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根據省委辦公廳《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中提出的“必須把握‘兩個高質量’這一鮮明導向”的要求,在省委宣傳部的關心和支持指導下,本報編輯部會同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省委黨校、省社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組,撰寫一組解讀闡釋“兩個高質量”的系列文章。第一篇《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兩個高質量”的時代價值與實踐意義》,已于8月17日刊出;其余兩篇從今日起陸續刊出,希望對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理解會議精神有所幫助。
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研究課題組
實現“兩個高質量”,是省委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為統領,依據河南實際作出的重大判斷和決策。深刻認識實現“兩個高質量”已有的基礎、面臨的形勢、環境和條件,對于我們增添信心拉高標桿,創造機遇應對挑戰,以昂揚的姿態投身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一、形勢逼人:實現“兩個高質量”,我省既有良好發展基礎,也存在不小差距和突出短板,一些趨勢性變化更值得關注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指出,我們既要在回看走過的路中增添信心,也要在比較別人的路中拉高標桿,更要在遠眺前行的路中創造機遇。實現“兩個高質量”,首先就要正確認識形勢,認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差距和不足。
(一)無論是經濟發展質量還是黨的建設質量,河南雖然都有較好基礎,但用“兩個高質量”來衡量都還存在較大差距
經濟方面,河南多年來經濟發展速度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以上,2017年生產總值達到44988.16億元,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五位,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態勢,但反映發展質量的效益效率指標、經濟結構指標、創新能力指標并不高。
從效益效率指標看。目前,河南人均GDP不到全國的80%,人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只有全國的54%。2017年,我省生產總值比安徽多17469億元,但財政總收入卻僅多380億元。2017年,我省單位生產總值財政貢獻率只有7.55%,分別比山東、江蘇、浙江、廣東低0.84、1.96、3.66、5.04個百分點。居民人均收入只有全國的77.6%。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8.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5個百分點,生產效率不高。河南就業人口占全國就業人口的8.6%,但經濟總量僅占全國的5.4%,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2.6%。
從經濟結構指標看。河南經濟結構在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12.7∶57.1∶30.2變為2017年的10.7∶47.4∶41.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但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1.6%)9.7個百分點?!笆濉逼陂g,六大高耗能產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比重由39.3%降至32.3%;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中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2.1%,高技術產業增長16.8%,但產業結構偏重、偏粗、偏短問題依然嚴重。城鄉結構在優化。2012年到2017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42.43%提高至50.16%,年均增加1.55個百分點,實現了鄉村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的歷史性轉變,但仍低于2017年全國城鎮化率8.36個百分點。
從創新能力指標看。創新驅動不斷強化,跨境電商、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4%,高于規模以上工業4.7個百分點,但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僅為8.2%,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僅占全國總量的1.67%。2016年,河南全社會科技研發經費支出占比1.23%,低于2.1%的全國平均水平,顯著低于江蘇的2.66%、廣東的2.56%、浙江的2.43%、山東的2.34%,也低于安徽的1.97%、湖北的1.86%、湖南的1.50%。省會鄭州2016年科技研發經費支出占比為1.8%,居全國35個大中城市第26位、省會城市第20位。2016年,河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實驗(R&D)經費支出409.6億元,占GDP總量的1.01%,低于安徽的1.51%、湖北的1.36%、湖南的1.24%。
黨的建設方面,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以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全省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不斷增強,政治生態不斷凈化。但是,黨的建設質量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為:有的地方工作浮在面上,應付了事,甚至弄虛作假;有的地方搞面子工程,為了面子犧牲里子;有的黨員領導干部思想觀念、知識儲備、能力素質跟不上新時代,習慣沿用過去的老套路,難以用新時代的新標準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與黨中央要求和先進地區相比,河南在經濟發展高質量和黨的建設高質量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短板
生態環境治理形勢嚴峻。我省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但生態環境狀況仍不容樂觀。2017年全省環境質量指數、生活垃圾處理指數完成率分別只有77.6%和74.4%。在能源結構中煤炭消費占比達74%,比全國高出14個百分點。
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教育、科技、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與發達地區比差距明顯。河南每十萬人口高等學校平均在校生為2293人,低于全國2524人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江蘇省的2896人,山東省的2516人,廣東省的2434人,浙江省的2414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項目數、R&D經費、新產品項目數、開發新產品經費以及技術市場成交額,遠遜于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國內先進省份。河南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為55人,低于全國58人的平均水平。脫貧攻堅任務繁重。截至2017年底,還有農村貧困人口221萬人,總量居全國第4位,還有47個貧困縣沒有摘帽,3723個貧困村沒有脫貧。
相鄰區域發展的新態勢對河南高質量發展形成很大壓力。北面,京津冀協同發展勢頭強勁,特別是雄安新區橫空出世,既對我們利用毗鄰之利獲取高端資源提供了可能,也形成了空間、要素等方面的擠壓和競爭;南面,湖北做好發展和生態大文章,高質量發展態勢良好,特別是長江經濟帶進入發展新階段,對豫南地區綠色發展綠色崛起形成倒逼之勢。東面,山東推動思想再解放、廣解放、深解放,把加快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吹響了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西面,陜西省委提出跳出“城墻思維”,站在“秦嶺之巔”看陜西,實施五新戰略,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梢哉f,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周邊四鄰都在同向謀劃發力,發展形勢和競爭態勢逼人。
黨的建設高質量方面,與新時代的要求相比、與十九大的精神相比,我們也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一些地方和單位、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對黨的建設的“決定性作用”,在認識上和行動上都還不到位。例如,有些地方和單位對黨的建設的重要性仍然停留在口頭上和文件上,缺乏切實有效的舉措;有的抓經濟抓業務很具體很實在,而抓黨的建設則敷衍應付;有的抓黨的建設主要是照轉、照搬、照套,形式主義突出,缺乏針對自身實際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安排。
(三)河南與全國一樣,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的趨勢性變化
發展階段和環境發生變化。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人民需求的變化,投資效益低、缺資金、沒空間的問題已經凸顯。過去,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這兩年全省投資總量已基本和經濟總量相當,但投資邊際效益在遞減,2017年全省每百元固定資產投資只新增10.3元生產總值,僅為2010年的40%。
區域發展分化趨勢明顯。當前,全國范圍內區域發展出現新情況,“南強北弱”的增長格局日趨顯現。我省的區域分化趨勢也很明顯,18個省轄市以前按經濟實力和活力分為三大方陣,鄭、洛、宛為第一方陣,黃淮四市和濮陽為第三方陣,其他11個省轄市為第二方陣?!笆濉逼陂g,許昌年均增速11.2%,列第一名,去年許昌增速繼續領跑全省。綜合研判,許昌已進入第一方陣。第二、第三方陣的一些城市出現位置互換。河南15個資源型城市也出現了分化。焦作市正在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具發展活力的新型工業城市和頗具影響的新興旅游城市,濮陽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后發趕超的新路子。與此形成對比,有的資源型城市受路徑依賴影響,對經濟轉型認識遲、行動慢、力度小、成效差,在同類城市競爭中已經落伍。
行業和企業分化態勢加速?!笆濉逼陂g,河南高成長性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占比超過55%,提高15個百分點,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比超過56%,成為工業增長的主陣地;高技術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由6.4%提高到8.7%;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電業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進入增加值前十位行業或位次前移。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中五大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傳統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2.1%、12.1%、16.8%、2.7%;今年上半年,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9.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2.2個百分點,結構調整效果十分顯著。與此同時,重點行業經濟效益呈現分化趨勢。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生產和效益持續好轉,利潤增幅較大,但有色行業由上年同期盈利26億元轉為虧損5.3億元,行業利潤減少31.3億元,電解鋁產量下降17.5%,銷量下降11.4%。企業經營分化趨勢加劇。上半年非國有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5545.7億元,增幅同比回落8.7個百分點;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226.7億元,同比由增轉降。
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的新一輪區域競爭,正在代替以資本、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投入為條件的區域競爭。面對發展格局的重新調整和深刻變革,誰把握得好,誰就有可能占據主動、贏得先機;反之,則可能錯失一個重要發展階段,陷入長期被動。
此外,我省還存在不少風險隱患,如非法集資、企業債務、政府債務等,處理不好,都可能會對發展大局帶來干擾。如果不能盡快把這些短板補上,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目標就難以實現。
二、挑戰逼人:實現“兩個高質量”,機遇和挑戰同在,如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機遇抓住了就是良機,錯失了就是挑戰
實現“兩個高質量”,關系河南發展全局和未來走向。能否善于抓住機遇利用機遇創造機遇,這本身就是挑戰。
(一)充分利用黨中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化挑戰為機遇
高質量發展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這對河南擺脫發展方式上的傳統路徑依賴是嚴峻挑戰。一是要擺脫依賴投資拉動的發展模式?,F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已超出需求,要素規模驅動力正在減弱,過度依賴資源要素投入支撐發展已難以為繼,創新驅動發展尤為迫切。二是要擺脫依賴工業支撐的發展格局。要堅持走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多措并舉培育更多的增長因素、增長業態、增長動力,形成多點發力、多點支撐的良好發展局面。三是要擺脫依賴物質消耗的發展路徑。必須在著力提高土地、原料、裝備、資金等實體性要素效率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加注重提高人力資本、科技創新等滲透性要素效率。
要充分利用中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利好政策,推動河南經濟結構轉型。著力增強經濟運行的內生動力和穩定性,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步伐,推動新產業、新產品快速增長,不斷增強新動能帶動作用;把補短板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把產權保護、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作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改革,采取綜合措施強力推進;通過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提升供給體系質量,通過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新的發展潛力,通過機制創新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深化改革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推動河南發展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ǘ┯有录夹g革命和產業升級、產業變革的挑戰,因勢利導,推動河南經濟結構戰略重組、浴火重生
當前,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進入前所未有的活躍期。新技術革命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并催生出新的結構性矛盾,對保持經濟持續向好是新的挑戰。一方面,一些傳統產業如果不能通過技術改造實現“脫胎換骨”,很容易被拋棄甚至瞬間消失,這對傳統產業占比較大的河南經濟運行是很大的難題。另一方面,河南的科技創新資源相對匱乏,勞動力結構、教育體系的適應性不足,對數據、知識等無形資本的供給能力較弱,很容易導致新形勢下多種要素的供需結構失衡。此外,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化,將加劇現行教育、科技、就業、社保、法律法規等制度體系與新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原來瞄準發達地區制定的追趕戰略及舉措某些方面可能不再適用。
挑戰同時也是機遇。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及全球創新格局的調整,為河南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啟了新的“機會窗口”。要把著力打好“四張牌”作為重要抓手,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堅持優化存量和擴大增量并重,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壯大現代服務業并舉,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并行,推動河南制造向河南創造轉變、河南速度向河南質量轉變、河南產品向河南品牌轉變;要把握趨勢、搶抓機遇,用好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戰略平臺,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增強發展新動能;抓住重點、突出特色,集中優勢資源,構建布局結構優、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現代產業集群;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統籌推進鋼鐵、有色、建材等產業優化結構,向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培育核心企業,打造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建鏈、補鏈、強鏈”,完善產業全鏈條;發揮創新平臺載體優勢,組織重大科研項目研發攻堅,為產業集群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ㄈ┌盐杖珖鴧^域格局、產業格局重新洗牌的機遇和挑戰,促使河南經濟乘勢而上,在高水平開放中贏得新優勢
當前,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國家戰略實施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標志,全國區域格局和產業格局事實上開始重新洗牌,新的區域格局正在重塑。
為了贏得競爭優勢和主動,各地都在展其所長,重塑發展優勢、提高發展位次。而新的區域競爭,也不僅僅局限于產業配套優惠政策的多少,地區的營商環境、人文、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生態宜居性都成為重要參照。這使處于內陸地區的河南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要看到,盡管河南人力資源、市場空間、區位交通等比較優勢持續上升,但產業結構低端、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薄弱、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等,也是不容忽視的硬傷。特別是如何利用與新的三大國家戰略空間對接的地緣優勢和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優勢,在承接先進經濟要素、接受新動能輻射和帶動、享受新技術變革紅利方面爭取主動,贏得先機,是我省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面對區域格局重新洗牌和重塑,我們要把推進高水平開放作為主要應對之策。繼續提升開放通道優勢。以更大力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提升“空中絲綢之路”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在樞紐功能提升、航線網絡拓展、特色產業培育等領域實現新突破,加快建設連接東亞和歐洲的空中經濟廊道;加密“陸上絲綢之路”,拓展“網上絲綢之路”,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繼續提升開放平臺優勢。高質量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高水平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標準建設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積極申建自由貿易港,加快形成制度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把營商環境作為發展的“命門”。認真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形成招商引資的“強磁場”。
(四)科學研判實現“兩個高質量”本身帶來的嚴峻挑戰,努力在實踐中做到“第一要務”與“最大政績”的有機統一
實現“兩個高質量”決非易事,難度極大,挑戰嚴峻。首先,實現經濟發展高質量和實現黨的建設高質量,都充滿挑戰。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創新發展解決動力問題,以協調發展解決不平衡問題,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以開放發展解決內外聯動問題,以共享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實現經濟發展高質量,要把“四個著力”作為根本遵循,切實打好“四張牌”。為此,必須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準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必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活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深化改革開放,走好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必須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補齊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還要出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辦法,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黨的建設高質量,體現在牢牢把握政治統領這一重大原則上,體現在掌握馬克思主義這一看家本領上,體現在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上,體現在凝心聚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上,體現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上,體現在黨的工作機制務實管用上。實現黨的建設高質量,關鍵是抓好“三個注重”,即注重根本建設、基礎建設、長遠建設。這對黨的建設提出了非常高的新要求,提出了有待破解的許多新命題,提出了許多帶有挑戰性的新任務。其次,同時實現“兩個高質量”,更具挑戰性。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意味著改變以前一些地方就黨建說黨建、就經濟論經濟的套路,以及黨建與經濟“兩張皮”的現象;意味著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有機融合、全面融合、深度融合;意味著“第一要務”與“最大政績”在實踐中的密切結合;意味著建立一整套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體系、工作機制和辦法,解決怎么“推動”、通過什么“推動”、“推動”成效的衡量與檢驗標準等問題。無疑,這些都極具挑戰性。
實現“兩個高質量”,需要在思想觀念、制度安排、各方協同等方面進行系統創新、集成創新。但最緊要的是三條:一是“四個意識”要樹得牢。要緊跟總書記步伐,緊扣黨中央節拍,把總書記“四個著力”重大要求貫穿于“兩個高質量”全過程,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河南落地生效,確?!皟蓚€高質量”運行不偏向,不走樣。二是重大關系和重大問題要把握得好。在局部和全局的關系上,要自覺地在大局下謀劃工作,在大局下思考問題。要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基本遵循、戰略目標、基本路徑、根本目的之間的關系,落實好實現黨的建設高質量“三個注重”的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三是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問題。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不是一般的技術和工作方法,而是事關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標準。對“兩個高質量”的實踐探索,也要提高政治站位,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從政治上研判和把握。
三、使命逼人:實現“兩個高質量”,是莊嚴承諾,是神圣使命,要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不負眾望,砥礪前行
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賦予我們以莊嚴使命??倳洀娬{,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倳浽谶@里講的“需要”兩個字,講出了河南的地位和責任,分量很重;所講的“更加”兩個字,體現的是更高的標準和期望,要求我們必須有更大的擔當和作為。實現“兩個高質量”,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時不我待。
(一)審視問題差距,自覺順勢而為
當今時代,是發展格局重新調整、深刻變革的時代,區域、產業、行業分化趨勢愈益凸顯。我們必須在對比中認識差距、看到危機,增強實現“兩個高質量”的緊迫感和自覺性。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準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結構調整要求更高、任務更重。為此,必須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改變我省產業結構偏重、傳統產業占比偏高的現狀,突破經濟效益差、約束緊、難持續的瓶頸制約;著力優化城鄉結構,堅持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解決我省較為突出的城鄉發展不平衡和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著力優化區域結構,推動傳統農區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推動發展基礎好的地區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實現提質發展,推動資源型城市加快培育接續替代產業、實現轉型發展。
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活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目前,正值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歷史經驗表明,有的歷史性交匯期可能產生同頻共振,有的歷史性交匯期也可能擦肩而過。這就要求各地準確把握自身發展與科技大勢、科技創新與發展優勢的結合點,激活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敢為人先、勇于突破,在一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否則,我省將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地步。
深化改革開放、走好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深化改革開放是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關鍵一招。要扎實推進機構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要推進國企改革攻堅、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實施意見》有關精神;要著力提升開放通道優勢和開放平臺優勢,更深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擴大開放贏得更大主動。
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補齊高質量發展突出短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這三大攻堅戰打得怎么樣,直接決定著經濟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如我省尚未脫貧的47個貧困縣不僅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而且基礎條件薄弱,經濟發展滯后,脫貧難度很大,需要持之以恒做好工作;又如2017年我省大氣環境質量考核指標對照國家終考目標差距較大,取得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定性勝利,尚需付出極大努力。
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黨的建設高質量。必須著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切實解決個別地方存在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搞個人小圈子的問題,推動全省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增強“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著力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切實解決某些地方選人用人問題比較突出和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的問題;著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切實解決有的干部作風虛假飄浮,監督執紀問責持續發力不夠,重點領域腐敗問題仍然多發等問題。
(二)勇于攻堅破難,推動實踐創新
實現“兩個高質量”,必須在不斷推進實踐創新中尋求突破、開辟新路。
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通過補短板、挖潛力、增優勢,推動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實現供需匹配和動態均衡發展。
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完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推進機制;健全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優化存量和擴大增量并重,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壯大現代服務業并舉,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并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中原城市群網絡化開放式一體化發展,促進各個區域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競相發展。
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堅持污染治理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從投資、生產、消費、生活方式等方面推進綠色轉型;發展重要領域能源清潔替代,探索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利用方式;健全綠色環保調度和差別化管理制度,構建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改革生態環境監管監測體制,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機制。
解決內外聯動問題。全面提升“空中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網上絲綢之路”的輻射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全方位提升開放通道優勢;高水平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推動政務、監管、金融、法律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提升開放平臺優勢;營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外商投資環境,推動政務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全面提升。
解決公平正義問題。努力保持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努力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著力擴大社會就業,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突出政治建設問題。政治方向要明。黨員干部要堅決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始終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護黨。政治定力要穩。黨員干部要不斷提高政治上的敏銳性和鑒別力,經得起風浪考驗、抗得住利益誘惑,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政治擔當要強。黨員干部要不斷增強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的責任感,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不折不扣做好各項工作。
(三)不辱歷史使命,砥礪奮進前行
實現“兩個高質量”,必須確立更高的工作標準。工作標準高低,體現格局站位,決定事業成敗。要抓緊制定和出臺“兩個高質量”標準,樹立起更高的工作標桿。要積極適應新時代變化,做到識變、應變、求變,自覺用新時代的新標準來審視問題、應對挑戰、推進工作、爭創一流,以高標準來實現高質量。
實現“兩個高質量”,轉變領導方式至關緊要。領導干部要主動轉變領導方式,盡快形成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如學會運用市場經濟的思維、把握創新的規律來培育發展新經濟,以法治的思維和法治的方式來處理信訪維穩問題等,努力形成更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和執行力,以科學的領導方式推動實現“兩個高質量”。
實現“兩個高質量”,必須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強化本領意識。黨員干部要倍加珍惜建功立業的難得機遇和干事創業的寬廣舞臺,按照實現“兩個高質量”的需要,更新知識體系,提升工作本領。提升“能干”“會干”的素質能力。圍繞中央提出的“八個本領”建設,突出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提振擔當作為的“精氣神”。著力實踐鍛煉。讓干部在干事中長本事、在歷練中變成熟,切實解決“本領恐慌”和“能力危機”。
實現“兩個高質量”,使命、責任、機遇、挑戰同在,各級領導干部都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擔起重任,積極作為、善于作為,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干實事,出實績,見實效。⑩2
課題組組長:喻新安董林
課題組成員:劉玉梅 王建國 閆德民 陳明星 陳東輝 高昕 易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