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綜合服務中心。新華社發
沒有哪座城市能像開封一樣,因為一篇新聞報道,使城市的名字和城市發展的軌跡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4年前的1994年2月28日,《經濟日報》頭版頭條以《開封何時能“開封”》為題,道出這樣一個讓開封人“汗顏”的事實:人稱“鄭汴洛”,曾以“豫老二”聞名的開封,在改革開放中落后了,主要經濟指標排名全部排在全省后幾位。這篇報道,揭開了當年轟動全國的開封思想“開封”的序幕。
1、要“開封”,就要找準突破口
——找準了,就不要左右搖擺;抓對了,就要一抓到底
開封之所以不“開封”,開封人曾找出這樣三個原因:
黃河威脅,歷史包袱,區域劣勢。果真如此嗎?
當年《經濟日報》的文章振聾發聵,使開封人終于認識到,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之中,思想保守,封閉自滿,定難跟上時代脈動而囿于落后的孤島。
就是從那時起,開封歷屆市委、市政府和開封人民不斷地思考如何“開封”,不斷地解放思想,不斷地謀劃跨越發展的宏大主題。
經過艱難尋找和細心提煉,開封決策者們終于達成共識:
開封經濟發展中最主要的“短板”是工業——要放開手腳,大力發展,讓工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
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要通過資源整合做實城市基礎,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提煉和發揮文化優勢——要構建和拉長文化產業鏈條,使經濟發展擁有精神素質和特色活力。
“當一個城市有文化內涵,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有內在品質,有經濟實力,又宜居的時候,那個城市就是有競爭力的?!痹陂_封市委書記侯紅眼中,開封前景無限。未來已來,一個千年古都復興的光榮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
改革開放四十年,開封一路走來——解決內生動力問題,做好工業支撐和文化引領,是建設實力開封的兩大“法寶”。
16年前,開封市委首次提出工業強市的發展思路。在這16年當中,國內永煤、晉煤及平煤三大煤業集團在開封會合;奇瑞、恒大等國內著名企業入駐開封;高壓閥門、新大新材、平原非標順利上市……
“開封工業到上世紀90年代也就五六個行業,現在是10大產業集群蓬勃發展,8大產業集聚區勇挑大梁,‘工業大市’曙光初現?!遍_封市工信委主任李丹說。
過去讓開封人“羞于啟齒”的縣域經濟,現在已經實現了項目支撐、承接轉移、鏈式發展、園區聚集,為開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結構日趨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2017年,開封市縣域經濟總量占到全市的七成以上。
“越來越多的經濟指標增長速度位居全省前列,這種發展態勢,我們至少已經保持了7年?!遍_封市統計局的楊文娣分析,“現在找開封位次,完全可以從上往下找了?!?/p>
2014年,開封市成為我省第一個三產比重超過二產的城市?!艾F在許多城市的產業結構已調整到主攻三產發展,但我們還不能因三次產業比例數字的好看而放慢工業的發展。工業對開封的支撐作用仍十分重要,仍要緊抓不放。只有以強大的二產作支撐,才能做成‘光鮮’的現代三產?!遍_封市發改委主任田廣山坦言,“這就是實事求是?!?/p>
2、突破舊思維,轉換新思路
——用文化資源優勢轉換成活動,轉換成項目,文化力最終激發出經濟永續發展的活力
八朝古都,北宋興盛,“城摞城”奇觀——歷史的眷戀,使開封這片土地上積淀了燦爛和厚重的文化;
改革,改革,只有改革——是改革開放的鐘聲喚醒了開封;是思想的解放,使這座千年古城又煥發出活力。
開封人逐漸認識了這樣一個道理:經濟是文化傳承創新的有力支撐,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沒有經濟作支撐的文化是貧困的、難以為繼的文化;沒有文化作靈魂的經濟是乏味沒有活力、難以持續和提升的經濟。
近年來,開封在抓緊經濟建設的同時,努力做好文化“傳承”與“創新”兩篇大文章,下力氣把開封的文化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競爭力:從旅游帶動到建設文化旅游強市,再到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經濟文化強市等,一系列文化產業提升戰略的實施,使文化一步步變成開封發展的旗幟和先導。
首先是文化傳承。經過篩選和提煉,開封以宋都文化為主打,用“一幅畫”和“一本書”,打造文化開封。
開封,西北角,有一幅“活”的《清明上河圖》。在這里,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
1998年10月28日,作為開封市第一個由民營控股、政府參股的旅游企業,清明上河園正式運營;2011年,園區收入成為第四個進入河南“億元俱樂部”的景區。與前三名云臺山、龍門石窟、少林寺不同的是,清明上河園靠的是文化創意;2016年5月,“清園股份”亮相新三板,成為第一個上市的河南景區企業。
20年后,再看清明上河園開園的意義,不僅僅是股份制帶給企業機制上的活力,更多的則是掀開了文化創意力推開封文化產業發展的序幕。
傳承之后,更重要的是創新。創新,讓開封文化產業新發展破題。
2011年,一個重大的機遇被開封牢牢抓住,我國中部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園——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落戶開封。園區怎么搞?開封市委明確提出:政策方面,只要不是中央和省里明令禁止的,都可根據需要,先行先試,大膽探索。
開封以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堅持文化為魂、旅游為體、商業為力,一條宋城特色、優勢互補的“文商旅”體驗式產業鏈越拉越出彩。
一批“活化”的文化項目在開封呈“井噴”之勢:百年老街書店街、鼓樓街、馬道街民國建筑經過修葺,煥然一新,成為集旅游休閑購物于一體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鼓樓復建工程,使我國最早的鼓樓重新“站”了起來;大型室內歌舞劇《千回大宋》亮相“開封人的待客廳”小宋城,再現東京夢華……
從“開封文化”到“文化開封”,人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古城澎湃涌動的強大文化創新力:文化項目上一個,“活”一個,“火”一片。
2017年5月19日,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產業項目——開封恒大童世界舉行開工儀式。投資規模突破1000億元,這一濃墨重彩的大手筆,無疑對于加快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打造“中國創意旅游文化中心”的步伐具有引領意義。
文化產業的發展不但讓“宋都文化”成為開封的符號和名片,更使開封擁有了良好的經濟結構和強勁的發展后勁:在由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河南省18個省轄市經濟實力指標排名中,開封市“經濟結構競爭力”排名位居全省第二,僅次于鄭州。
20年前三個制約開封發展的“障礙”,已經在開封思想解放和經濟發展中“灰飛煙滅”了:
“黃河威脅”隨著黃河歲歲安瀾而被開封人導演成了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上懸河黃河景觀生態旅游區;“歷史包袱”變成了全國唯一的以一座古城為依托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區域劣勢”已在鄭汴一體化的進程中不復存在。
3、推動大發展,實現大跨越
——發展的自信來自開封大開放的發展意識和搶抓機遇的進取意識
2006年1月,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鄭汴一體化進程。12年鄭汴一體化“融城”“融合”之路,其實就是一條開封走向復興的“快速路”。
鄭汴一體化戰略實施后,中原經濟區戰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等機遇,接踵而至。
面對這些重大機遇,開封應答:穩中求快,建設工業強市、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這意味著開封要用較短的時間,超越別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走過的路,難度可想而知。
“發展的自信來自開封大開放的發展意識和搶抓機遇的進取意識,它必將推動開封大發展,實現大跨越?!遍L期為開封發展戰略謀劃的河南大學教授耿明齋分析。
在開封,人們在大力推進“互聯網+”的同時,又找到了另一引領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化+”。
2015年5月,開封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提出“文化+”理念。不僅是“文化+節會”“文化+旅游”,越來越多的開封制造,越來越多的開封工業“符號”,農業“品牌”正在這場從“有”到“優”的“文化+”大變革中,書寫著轉型升級的故事。
結構之變,是全面之變,更是深層之變。
現在,在開封,每一天就有150多家工商企業注冊登記。書寫著開封營商環境傳奇的是開封市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的努力中,實行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這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從“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再到“二十二證合一”“三十五證合一”,開封以工商商事制度改革為代表的“放管服”改革一直領跑全國。
“我們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就是要不斷推出制度創新、簡政放權新舉措,降低制度成本,釋放政策紅利,為創業創新清障搭臺,讓市場活力更大釋放?!遍_封市市長高建軍表示。
機遇稍縱即逝。
2017年4月,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簡稱開封片區)正式掛牌運行,八朝古都站在了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
根據開封片區功能定位,開封要在引領新型文化產業方面敞開大門,讓開封和中原優秀的文化走向世界,讓精彩的國際藝術在這里匯集;要吸引優秀文創資源的集聚,實現示范效應和乘數效應。
開封片區掛牌一年多來,近3000家以創意設計、文化傳媒、文化金融、藝術品交易為主業的服務業企業進駐開封片區。
“開封過去以‘古’聞名,今天通過自貿區要以‘新’出彩?!?017年5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封調研時對開封跨越發展寄予厚望、給出良方。
近幾年,開封有這樣一個“慣例”,到一定階段,都會尋找適合自身發展實際的“標桿”城市,組織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將別人的好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僅過去一個月內,開封市委、市政府就去了紹興、寧波和徐州,對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進行學習考察。
經過多年的思想“開封”,開封的干部群眾心里明白:要想發展好,必須跳出開封看開封,在創新中不斷突破自我;要想不停步,各項經濟指標的增長可以年年有,自滿自足、封閉保守的毛病可再也不能有。
這是一幕“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的時代大戲;
這是一部充滿文化自信、引領一座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大作;
時代出卷,人民閱卷——答好改革開放新時代的“開封卷”,開封永遠走在改革開放的大路上。(記者 童浩麟)
改革者說“一朵花”與“一座城”共綻放
我是一名老園藝工作者,40年來,我見證了改革開放讓開封菊花美麗綻放的全過程。
1982年菊花成為開封市市花,并決定1983年舉辦首屆開封菊花節會;2000年開封菊花節會升級為省級節會;2013年開封菊花節會由省級節會跨入國家級節會。
開封菊花節會已成功舉辦了35屆,35年來三次跳躍式發展讓開封菊花轟動國內外,菊花節會成為開封一張亮麗的名片:
第一次是在1989年杭州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菊花展覽會上,開封菊花一舉奪魁,1990年中國菊花研究會在開封成立,讓開封菊花在全國都有了影響;第二次是在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菊花專項比賽中,開封菊花獲獎總數、大獎總數、金獎總數、銀獎總數4項第一,開封菊花譽滿全球;第三次是2010年開封榮獲“中國菊花名城”稱號。
伴隨著改革開放,菊花成為開封的象征,“一朵花”與“一座城”的故事也融進了開封改革開放新時代的宏大敘事當中。
從1983年至今,菊花深刻影響了開封的發展格局和歷史走向,不僅成就了一個國內著名的節會品牌,而且“長”成了一條藥用、食用、飲用的菊花產業鏈,“立”出了一個重要的招商引資平臺。
改革開放,讓開封菊花綻放得越發燦爛?。ㄩ_封市園林處原副處長 張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