安全生產六大領域風險,著力解決可能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四是切實把民生兜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增強社會保障能力,促進就業穩定擴大,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切實辦好民生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今年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ㄒ唬┲U需求穩增長,保持經濟健康運行。堅持精準出招應變,努力擴大市場需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經濟穩中向好態勢。
激活區域市場需求。搶抓國家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機遇,加快消費升級,挖掘健康、育幼、體育、休閑、文化、信息等領域和傳統服務業消費潛力,落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培育家政服務、現代生活用品等新的消費熱點。實施健康養老示范工程,加快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旅游設施,提升服務品質,推進旅游業轉型發展;加快發展農村電商,開拓農村消費市場;開展服務業質量提升行動,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改善消費環境。擴大有效投資,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功能配套、生態環境建設、交通基礎設施、農村水利工程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穩定對外貿易,引導企業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培育引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加強外貿優勢產業基地建設,保持貨物進出口穩定增長。
穩定工業經濟增長。切實加強運行調度和監測預警,強化要素保障,搞好企業服務,確保工業平穩運行。尤其要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促進工業穩定增長的重要抓手,開展智能制造引領、重點技術攻堅、傳統產業提質、新興產業培育四大行動,實施上汽乘用車二期、同人鋁業高端鋁合金板等一批重大項目,支持宇通客車、森源電氣等一批骨干企業,培育平頂山尼龍新材料、許昌遠東傳動軸智能制造等一批產業園區,重點支持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以上大型制造業企業和50億元以上高成長制造業企業發展。同時,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為鞏固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夯實基礎。
促進非公經濟發展。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到“兩個毫不動搖”。培育壯大民營企業家隊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主動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暢通企業家投訴渠道,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營造公平環境,消除民營企業在準入許可、工程投標、銀行融資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落實支持政策,打破各種“彈簧門”“玻璃門”“旋轉門”,讓企業家既能看得見、又要摸得著。引導提升企業素質,推進民營企業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促進二次創業和轉型發展。
?。ǘ┴瀼芈鋵崱鞍俗址结槨?,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按照“八字方針”總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轉型、增長動能轉換。
深化供給結構改革,鞏固“去降補”成果。堅持去化過剩產能勁頭不松,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標準,加快拆除已實施置換的低效鋼鐵設備,積極化解水泥、電解鋁等過剩產能,淘汰改造落后煤電機組150萬千瓦左右。堅持處置“僵尸企業”力度不減,做好債務化解、破產審理、稅收支持、資產處置等工作。堅持扶持結構調整政策不變,加大對“破、立、降”獎補支持力度,落實好去產能職工安置、礦權土地、債務處置等政策,形成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的政策導向。
改善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打好優化發展環境“組合拳”,營造便利高效政務環境、開放公平市場環境、公正透明法治環境、誠實守信信用環境。加強部門協同,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啟動營商環境評價,把評價權交給服務對象,讓服務對象評價政府部門。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完善守信褒獎、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堅決糾正一些地方和部門“新官不理舊賬”的違約做法。落實中央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實行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對小微企業和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清理規范地方收費項目,全面實施收費項目清單制,繼續實行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加大力度降低企業社保費率,讓企業有實打實的獲得感。
繼續實施“三大改造”,提升產業鏈水平。以產業高端化、技術尖端化、質量頂端化為目標,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實施12個省定重點產業轉型發展專項方案,縱深推進綠色、智能、技術改造,深入開展五大傳統產業轉型、十大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行動及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動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深入開展“質量標桿進企業”活動,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持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更加注重產業建鏈、補鏈、延鏈,打造主導產業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
積極完善市場體系,暢通經濟循環系統。著力破解生產主體和市場錯配、生產和消費脫節、金融和實體失衡的難題,暢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從正面清單轉向負面清單、從分散市場轉向統一市場、從差別待遇轉向同等待遇,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開展重點領域綜合金融服務行動,加快建設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系統,加大企業上市培育力度,推廣建設銀行“云稅貸”等新型金融產品,加快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強化產銷、產需、產運對接,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快遞物流、電商物流,創新多式聯運,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分撥配送物流網絡。
?。ㄈ┏掷m推進三大攻堅,著力夯實發展基礎。把打好三大攻堅戰擺在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好重點戰役,全力攻堅,務求實效。
防范化解風險。把國有企業去杠桿作為重中之重,推進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項目落地,探索開展民營企業債轉股,引導企業加大股權融資力度,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全面加強地方金融監管,發揮好企業債權人委員會作用,有效防控企業債券違約、股票質押平倉、擔保圈、網絡借貸、非法集資等風險隱患,高度關注房地產領域金融風險。依法規范政府舉債行為,實施“八個一批”解決方案,穩妥有序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全面推行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強化源頭管控治理,堅決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增強防洪抗災能力,防范自然災害風險。做好突發公共事件預防處置,防范社會風險。
推進精準脫貧。堅持精準方略,把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加大深度貧困縣村、特殊貧困群體、重點貧困縣區脫貧攻堅力度,重點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統籌貧困縣村和一般縣村、地區幫扶和家庭幫扶、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內生動力和外部動力,繼續打好“四場硬仗”,開展“六大行動”,實施“四項工程”,打好脫貧攻堅總攻戰。建立脫貧正向激勵和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嚴格落實市縣主體責任、部門協調責任、鄉村包干責任、駐村幫扶責任,確保14個國定貧困縣脫貧摘帽。完成20萬黃河灘區居民搬遷。
抓好污染防治。扭住改善環境質量這個核心,扎實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聚焦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四大行動”。優化調整“四個結構”,持續抓好“六控”,推進鄭州市主城區煤電機組清零和洛陽市主城區煤電機組基本清零,確保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例完成國家考核目標。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逐步消除城區黑臭水體。加強重金屬污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固體廢物處理,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復,嚴格保護未污染土壤。嚴格落實黨政領導責任、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確保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ㄋ模┘哟罅Χ壬罨母?,激發經濟社會活力。加快市場化改革,讓市場主體不斷壯大起來,讓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起來,讓改革效力充分釋放出來。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全力打好國企改革“掃蕩戰”,在做好“僵尸企業”處置后續工作的同時,持續深化產權結構、組織結構、治理結構改革,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持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理順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機制,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加快實現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省以下分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制定按市縣財力狀況分檔分擔資金的改革方案,進一步理順省與市縣財政分配關系。加快構建現代預算制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繼續優化投資項目審批,大力推廣多評合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模式,一般性企業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減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支持發行企業債券、雙創專項金融債券和孵化專項債券。發揮好地方政府融資擔保體系作用,規范發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用好政府投資杠桿撬動作用,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探索農村宅基地改革。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發展新型集體經濟。持續深化、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強化農業保險保障作用。持續推進水利、供銷社、農場、林權等改革。
健全生態環保體制。完善月度生態補償、綠色環保調度、污染物排放許可證等制度。實施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推進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體制改革,抓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深入推進省級機構改革,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完成市縣機構改革。深入推進政府“放管服”改革,把“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實處,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快建設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互聯網+監管”系統,打破信息孤島,加快信息共享,提升政府管理數字化水平,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同時,抓好教育、醫療、警務管理、城市綜合執法等改革。
?。ㄎ澹﹫猿謹U大對外開放,提升經濟發展優勢。堅持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龍頭,統籌“五區”聯動、“四路”協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全方位高水平開放。
放寬市場準入,拓展開放領域。貫徹國家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部署,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強化科技、金融、產業、貿易合作,在農業、教育、醫療、文化、電信、制造業等領域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吸引外商投資。高質量辦好第十三屆中國(河南)投洽會等活動,精心組織參加第二屆中國進口博覽會。
打造平臺載體,提升開放水平。高水平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持續深化五大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立與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發揮各類口岸作用,建設海外倉及物流分撥中心。全力拓展“四條絲路”,做大做強鄭州—盧森堡航空“雙樞紐”,提升中歐班列運營水平,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推動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建設,拓展海鐵聯運班列線路。
健全體制機制,優化開放環境。穩步推進外資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復制推廣自貿區經驗做法,完善外資企業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建立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嚴格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提升通關效率,降低進出口環節收費,優化出口退稅服務,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钊胪七M科技創新,加快增長動能轉換。把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以鄭洛新自創區建設為龍頭,加快提升創新發展水平。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聚焦培育“四個一批”,實施創新龍頭企業提升引領、高新技術企業倍增、“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堅持引進外部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并重,落實人才政策待遇,重視解決住房、子女教育等實際問題,建設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爭創國家重點實驗室、掘進機械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高端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超算中心,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實施“十百千”轉型升級創新專項,抓好生物育種、通信技術、超級電容、工業CT等項目,加快實施盾構、燃料電池客車、高鐵軸承、光互連芯片、銅合金新材料創新引領專項。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落實與科技部會商成果,舉辦“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培育壯大技術轉移轉化市場,探索開展訂單式研發和成果轉化,實行重大創新需求面向國內外揭榜攻關,組織企業揭榜轉化國內外重大科技成果。持續促進“四個融合”,用軍民融合之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提升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水平。在國家級高新區復制推廣自創區管理體制改革經驗,營造創新生態。
優化科技創新服務。加大財政投入,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平臺,完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享機制。建設省科技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支持發展一批科技服務機構。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落實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改革舉措,建立試錯、容錯、糾錯機制,讓創新者敢于創新、安于創新、樂于創新。
?。ㄆ撸┙y籌推進城鄉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把城鄉作為一個整體,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實施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以“五個振興”為路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加快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穩定糧食產能,推進“四優四化”,加快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創新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學習浙江經驗,堅持規劃先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抓好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塑造鄉風文明,開展移風易俗,保護好農村傳統文化、鄉土文化。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化拓展“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創新鄉村治理機制,提高鄉村治理效能。開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大棚房”與農地非農化問題治理。毫不松懈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以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面開展百城建設提質。推動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由試點先行到全面鋪開,著力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經營高質量,促進城市由注重外延擴張轉向注重內涵提質。謀劃實施一批道路交通、污水垃圾處理、熱力燃氣、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空間綜合體、地下停車場等市政補短板項目,加快建設一批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項目,全面開展省轄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規劃建設一批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和餐廚廢棄物處理設施,有序推動城市老舊小區綜合功能改造。積極打造智慧城市。加強綠色園林城市建設,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園林城市和園林城鎮。
以中心城市建設為引領,加快中原城市群一體化。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形成以鄭州為中心、洛陽為副中心、多極支撐發展的大格局。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鄭州大都市區建設,帶動開封、許昌、新鄉、焦作等周邊城市融合發展。推動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增強其對陜東、晉南地區的資源聚合和區域輻射作用,打造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統籌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特別是毗鄰兄弟省份的城市競相發展,增強南陽對鄂西北、陜東南,信陽對鄂北、皖西,商丘對魯西南、皖北,安陽對冀南、晉東的影響,發揮其對周邊要素的吸納集聚作用。其他省轄市要立足在全省大局中的定位,做到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加快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規范引導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布局建設。統籌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200萬人以上。
?。ò耍┘涌鞂嵤┲卮蠊こ?,強化基礎支撐能力?;A設施既是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基礎,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必須搶抓國家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政策機遇,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支撐區域經濟發展。
加快構建便捷暢通的綜合交通體系。以高速公路、骨干鐵路和航空樞紐為主體,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體系。實施投資1000億元以上、總長100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雙千工程”,開工建設欒川至盧氏高速公路等一批項目,建成周口至南陽等3條高速公路。加快鄭州高鐵南站樞紐和三洋鐵路河南段建設,建成鄭萬、鄭阜、商合杭高鐵和蒙華鐵路河南段,開工鄭濟高鐵濮陽至濟南段,推進呼南高鐵前期工作。開工鄭州機場三期北貨運區、中國郵政航空郵件處理中心等項目。推進沙潁河、淮河等內河水運項目建設,構建通江達海水運網絡。完善綜合樞紐場站、集疏運通道和區域物流節點等重點物流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中國(鄭州)有色金屬國際物流港產業園、中儲洛陽綜合物流產業園倉儲配送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推進一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促進鐵、公、空、水等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
加快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深入推進“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設,構建旱引澇排、上灌下補、內連外通、豐蓄枯補、調洪防災的現代水網體系。實施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工程、衛河共渠和洪汝河治理工程,提高防洪除澇能力。擴建黃河下游貫孟堤工程,從根本上改善封丘倒灌區防洪條件和發展環境。聯動實施引江濟淮和趙口灌區二期工程,充分利用現有水系條件,形成長江、淮河、黃河互聯互通互補的水網格局,有效解決豫東南水資源短缺問題。建設大別山革命老區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助推革命老區脫貧攻堅。開工建設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區和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解決兩岸人民守著黃河沒水用的問題,讓人民群眾喝上安全水、用上自來水、補上生態水。
加快構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撐體系。持續推進能源外引通道建設,實現省內互聯互通,優化能源結構布局。全面推動青電入豫工程建設,提高吸納清潔外電能力;加快駐馬店東等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緩解豫南地區供電能力薄弱問題。在全面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基礎上,繼續加大城鄉配電網投資,提升農村電網保障能力。加快發展清潔電源,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180萬千瓦。建成鄂安滄輸氣管道濮陽支線等能源項目,力爭開工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全面暢通省內輸氣網絡。力爭完成洛煉擴能改造項目一期和日照—濮陽—洛陽原油管道主體工程,持續推進洛煉改擴建項目,力爭開工洛陽—新鄭機場航空煤油管道,提升省內高端油品供應能力。
加快構建綠色循環的生態環境體系。深入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統籌建設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加強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保護,實施南太行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啟動沿黃生態帶、鄭州黃河中央濕地公園、中華生物園和伏牛山世界植物大觀園等重大項目。加快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完成造林249萬畝、森林撫育400萬畝,推進山區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和庭院花園化,提升生態環境承載力。
加快構建高效泛在的信息網絡體系。聚焦網絡強省建設,實施一批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項目。推進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和千兆城市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持續實施鄭州直聯點提升工程,加快中國聯通中原數據基地二期、中國移動(河南)數據中心一期等重點項目建設,鞏固提升河南信息集散中心和網絡交換樞紐地位。
?。ň牛┐罅Πl展社會事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堅持抓重點、強弱項、提質量,不斷優化公共服務供給。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繼續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持續建設農村寄宿制和小規模學校。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實訓基地建設,發展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加快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提升特色骨干大學辦學水平,推動符合條件的普通高校向應用技術型轉變。積極推進國內外名校來豫合作辦學。做好民辦教育分類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善教師工作生活條件,提高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學點教師生活補助標準,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加強綜合治理,維護校園安全。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更多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施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努力提高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推動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擴充優質高端醫療資源。全面推進縣域綜合醫改。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促進優質資源互聯共享。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成鄉村醫生全員培訓。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復合付費方式。加快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大力支持社會辦醫。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加強生育全過程健康服務,提高婦幼保健水平。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推進中原網球中心二期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深化食品安全省建設,加強疫苗等藥品安全監管,讓群眾吃得更放心、用藥更安全。
促進文化發展繁榮。深入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加快打造文化強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繁榮藝術創作,豐富文化生活。推進大運河(河南段)文化帶建設,加快省科技館、中原考古博物院建設。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建成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實施隋唐洛陽城、宋都古城等一批保護利用項目。支持太極拳項目申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業態。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叫響“中華源·老家河南”品牌。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建設新型智庫。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提高網絡治理能力,打造清朗網絡空間。
?。ㄊ┘哟竺裆U狭Χ?,切實增進人民福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制度、守住底線,精心做好各項民生工作。
辦好民生實事。積極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壓減政府一般性支出,騰出更多財力用于辦好民生實事。一是新增城鎮就業110萬人。二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80歲以上高齡老人住院報銷比例在現行政策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實施80歲以上老人高齡津貼制度。三是繼續免費開展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四是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五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完成300萬戶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完成剩余45個縣(市、區)農村垃圾治理省級達標驗收任務。六是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59.5%。七是實施“百縣通村入組工程”,新改建農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開展“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八是新建和改擴建城鄉幼兒園1000所,新增學位10萬個。九是完成3000個電網薄弱行政村電網改造。十是加快縣(市)人民醫院提質升級。
穩定擴大就業。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省內就業統籌和崗位余缺調劑,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積極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持續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做好“僵尸企業”處置和過剩產能化解中職工安置工作,開展各類職業培訓300萬人次,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萬人。支持農民工等群體返鄉下鄉創業,新增創業人員20萬左右。
加強社會保障。強化兜底保障功能,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管理、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繼續調增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施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完善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制度,提高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保障水平。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孤兒養育等保障標準。加強殘疾人權益保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新開工棚改安置房15萬套左右,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
創新社會治理。學習推廣“楓橋經驗”,全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開展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發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作用,促進人民群眾合理合法利益訴求及時、就地解決。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推進法制宣傳教育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高質量推進“一村(格)一警”工作,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縱深發展,嚴厲打擊敵對勢力、邪教組織、非法宗教活動向農村地區的滲透。扎實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等工作,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支持駐豫解放軍、武警部隊、預備役部隊建設,抓好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共建,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深度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加強民族宗教工作基層基礎建設,辦好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外事、僑務、港澳、對臺工作。加強統計工作,搞好第四次經濟普查。抓好參事、史志、文史、檔案、氣象、地震、測繪、地質、郵政、援疆等工作。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高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
新形勢對政府工作賦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級政府要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重托,更加注重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ㄒ唬淅巍八膫€意識”,堅定“兩個維護”?!皟蓚€維護”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寶貴政治經驗,是我們黨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無論形勢多么復雜,挑戰多么嚴峻,任務多么艱巨,只要我們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就一定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政府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任何時候都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真正把“兩個維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動對標、自覺看齊,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從黨中央號令,緊跟黨中央步伐,有令則行、有禁則止,不講條件、不搞變通,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不走樣,決不允許不敬畏、不在乎、喊口號、裝樣子。
?。ǘ┖霌P法治精神,嚴格依法行政。各級政府必須堅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權力,自覺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堅持依法決策,健全完善程序,充分發揚民主,正確實行集中,防止個人專斷,對重大民生政策出臺、重大公共項目建設要依法公示聽證,進行深入咨詢,組織專家論證,進一步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政策宣傳解讀,主動回應社會關切。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監察機關的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規范行政執法,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防止任性用權,糾正粗暴執法,決不允許以權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ㄈ├斡洖槊褡谥?,保持清正廉潔。權力來自人民必須服務人民。政府工作人員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人民辦事,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始終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既“身入”基層,又“心到”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準則,筑牢思想防線,保持清醒頭腦,始終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在各種誘惑和“圍獵”面前,自覺劃清邊線、不碰紅線、守住底線,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反腐倡廉,深入抓好以案促改,堅決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ㄋ模┨岣吣芰λ刭|,錘煉過硬本領。肩負新使命,戰勝新挑戰,既要有謀事的大智慧,還要有成事的真功夫。政府工作人員要提高理論素養,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汲取這一科學理論蘊含的強大真理力量、信仰力量和實踐力量,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提高政治能力,增強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對容易誘發政治問題的敏感因素,準確判斷、快速處置。提高專業能力,解放思想、開闊視野,防止思想僵化、知識老化、本領弱化,注重實踐鍛煉,加快知識更新,涵養專業素質。提高斗爭能力,增強斗爭意識,發揚斗爭精神,講究斗爭藝術,在推進重點工作中積累經驗,在解決重大矛盾中經受考驗,在完成重要任務中增長才干,使政府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不斷增強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ㄎ澹┦冀K恪盡職守,勇于擔當作為。新的征途不會平坦,前進道路充滿挑戰。做好今年的工作,既考驗我們的判斷能力,更檢驗我們的擔當精神。我們要以對發展負責、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始終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敢闖敢干、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不回避矛盾,不懼怕挑戰,不推卸責任,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接最燙的山芋,敢于承擔風險,敢于迎難而上,勤勉重干,真抓實干。反對空泛表態、應景造勢、敷衍塞責、沽名釣譽,堅決糾正脫離實際的官僚主義、空喊口號的形式主義、簡單粗暴的命令主義。各級政府要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理解基層工作的難處,關心基層干部的生活,為擔當的干部擔當,對負責的干部負責,讓干事的干部有想頭,使成事的干部有奔頭,營造一種人人盡責、個個實干,奮發向上、擔當作為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
奮斗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夢想。讓我們在省委領導下,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同心同德,砥礪奮進,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