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改造、智能改造、技術改造是我省在制造業轉型發展中大力實施的“三大改造”。
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洛陽市圍繞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全省工業企業中率先推進“三大改造”,給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新動力。
政策精準發力繪制產業鏈圖譜
5月22日,在生產繁忙的阿特斯光伏電力(洛陽)有限公司二期硅片車間,公司總經理朱軍告訴記者:“我們通過技術改造,攻克了多晶金剛線切黑硅、單晶PERC背鈍化以及超級多柵高效組件等關鍵技術,硅片每公斤出片率提升20%,綜合成本下降40%?!?/p>
依靠累計投入6億元的技術改造,阿特斯一舉取得了銷售額行業排名第一、利潤行業排名第一、產品出貨量全行業第三的驕人業績。
洛陽市政府負責同志介紹,圍繞“三大改造”,洛陽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轉型攻堅“1+5”工作方案,制定省定12個、市定16個重點產業轉型行動計劃,并繪制產業鏈圖譜,完成了轉型升級的頂層設計。
同時,洛陽出臺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智能化改造、創新人才引進培養等多項扶持政策,每年用于產業轉型升級的財政資金超10億元。2017年,洛陽實施三大改造重點項目347個,完成投資354億元,同比增長29%。
龍頭引領重點企業成為突破口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三大改造”的實施者和受益者。
洛陽市將重點企業的改造提升作為實施“三大改造”的突破口,確定15家提質倍增試點企業,以示范帶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涌現出了一批“三大改造”標桿企業。
緊盯綠色化改造,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產品設計、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進行綠色化探索,建立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瞄準智能化改造,中國一拖集團牽頭成立我省首家創新中心,通過農業物聯網平臺、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技術、共享經濟與農業裝備的結合,打造“互聯網+共享+農業裝備”的跨界協同創新體系。新建的新型輪式拖拉機總裝配線,具有單班日產200臺、年產4.5萬臺以上的能力,居國際領先水平。
“三大改造”照亮高質量發展之路
手持遙控器,操作遙控按鈕,電腦屏幕上的仿真模型根據指令依次作出前進、后退、抓取等指令。這一幕發生在伊濱區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制造智能化工廠現場。
中信重工智能制造項目組負責人介紹,特種機器人制造智能化工廠項目建成后,設計、工藝節省40%以上的時間,機床利用率提高15%以上,生產效率提高30%。
依靠智能化改造,中信重工實現了“傳統動能”和“新動能”雙輪驅動、接續轉換,呈現出多個產業板塊齊頭的良好發展態勢。2017年該公司實現利潤1.12億元,創2013年以來最高水平。
“三大改造”為洛陽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洛陽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洛陽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09.3億元,同比增長11.1%,高出全省2.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84.7億元,同比增長21%,高出全省14.5個百分點。(本報記者 田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