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金科股份公告稱,公司于2017年11月28日暨減持計劃時間過半時,公司高管蔣思海與李華均未實施減持計劃,且蔣思海決定提前終止減持計劃。近日,李華也發函稱未以任何形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因此,在減持計劃期限已滿屆的情況下,公司高管股權未發生變動。
放棄減持
不出市場所料,虛驚一場后,金科高層的持股未出現變化。
早在去年11月底,金科減持計劃過半之際,有接近金科的消息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金科和融創中國的股權斗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暗中從二級市場增持,金科董事會主席黃紅云怎肯自家肥水流入“敵營”中,于是開始回購高管手中的股票,讓他們盡量不要進行轉售安排。
2018年初黃紅云的一次操作失誤像石子一般打破了看似波瀾不驚的表面,隨后天津潤鼎股權質押預示出的融創行動,更讓漣漪乍起的范圍進一步擴大。
你來我往中,黃紅云和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手中的股權相繼增加,呈現膠著態勢,融創中國手握25%的金科股權,與黃紅云(及其一致行動人)的26.24%僅一步之遙,雙方并未拉開差距。
融創突然闖入增大了金科控制權的不確定性,危機感頓生的黃紅云打響了“反圍剿”戰役。
只有二級市場的增持明顯過于被動,股權相持階段,黃紅云意識到更為“殘酷”的事實。
就在金科此次減持計劃期限滿屆的前一晚,孫宏斌在黑龍江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的閉幕會議上,發起了一場《房地產的下半場,投資美好生活》的主題演講。
在提到地產行業的特點時,孫宏斌強調了行業的快速整合。浮沉行業24載,相繼締造了“順馳”和“融創”的孫宏斌深諳規?;劢古c并購重組頻繁發生的特征,“大魚吃小魚”的并購現象與合縱連橫的“強強聯合”早已成了“新常態”。
“反圍剿”下半場
這也正是融創瞄準金科的原因所在。
頗為耐人尋味的一點是,此前寶能入股萬科,王石的一句“野蠻人”讓輿論一邊倒地傾向萬科,而當孫宏斌“突襲”金科后,面對黃紅云的抵抗與反擊,市場卻鮮有議論。
在同策咨詢研究總監張宏偉看來,這兩起事件的性質不一樣,前者是跨行業行為,開發企業對抗資本,后者是行業間的“并購重組”。將這一現象放入地產行業整體大背景來看,是正常的,甚至會越來越多。
有行業人士直言,市場對此態度的差異可以歸結到并購結果的不同。
寶能入股萬科后會給行業標桿萬科帶來哪些影響?市場無法預見,甚至萬科引以為豪的體系都有可能發生改變。
而金科則不同,雖然融創此前并購“佳兆業”和“綠城”均鎩羽而歸,但積累了良好的聲譽,且從目前融創的規模和發展而言,入主金科并不是壞事,除了會將金科的業績帶上新臺階外,對金科的股價也有一定提升作用。
金科意識到,“反圍剿”戰需內外兼行,除了二級市場增持外,最重要的是迅速壯大自我,擴大體量,提升行業地位,讓自己成為一塊“硬骨頭”。
2017年6月中旬,金科的“野心”像霧都盛夏的氣溫一樣灼熱。
在跨越式部門會上,金科給自己定了一個“大目標”,在2017-2020年期間,公司計劃各年度力爭實現簽約銷售金額分別約500億元、800億元、1100億元、1500億元,并力爭到2020年沖擊2000億元目標。
要實現這一目標,金科每年的銷售額增長率需要分別達到60%、37.5%、36.3%。
資料顯示,金科2012年營業收入突破百億,2016年增至322億元,2017年上半年僅完成104億元,憑借后半年的發力最終以681億元的流量金額位居第32位。
其2017年半年報顯示,預售商品房57個項目中,其中重慶和成都有33個,占比高達58%。
因此這無疑要讓此前坐擁川渝,增速相對一般的金科狂奔起來。
進入2018年,金科更是攻城略地。
1月8日,金科28.55億元拿下蘇州平江新城板塊一核心地塊,占地85畝。
兩天后,金科在成都主城區2018年的首場土拍中再下一城,將武侯區一宗49畝的二類住宅用地收入囊中。
隨后金科馬不停蹄在主場重慶的土地中再度告捷,拿下63.77畝魚洞地塊,建筑體量11.9萬方。
進入2月,這一節奏并未放緩。除了在北京、重慶的土拍市場繼續有所斬獲外,還大力挺進產業地產領域。
先是與河南洛陽高新區管委會就辛店片區綜合開發項目達成戰略合作簽約,金科將在2018年至2022年5年的時間內,對辛店片區用地綜合改造和開發升級。
此外,金科還拿下山西智慧科技城項目,總規劃面積3000畝,其中一期占地1000畝,總投資達80億元,以“智能制造、智慧科技、健康科技”三大產業為主導,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房企大舉進入產業地產領域,在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主要是基于多元化的考量。在住宅產業受政策調控影響較大的情況下,產業地產有利于和地方政府的溝通與對接,從而擴大在當地的影響力。此外,嚴躍進強調,近兩年工業用地、產業用地的政策已逐漸放寬。
像已經躋身行業前十的華夏幸福,正是通過產業地產來迅速擴大的,金科似乎也在效仿華夏幸福的模式。
中原地產上海首席分析師盧文曦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也認可房企進軍產業地產的“無奈”。
住宅不易做的當下,商業地產進入難度大,散售做不出多少利潤,只能拓展新模式。此外,現在鼓勵創業科技創新,科創園區是不錯的選擇。政策上很多地方政府對這種開發也給與支持,拿地上存在價格優勢。
然而自2016年初在兩江新區核心取得第一個產業地產項目以來,金科在產業地產的方面布局有限,經驗不算豐富。
對此,嚴躍進認為,金科當前最大的困難或許是對于新型產業的認知,畢竟它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產業園概念,而是新興產業的培育,重點是讓產業資源聚集。因此相較于開發能力,專業的產業識別能力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