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期間,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等我省文物景點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參觀人數達776萬人次;河南博物院等各類博物館累計接待參觀人數460萬人次……亮麗的成績單凸顯了我省歷史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以及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突出成效。
記者10月15日從省文物局獲悉,近年來,我省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取得多項成果。
大遺址保護實現重要突破。今年,新鄭市鄭韓故城成功掛牌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鄭州大河村遺址、舞陽賈湖遺址等5處大遺址成功立項,加上此前已掛牌的3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我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立項9處、掛牌4家,居全國首位。
加強文物調查勘探與保護利用,對鄭合高鐵、鄭州南站、信陽出山店水庫等重點建設項目進行勘探發掘,有力服務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洛陽東漢帝陵等45項考古發掘項目躋身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數量居全國首位。
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強文物對外交流合作,組織文物走出國門,舉辦展覽,并赴蒙古國、肯尼亞聯合開展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
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理清了我省大運河文化遺產分布情況,實施了通濟渠商丘段碼頭沉船調查、永濟渠(衛河)黎陽故城調查勘探等工作。
堅守文物安全紅線,深入開展全省文物安全整治工作。5月以來,省文物局聯合省公安廳、省工商局等部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打擊文物犯罪、懲治文物法人違法、整治安全隱患、規范流通市場等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表示,下一步,我們要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文物保護;把文物保護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緊密結合起來,深入推進博物館免費開放和文物單位展示利用,積極探索符合河南省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讓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惠及民生中發揮更大作用,助力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記者 溫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