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 王麗娟 吳 琦
開好今年的“兩會”,對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奮斗具有重大意義。
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后,金融改革發展在今年“兩會”備受關注。具體而言,筆者認為以下七個金融熱點問題值得進一步思考和討論。
一、貨幣政策如何實施
2018年,在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下,公開市場利率上行+流動性合理穩定有可能是我國貨幣政策的主要表現形式。
從國際來看,全球貨幣政策進入關鍵時點。美國近期公布的就業數據好于市場預期,3月份加息的概率進一步增加。有機構測算,2018年美聯儲將會回收4200億美元流動性。2017年我國央行雖保持存貸款基準利率不變,但先后上調了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等利率水平。因此,隨著2018年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我國央行將可能提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增強貨幣政策的靈活性。
從國內來看,雖然我國國民經濟日益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但是內在增長動力還需培育和鞏固,貨幣政策要注意穩增長與去杠桿、防風險的平衡。一方面,要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另一方面可采取定向降準、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等貨幣工具來“削峰填谷”,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合理增長,維持流動性的合理穩定。
二、金融監管如何改革
近年來,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市場亂象屢禁不止,影響了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究其原因,突出的問題在于分業監管的體系與金融業綜合經營趨勢不相適應。在金融業綜合經營趨勢日漸清晰、金融創新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金融監管體制如何改革、如何協調配合成為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
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向是綜合監管,實現監管全覆蓋,既不留有真空地帶,也不存在重復地帶。如針對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平臺等存在監管空白的問題,應及時填補監管漏洞、納入常態化監管。針對監管部門之間監管規則不一致而產生監管套利問題,要加強不同監管機構間的協調配合,制定統一監管規則。
從監管體制上看,目前,發達國家主要有統一監管、分業監管和“雙峰監管”等三種模式。其中,“雙峰監管”模式是把監管職能劃分為市場行為監管和審慎監管。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領導下,結合我國實際采取“雙峰監管”模式,構建綜合監管體系,加強監管統籌協調,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向。
三、金融風險如何防控
十九大報告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放在了三大攻堅戰之首,強調防控金融風險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點。防控金融風險,要圍繞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做文章。
首先,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是防控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發展的根本,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第一要務,2018年金融業還要采取更多措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提升服務的能力和效率。
其次,實現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是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內容。金融資源過于集中在房地產將產生較大風險。在做好房地產調控的同時,要注意防控房價下跌可能帶來的影響。同時,繼續實施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進一步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更好滿足居民合理的購房和租房需求。
第三,實現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是防控金融風險的必由之路。2018年金融業要繼續采取措施,減少資金空轉、層層嵌套和監管套利,減少由此產生的跨市場、跨行業、跨領域的金融風險,促進“脫實向虛”的資金進一步歸位,更多投向實體經濟。
四、鄉村振興如何服務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金融則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下一步,金融業應加快發展普惠金融,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這篇文章做深做透。
首先,應進一步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推動建立和完善以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托底,大中型商業性金融機構為主,其他小型金融機構、新型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的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風險可控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和網絡。
其次,應進一步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如建立政府主導的小微信貸擔保體系,改善農村金融風險補償環境;對農村金融業務及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準備金、再貸款、宏觀審慎評估等方面予以支持。1月25日,央行已正式實施了針對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其他一些措施也需要跟進。
最后,進一步優化農村金融服務方式。中小銀行尤其是農村金融機構應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向貧困地區進一步延伸服務網點,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把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五、綠色金融如何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好壞也關系著美麗中國的建設。要促進綠色金融的健康發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營造綠色發展環境。如加快環境立法,尤其是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執法督察,保障節能環保政策的實施和投資者權益;適時考慮將綠色GDP納入地方政府的考核評價體系,督促各級地方政府加快綠色產業和綠色金融的發展。
其次,培育和發展綠色金融市場。進一步推進綠色債券市場、綠色股票市場、碳交易市場等直接融資市場建設,不斷完善綠色金融債券、綠色企業債券、綠色公司債券、綠色股票指數等直接融資產品。
再次,加大對綠色金融機構的政策支持,如對開展綠色金融的金融機構給予稅收減免、財政貼息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資金投向這些產業等。
六、雙向開放如何推進
過去的一年,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頻頻推出,步伐大大加快。金融對外開放的同時,要注意把握金融開放的節奏和力度,既要“跑得快”,也要“走得穩”。
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合理安排開放順序。研究表明,從順序上看,利率市場化改革應先行,匯率要緊跟其后,最后才是資本賬戶可兌換。所以,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一定要合理安排開放順序,在開放過程中特別關注國家的金融安全。
其次,加強對金融業開放的監管。隨著外資金融機構在我國不斷發展,我國金融市場的交易結構、業務模式將更加復雜,呈現出跨國別、跨市場、跨領域的特點。金融監管機構要加強監管,防范風險。同時,還要注重學習借鑒國際監管經驗和標準,加強與發達國家監管機構交流合作,確保監管能力與開放水平相適應。
最后,我國金融業也要積極“走出去”。要借助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建設等歷史契機,大踏步“走出去”,形成雙向開放的良好局面,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競爭力,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七、租售并舉如何支持
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金融可在以下兩方面助力租售并舉。一方面,圍繞租賃供給端,加大與房企及住房租賃平臺合作,為其提供信貸等金融支持,支持住房租賃業務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圍繞租賃需求端,開發個人住房租賃貸款和分期產品,為租戶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滿足個人住房租賃需求。這可促進住房租賃金融朝著規?;?、專業化方向發展,也有利于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加快形成。
目前租售并舉的頂層設計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具體政策還不夠詳細;對于租賃的供需兩端來說,租購同權的法律依據還不健全。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租賃市場的法律、稅改等方面的政策,建立以正向激勵為主要導向的住房租賃金融支持體系,如將租賃貸款納入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范圍,進一步拓寬金融機構資金來源,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創新住房租賃金融產品,持續推動住房租賃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董希淼系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麗娟、吳琦系恒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