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駐豫全國人大代表、住豫全國政協委員中有不少女性新面孔。新時代呼喚新女性,新女性展現新作為?!叭恕眹H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讓我們走近兩會靚麗的“風景線”,看新時代新女性怎樣履職盡責、實現人生價值。
馬珺:像百合花一樣美麗綻放
全國政協委員 馬珺(記者 孫欣 攝)
采訪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馬珺相當不易,因為她太忙了。從到達北京開始,馬珺就忙個不停,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培訓,白天參會晚上修改提案……3月7日晚,記者終于在北京會議中心采訪到了馬珺。
清新的服飾、淡雅的妝容、溫潤的話語,這是馬珺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馬珺的房間擺放著一束百合花,散發著幽幽的清香?!拔易钕矚g百合花?!瘪R珺笑著說。
“我今年帶來了6份提案,還有3份要再完善一下。提案要有可操作性,要能解決實際問題,這與學術研究不一樣?!瘪R珺說。
來北京開會,馬珺隨身攜帶了兩個行李箱,里面塞滿了和提案相關的材料。多年來,無論是擔任民革省委副主委,還是擔任鄭州市人大代表,在履職盡責上,馬珺都兢兢業業。在擔任鄭州市人大代表期間,她提交了10多份議案,3份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
履職再忙,主業未丟。省文明教師、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高等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在學校,馬珺獲得了很多榮譽,雖然平時工作忙,她卻盡可能地擠出時間,多陪陪家里人?!肮ぷ髦幸涀约菏桥?,生活中要牢記自己是女人?!边@是馬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能夠在新時代為發展建言,這是一份崇高的使命!”馬珺說。(記者 孫欣)
王杜娟:印證杜鵑花的堅韌不拔
全國人大代表 王杜娟(記者 董亮 攝)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9個段落1000多字都跟我從事的科技創新、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有關,我在現場聽得熱血沸騰?!比珖舜蟠?、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杜娟格外振奮。
干練的短發,白凈的臉龐,接受記者采訪時快人快語……39歲的王杜娟像一朵絢麗多彩的杜鵑花,讓人時刻能感受到她身上蘊含的力量。
當初從陜西農村考上石家莊鐵道學院工程機械專業時,王杜娟對制造業還處于懵懂狀態,經過專業學習,踏上工作崗位后,她便瞄準了隧道施工的核心裝備——盾構。長期以來,國內盾構市場完全依賴進口,不僅價格昂貴、制造周期長,關鍵技術也受制于人。制造咱中國人自己的盾構,成為她的夢想。
盾構是集機、電、液、氣、傳感于一體的大型自動化掘進設備,零部件達1萬余個,僅一個控制系統就有2000多個控制點?!爱敃r一沒技術二缺資料,每個關鍵點都是一根硬骨頭,都需要迎難而上咬牙堅持?!蓖醵啪昊貞浾f。憑著這股堅韌不拔的勁頭,十多年來,王杜娟和她的團隊完成盾構設計近700臺,打破了發達國家在設計生產盾構上的壟斷。
在她帶領的500多人研發隊伍里有不少女性,“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投身于科研事業,她們在工作中往往更細心,”王杜娟說,“對于女性來說,走進新時代,天空更廣闊?!保ㄓ浾?李紅)
馮琪雅:禮贊牡丹的雍容大氣
全國人大代表 馮琪雅(記者 郭宇 攝)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走進人民大會堂,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全國人大代表馮琪雅振奮不已。
“國際地位更強了,國人信心更足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中國偉大復興的時代畫卷不斷續寫濃墨重彩的新篇章?!彼f。
外表柔弱溫婉,談吐卻語氣堅定。這位從河南光山走出去的女企業家,把中創美巢發展成國內家居百強的前三名。馮琪雅認為,自己身上有和牡丹花氣質吻合的一面,就像她對自己的評價:溫婉只是形式,堅定才是實質。
她大學畢業第二年只身創業,事業蓬勃發展之際,毅然決然選擇“回爐”讀書,先后攻讀了三年北大研究生、兩年中歐國際商學院?!皠摌I不止,學習不止”成為她的座右銘。
做企業,就要做得專業,做出高度。沿著馮琪雅清晰、堅定的發展思路,美巢從本土品牌一步步成長為國際品牌,完成“蝶變”,邁進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成立司馬光教育基金會,優先錄用來自革命老區的工人,十余年捐助孤寡老人、貧困戶……“做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企業家,做有用的人大代表,我對自己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我希望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像盛開的牡丹一樣美麗?!瘪T琪雅說。(記者 柯楊)
呂妙霞:做一朵對生活微笑的向日葵
全國人大代表 呂妙霞(記者 董亮 攝)
返鄉創業9年間,累計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草莓大棚420余個,帶動300多戶農民致富,帶動5000多人就業……全國人大代表呂妙霞笑言,舍棄大城市的舒適生活也值得。
“向日葵象征著勇敢、樂觀和善良,”她說,“我愿意做一朵向日葵,給身邊的人傳遞正能量?!?/p>
上個世紀80年代末,呂妙霞離開老家孟津縣城關鎮孟莊村,到北京擺起了水果攤。呂妙霞夫妻倆人實在、講誠信,生意越做越大,還買了房買了車。
“一家富不算富,共同富才能奔小康?!泵看畏掂l,看到不少鄉親日子過得緊巴巴,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經過多方考察,2009年,她決定回老家種植反季節水果,帶動鄉親共奔致富路。
籌經費,建大棚,種草莓,聘技術員,起早貪黑育苗、施肥,呂妙霞笑著說,自己的創業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由于品種好、個頭大、“顏值”高,種草莓的第二年就掙了錢。見到效益可觀,自愿加入的村民越來越多,呂妙霞干脆成立了孟津縣京孟種植專業合作社,給種植戶提供種苗、技術等各種支持,自己還拿出40多萬元,無償幫助貧困戶建大棚。
今年,呂妙霞將自己多年摸爬滾打的切身感受寫成建議帶到了全國兩會?!稗r業項目周期長、投資大,希望進一步加大對致富帶頭人和返鄉創業農民工在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力度,讓更多‘向日葵’燦爛微笑,傳遞溫暖?!保ㄓ浾?柯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