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新鄉陸港保稅物流有限公司在經開區正式設立,這不僅是新鄉市第一家保稅物流企業,在整個豫北地區都是“頭一份”!
9月19日,企業相關負責人王傳國向記者說起手續的辦理過程,感慨地連連豎起大拇指:“經開區的服務好,辦事效率高,給他們強烈點贊!”
只用一天,保稅物流公司“順產”
保稅物流公司將來要服務外向型企業,涉及出口退稅、進口保稅等稅收優惠政策,與普通企業在經營范圍和經營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第一次接觸到這種業務,營業執照能不能辦、該咋樣辦,成了擺在經開區面前的一道難題。
與此同時,保稅物流公司是保稅物流中心的經營主體,也等于是開辦保稅物流中心的“入場券”,只有拿到保稅物流公司的營業執照,才能到相關部門遞交材料,進一步取得保稅經營資質,在法律框架內開展保稅業務——營業執照不僅必須辦,還要盡快辦,時間一點不等人。
“別人能辦,我們就也一定能辦!中歐班列(新鄉號)我們都能‘拿下’,其他事情也不在話下!”
據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劉思江介紹,為推動中歐班列(新鄉號)順利開行,經開區推出了項目建設“四項機制”,即項目前期“容缺”機制、“管委會+指揮部(專班)+公司(產業園)”協調落實機制、督導督查機制、半月例會推進機制。這四項機制在中歐班列(新鄉號)推進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解決了一連串問題。
如今,中歐班列(新鄉號)早已常態化開行,四項機制也在經開區“遍地開花”,被用到了幾乎所有項目上。
沒吃過“螃蟹”,就請教吃過“螃蟹”的人。在四項機制推進下,經開區向省內相關部門、沿海發達地區虛心求教,為企業注冊掃清了障礙。7月11日,經開區全程指導企業開始準備資料,當天晚上臨近21時就讓企業在區內工商分局拿到了營業執照。
不到一年,新鄉“中關村”入駐企業46家
對經開區服務項目的“四項機制”,中關村e谷(新鄉)科技創新基地(以下簡稱新鄉“中關村”)負責人王嘉琛,更是深有體會。
王嘉琛說,該項目是一個創新企業孵化基地,2016年落戶經開區,結合中關村資源、北航科研和人才資源優勢,為入駐企業提供政策咨詢、資金扶持、創業培訓等一條龍創業孵化服務。
新鄉“中關村”有一個年輕的創業團隊,6名“90后”年齡最大的也不滿28歲,雖然有著中關村e谷的強大背景,實際上在創業之初也多少有點“底氣不足”。
“現在好了!”王嘉琛說,經開區“四項機制”全力推動企業發展,幫項目協調辦理許可證件,幫企業解決供暖、供電、供氣問題,衣食住行這樣的小事都不用太過操心:“在經開區的幫助下,我們還成立了黨組織,讓黨建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助力!”
2017年年底,新鄉“中關村”開始正式運營,受到了眾多中小企業的熱烈歡迎。如今,不到一年的時間,已吸引46家科技企業入駐。王嘉琛說,目前,還有不少企業與新鄉“中關村”積極洽談,年底前將實現60家企業入駐。
王嘉琛對新鄉“中關村”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我們要打造全省最具活力的創新創業集聚區,力爭成為河南省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一趟班列,讓經開區改革、開放“雙豐收”
“今年是經開區創立15周年,在這個特殊年份,我們開通了中歐班列(新鄉號),搭上了‘一帶一路’快車,在‘開放’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劉思江說,不僅如此,中歐班列(新鄉號)的常規化運行,也在倒逼經開區持續深化“放管服”,內部改革也有了重大突破,實現了改革和開放的“雙豐收”。
除了“四項機制”,經開區還推出了網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的臺賬制度、項目跟蹤機制、發展保護機制等創新性的服務方法,有力推動了項目建設。上半年,經開區新開工、續建項目77個,總投資273億元,其中,總投資67.7億元的4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1億元,占年目標的78.7%;總投資129.6億元的2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4.6億元,占年目標的79.1%。
對外開放也拉動了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2017年,新注冊企業219家,新增就業人數1500人,新入“四上”企業16家。
改革、開放齊發力,經開區實現“大跨步”發展。據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王景書介紹,上半年,經開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11%,各項經濟指標都實現了快速增長、良性增長。(記者 趙同增 通訊員 劉鴻濤 秦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