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995年11月鄭州亞細亞商場舉行的活動。(本報記者 陳更生 攝)
中國之中,商都鄭州?;厮輹r間長河,可以清晰地發現,一個“商”字貫穿鄭州數千年的歷史,激蕩出一個城市的光榮與夢想。
3600年前,商王朝在此建邦,繁盛的手工業、頻繁的商品交換播種下深入骨髓的商業基因,氤氳著鄭州濃郁的商業氣質。
改革開放,春風浩蕩。上世紀90年代,一場轟轟烈烈的“中原商戰”賦予商都新的內涵,鄭州商貿蜚聲全國。
歷史的滋養和積淀,現代的速度與激情,正交織出一幅幅疊彩的時代新畫卷:米字形高鐵集結成網連八方,商貿物流“經脈”暢通;“空中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網上絲綢之路”立體銜接聯世界,“買賣全球”無遠弗屆……這座古老商都,從未像現在這般牽動全局、聯動世界、備受矚目。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勉勵鄭州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向“買全球、賣全球”目標邁進。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鄭州建設“國際商都”的重大戰略構想。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鄭州正加速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朝著國際商都闊步前進。
業之興:從中原商戰主戰場到“河南陸家嘴”
每當夜幕降臨,鄭州地標性建筑——千璽廣場就變身燦爛的“金玉米”,鄭東新區CBD內矗立的一幢幢金融樓宇流光溢彩,勾勒出美麗的城市天際線。
望著窗外繁華盛景,投身商海數十年的原鄭州友誼商業(集團)總公司總經理劉繼臣不由心生感慨:“改革開放,滄桑巨變,換了人間?!?/p>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的鄭州商界與全國一樣,也曾是一派短缺經濟籠罩下暮氣沉沉的景象。
在改革開放大潮席卷下,一切慢慢開始改變!
“中原之行哪里去——鄭州亞細亞!”1989年5月6日,全國最早的股份制商業企業鄭州亞細亞商場橫空出世,其以靈活的機制、“無理由退貨”等“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和出奇制勝的公關營銷術,給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中國商界吹來一股清新之風。
“亞細亞現象”產生了巨大“沖擊波”,引發“中原商戰”。鄭州百貨大樓、亞細亞商場、商城大廈、華聯商廈等云集在二七廣場周圍的綜合性大商場展開激烈競爭,稍遠些的商業大廈、紫荊山百貨大樓也被卷入,公關大戰、價格大戰、服務大戰、環境大戰,戰出了鄭州商業的空前繁榮。
往事并不如煙。雖然亞細亞最終轟然倒在盲目擴張的路上,定格為中國零售業一個悲愴的背影,但其引發的“中原商戰”已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符號。有評論如是說:“‘中原商戰’打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藩籬,拓展了中國的商業思維,堪稱中國現代商業發展的奠基石?!?/p>
“中原商戰”,戰出了鄭州商業的一片新天地,更在河南乃至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跡。當時,全國100多個城市的商界人士絡繹不絕“挺進中原”,到鄭州參觀討教;全國各大名優生產廠家均以能否在鄭州市場占得一席之地作為衡量其行銷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如今,從中心城區到郊區,從老城到新區,大型批發市場、百貨商場、進口超市、跨境商品體驗中心、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層出不窮、迭代升級,鄭州商圈已由曾經的二七廣場“一中心”演變為“多中心”。
國際資本和國內資本風云際會,多元業態薈萃交融,正催生鄭州商貿業新一輪熱潮。
交之通:從全國十字路口到買賣全球大樞紐
一個地區的崛起往往取決于交通優勢的發揮。改革開放40年,鄭州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走出了一條“因交通而興,因交通而優,因交通而強”的跨越發展之路。
上世紀初,盧漢、汴洛兩條鐵路的建成,使當年的鄭縣(即鄭州前身)一舉成為繁華的商埠。此后,不斷拉長的盧漢、汴洛鐵路成長為京廣、隴海兩條全國性的大動脈,造就了鄭州在全國“中”的地理坐標和“十字路口”的獨特優勢。
中原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交通區位優勢是鄭州和河南最大的優勢。一個重大決策延續至今:河南的交通區位優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削弱,只能增強。
善謀者勝,遠謀者興。從普鐵時代的“十字”交會到高鐵時代的普鐵、高鐵的“雙十字”交會,再到速度經濟時代的米字形快速鐵路網……鄭州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在強化交通優勢上孜孜以求,已從單一樞紐向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樞紐轉變。
打開中國地圖,以鄭州為中心向外延展,500公里經濟圈,輻射全國人口和經濟總量的三成;1000公里經濟圈,輻射全國人口和經濟總量超過七成;2000公里經濟圈,輻射全國人口和經濟總量九成以上。如今,中原大地上,用鐵軌寫成的“米”字正連通起一個又一個經濟圈。
歷史的鴻篇巨制一旦開啟,每一頁都是嶄新的。
智利車厘子,南美熾熱的陽光還未從其表面褪去,它已經坐著包機,橫跨太平洋,28小時后就出現在國人的餐桌上。一顆車厘子的“跨洋之旅”,折射出“全球—鄭州—中國”的貿易軌跡,也彰顯出一個連天接地、買賣全球大樞紐的澎湃活力。
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河南省、鄭州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做強放大交通區位優勢,打通聯接世界的三條“絲綢之路”,形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把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打入世界市場。
“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中歐班列(鄭州)實現了每周“八去八回”滿載運行,累計開行1300多班,國內集貨半徑超過1500公里,班列網絡遍布24個國家126個城市,承運進出口貨物種類1300多種。
“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鄭州機場開通全貨機航線34條,盧森堡貨航執飛航班數量由最初的每周2班增加至每周18班,形成“一點連三洲、一線串歐美”的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帶動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
“網上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作為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鄭州創新監管服務,獨創“1210”監管模式、“秒通關”通關模式、“海淘不用等、現場提貨走”銷售模式,建設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進口貨源地覆蓋63個國家,出口地覆蓋185個國家,跨境E貿易領跑全國。
天地之中,方圓聚力。米字形高鐵連成網、“三條絲路”通世界,釋放的強大“乘數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向鄭州匯集,助推其崛起為現代國際物流中心。
城之變:從建設現代商貿城到國家中心城市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中,鄭州躋身全球100強;《2017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鄭州位列全國第15名;《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里,鄭州在與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的較量中,躋身15個“新一線城市”……
什么成就了鄭州?是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是改革開放釋放的強大活力。
城市發展與時代大潮緊緊相連。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的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城市改革從商業流通領域破局。
1985年,“發揮省會城市服務功能作用研討會”第一次提出了“依靠交通、搞活流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把鄭州建設成為立足中原、面向全國的貿易中心”。這個思路旋即被決策層重視和接受,商貿城建設由此啟動。
“鄭州之所以建設商貿城,主要在于其‘中’與‘通’的城市特性,交通區位優勢獨特,深吸引、遠輻射,在東西南北的經濟交往、技術交流、信息溝通等方面,能收四方之利、得各家之惠?!编嵵菔腥舜蟪N瘯x工委主任、鄭州市商務局原副局長閻鐵成分析說,依靠交通、搞活流通,把鄭州建設成為商貿中心,能為其在全國戰略布局中爭得一席之地。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作為一個內陸城市,鄭州近些年來抓住一系列歷史機遇,迎來了發展黃金期。2016年年底,國務院批復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和《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以“三區一群”為代表的國家戰略政策疊加的紅利推動下,古老商都迸發無限活力。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5年,華彩“蝶變”,正成長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航空大都市;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掛牌一年,“虹吸效應”明顯,96家世界500強企業匯聚于此,海內外一大批優質項目涌入河南;空中、陸上、網上“三條絲路”熠熠生輝,托舉鄭州成為中部地區現代商貿物流金融核心樞紐、國際重要的制造分撥基地和全球網購商品展示交易集散分撥中心。
矚望新時代,鄭州正從歷史深處走來,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本報記者 徐建勛 楊凌 王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