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央行重啟開展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對沖到期逆回購后,凈回籠100億元。市場人士指出,3月上半月主要可能影響流動性供求的因素包括節后現金回籠、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到期、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法定存款準備金繳款等,預計央行將合理擺布公開市場操作,貨幣市場有望平穩運行。
央行重啟操作
3月1日,央行開展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1000億元7天期、300億元28天期和200億元63天期,中標利率分別持穩于2.50%、2.80%、2.95%。
此前,央行連續兩日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期間并無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故未投放也未回籠流動性。3月1日,則有16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央行此時重啟OMO,很大程度上是為對沖到期的逆回購,但最終并未實現足額對沖,仍小幅凈回籠100億元。
交易員表示,月末財政支出補充流動性后,月初資金面通常會比較寬松,央行多通過少對沖或不對沖逆回購到期,出現凈回籠乃正?,F象,符合“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
從過去數月情況看,月初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均較小,比如,2017年12月上旬,央行只分別開展1次MLF操作和1次逆回購操作,當期累計凈回籠5500億元;2018年1月上旬,央行只開展了1次逆回購操作,當期累計凈回籠6800億元。
這位交易員表示,2月28日,月末因素導致流動性有所收緊,各期限貨幣市場利率紛紛走高,而3月1日和2日均有較多央行逆回購到期,此時央行重啟資金投放,可安撫市場情緒,穩定市場利率。同時,考慮到月末財政支出后,流動性總量尚可,因此央行并未進行足額對沖。
影響因素較多
一位券商債券投資人士表示,春節剛過,今年3月影響流動性供求的因素要比其他月份多一些,這給流動性預判增添了難度,但央行“削峰填谷”在繼續,預計流動性不會脫離中性適度的大格局。
就上半月來看,主要影響流動性供求的因素包括節后現金回籠、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到期、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法定存款準備金繳款等。
春節假期過后,居民持有的現金陸續回流銀行體系,本可助力資金面更趨寬松。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央行創設CRA,節前投放2萬億左右資金,在規模與節奏上對現金投放形成較好對沖,造就了今年春節前資金面反季節性的寬松局面,而節后CRA陸續到期回籠,機構臨時動用的準備金需要交回,大體與現金回籠互為對沖,因此,今年春節前后的資金面都可能比往年更為平穩。
從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分布上看,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共有8100億元逆回購到期,上旬和下旬到期量較多,另外,3月7日和16日分別有1055億元、1895億元MLF將到期。
另外,節后現金回籠及年初信貸多增派生存款料擴大繳準基數,3月份金融機構將面臨一定的補繳法定準備金的壓力。
綜合考慮,上半月逆回購和MLF到期帶來一定的對沖需求,預計央行將合理擺布公開市場操作,靈活調整開停時點、操作方向和力度,資金面問題不大,未來主要考驗還是中旬稅期和季末監管指標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央行投放資金中跨季資金占比上升,顯示央行對跨季流動性已有所安排,預計中下旬會加大操作力度,特別是增加跨季資金供應,季末流動性仍有望保持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