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天空下起小雨。陳增喜接到一通電話,種草莓的老朋友打來的。陳增喜急忙換上運動鞋,下鄉了。
南陽市宛城區科技局局長陳增喜,被群眾稱作“三多”局長。哪三多?下鄉多,農民朋友多,電話自然也多。
前幾年,老鄉見面常問,“種啥好?怎么種?賣給誰?”
如今時代大不同了,種田老把式變身新型職業農民,問的問題,不再是“老三樣”?!班l村振興,機遇咋抓?資金活水,咋能更順當地流到農村?”……一下鄉,陳增喜便被群眾層層圍住,各種各樣的問題拋過來。
跟農民打了30多年交道,陳增喜最希望能幫助鄉親們把腰包鼓起來。這需要真本事,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思路要變,學習更要跟上……他拿出當年考研究生的勁頭,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上網充電。
政策文件學透了,還得去田間地頭找注腳。陳增喜高速運轉的腦袋里,終于有了答案?!白龊绵l村振興大文章,要夯實產業基礎?!卑l展現代農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最終實現農民增收致富才有出路。
引來一個研發基地
瓦店鎮的大山農業科技示范園離城區只有20多公里,半小時就到了。一場春雨讓溫度驟降,大棚里卻春意盎然,櫻桃流紅,草莓苗壯,可勁兒比著長。
“陳局長您可來了,種苗現在供不應求,空運賣到全國,生意好得很,我咋謝您哩!”離老遠,大山科技園負責人孟祥山就高門亮嗓,大步流星地走來,緊緊握住陳增喜的手。
以前科技園幾十個大棚的草莓種苗都要從外地買,一棵1.5元,好點的要5元,一年光種苗開支就讓孟祥山有些吃不消。陳增喜也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去年11月,陳增喜帶隊進京,硬是憑著一顆誠心和韌勁兒,經過幾天的軟纏硬磨,不但帶回了脫毒草莓組胚苗,還把中國農業大學的技術團隊帶回了南陽。
如今,在大山科技園的帶動下,附近幾個鄉鎮都種上了脫毒草莓,不但帶動了貧困群眾就業,村民們還合計著啟動發展觀光農業。
帶回一個增收“秘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作為一個‘老科技’,我由衷點個贊!”鄉村咋振興,農民咋體體面面地把錢掙,陳增喜走到哪講到哪。
艾草種植大戶孫玉春與陳增喜是“老鐵”,他了解陳增喜的心思,“生物肥好使又便宜,但推廣面始終不大,近幾年一直擱在陳局長心里,成了一塊心病?!?/p>
早在2002年,陳增喜就研制出了沼渣變肥料的良方。沼渣變廢為寶后,不但成為企業的搖錢樹,更成為農民的“寶貝”。茶庵鄉袁黃莊村的大棚面積已經超過1000畝,占該村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村民陳興亮是村里最早開始種蔬菜的一批人,“村里蔬菜幾乎都施生物肥,抗病能力強,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瓜果蔬菜賣相好、口感好,一到批發市場就被‘瘋搶’?!?/p>
轉眼十幾年過去了,沼渣發酵生成的這種生物肥卻“叫好不叫座”,只覆蓋到宛城周邊的臥龍區、唐河、方城等地,大多用于瓜果蔬菜種植,輻射土地只有20多萬畝。
“生物肥這么好,為啥發展不快?”記者問?!爸虚g環節多,農民買到手里價格幾乎漲了一倍,而且施肥繁瑣耗時,一些農民不愿意使用?!标愒鱿矝Q定去北大荒看看,找找答案。
第一次去北大荒是去年3月,第二次去是去年8月,正是水稻收獲的季節,他要親眼看看黑土地上的深加工和銷售模式。
“黑龍江幾百家農場組成一個‘區塊’,機械化作業、土地托管,農資企業、加工生產、產品銷售都在一條線上,上中下游完全打通,省去了所有中間環節,你說農業能不高效?農民能不增收?”
“這就是‘區塊經濟+互聯網’的威力?!睆谋贝蠡幕貋淼穆飞?,陳增喜忘記了勞累,拿出筆記本,做起規劃來。
“對500畝以上地塊,可以引進撒肥機,北大荒已經普遍使用了,散裝化肥自動裝卸,省去了人工費和包裝成本,可不就增收了嘛!”回到南陽的第二天,陳增喜就急不可待下鄉了。
最近,陳增喜又忙著籌劃一個全國性的艾草高峰論壇,還準備建艾草產業孵化器,實現認證、服務、檢驗一條龍,把南陽艾草賣向全世界……
妻子曹志華發現老陳又開始忙得不著邊了,晚上不知道他啥時候睡,早晨睜開眼已經找不到人了。
“光有想法不行,關鍵是要落地!”說著,陳增喜拿起文件包說要去開會,還是關于艾草產業的事兒。(記者 孟向東 刁良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