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孟州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的同學們以自信樂觀的心態迎接高考。(資料圖片)
幾名77級學生在鄭大東門前合影留念。(資料圖片)
開欄的話
“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绷暯娇倳涥P于改革開放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擲地有聲,意蘊深遠。
時間忠實記錄了奮斗者的足跡。1978年到2018年,發生在中原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巨變,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見證。與此同時,深化改革開放是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關鍵一招,一億中原兒女將拿出再出發的決心和勇氣,把改革開放這項艱巨的事業接力干下去。
40年,歲月流轉,風云激蕩。本報今起推出“改革開放40年·風云錄”專欄,選取時代大潮中那些奮勇爭先、堅毅前行的“浪花”,用帶有歷史景深的筆觸,梳理我省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繼續做好改革開放這篇大文章,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培植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
它和一代代人的青春與夢想相連,它和一個個家庭的希望與期盼相連。它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它與社會同發展共完善。它就是每年夏天最熱的詞匯——高考。
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我國的高考制度已走過40余年的風風雨雨,許多人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那些難忘的經歷,最終匯成了民族的記憶。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從包分配到鼓勵自主創業,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綜合素養立意,高考改革一直在回應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一直在向著更加完善、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一直在朝著以人為本、更加公平的方向努力。
回望來路,高考改革不僅助力更多年輕人人生出彩,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和加速器。
大門重啟,奏響改革開放序曲
1977年,關閉11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打開,恢復高考的消息迅速傳遍城市山鄉,點燃了多少年輕人心中理想的火焰。新華書店門口排起了長龍,塵封已久的課本被重新翻了出來。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把淡忘的知識撿起來?;貞洰斈?,很多人由衷感嘆“1977年的歲末不是冬天,而是一個民族重新高揚崇尚知識、尊重人才旗幟的春天,是一代人靠知識改變命運的春天”。
那一年,全國570萬名考生從山村、漁鄉、牧場、工廠、礦山、營房和課堂奔向考場,喜迎人生的機遇和挑戰。
那一年,河南考生有70.59萬人,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同擠“獨木橋”,最終9374人喜圓大學夢。
“1977年12月7日,我騎車18里到公社參加高考,夜里睡在大禮堂專門為考生準備的麥草鋪上。大家興奮得睡不著覺,竟然半夜爬起來演開了節目?!焙幽洗髮W1977級校友、作家孟憲明憶起當年,仍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他說:“考上大學對我本人來說很重要,對我們村也很重要。
在我考上大學之后,我們村的孩子才逐漸把上學當成一件重要的事,后來村里不但有了大學生,還有了碩士生和博士生?!?/p>
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星光也是當年的幸運兒。1977年參加高考前,他還是獲嘉縣一個機械廠的工人?!熬褪沁@張小紙片,見證了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蹦弥菑堫伾狐S、珍藏了40多年的準考證,王星光說。
個人的幸運,源于那場偉大的改革。1977年8月初,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果斷決策恢復中斷11年的高考制度。當年10月,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于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均可報考。
歷史證明,恢復高考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第一聲春雷,它不僅是一代人改變命運的里程碑,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轉折點。
探索前行,助力更多人圓夢
如果說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復奏響了改革開放的序曲,那么高考制度的不斷完善就是改革浪潮洶涌向前的佐證。
40余年來,高考制度緊隨時代腳步不斷改革,在人民群眾的期待中探索前行,在國家發展的需求中與時俱進。
說起河南的高考改革之路,被譽為高招“活字典”的省招辦原新聞發言人鄭觀洲如數家珍:1978年采用全國統一的文理分科考試模式,上世紀80年代至1993年采用文科6門、理科7門的考試模式,1994年至2000年實行“3+2”文理分科考試模式,2001年到2003年實行“3+大綜合+1”考試模式,2004年起實行“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考試模式……
“無論怎樣調整,高考改革的核心始終是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以‘公平’和‘科學’為標準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编嵱^洲說。數據顯示,40多年來超過1.3億人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1983年面向農村和艱苦行業定向招生,到2012年實施國家扶貧定向招生計劃,再到2015年為殘疾人參加高考提供平等機會……高考回應著百姓關切,不斷朝著更加公平的方向努力。20世紀90年代以后尤其是高校擴招以來,農村考生上大學的幾率穩步提升。據統計,1982年城市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是農村考生的5.7倍,到2010年時兩者已基本持平,越來越多農村娃由此開啟嶄新的人生。
濟源市軹城鎮西軹城村的史采全老人感慨地說:“1982年我的小兒子考上了大學,那年全村才出了兩個大學生。我想都不敢想,一個農家子弟畢業后直接分配去了北京。誰知,讓我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后頭呢:從1993年我的大孫女上大學開始,我的4個孫子、4個孫女全都上了大學,有倆孫子還出國留學了?!?/p>
老人平時樸素內斂話不多,可是一提起他家的大學生,話不由得就多了起來:“我的兒孫們從我這個老院子里走出去,現在有的在鄭州、有的在成都、有的在北京,還有的在澳大利亞。這好日子,都是上大學上出來的!”
時代進步,成才之路越走越寬
1977年高考,我省共有9374人圓了大學夢,錄取率為1.3%。
2017年高考,我省共有72.85萬人圓了大學夢,錄取率為84.14%。
高考錄取率的提高,是高等教育一步步發展壯大的證明。在這時光的隧道里,總有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鐫刻在我們的記憶里:2000年7月,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鄭州大學,原河南大學、開封醫學高等??茖W校、開封師范高等??茖W校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河南大學;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榜上有名?!斑@既是兩校實現質的飛躍的歷史契機,也是帶動全省高等教育全面提升的重要抓手?!焙幽鲜∩缈圃涸洪L張占倉說。
高考錄取率的提高,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努力。為了滿足廣大考生上好大學的愿望,省教育廳、省招辦多次赴教育部匯報工作,爭取支持,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和兄弟省市溝通交流,今年就組織開展了“江蘇好大學”聯盟在豫招生宣講活動、港澳高校和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招生推介會、全國13所著名高校河南招生聯誼會等活動,為考生、高校、中學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
隨著時代的進步、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個人價值實現渠道的增多,高考如今已不再是決定前途和命運的唯一出路?!拔野帧к娙f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經歷,對我來說更像一個勵志故事。高考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只是一種選擇,我相信只要有夢想,人生出彩的路有很多條?!苯衲陞⒓痈呖嫉摹扒ъ麑殞殹毙l夢坤說。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寄語青年朋友:“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备呖甲鳛閴粝牒蛫^斗的代名詞,永遠承載著青年學子為夢想而拼搏的精神,寄托著國家和民族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它永恒的精神意義,已遠遠超越了考試本身……(記者 史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