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鄭州的“高光時刻”接踵而至——先是常住人口突破千萬,再是GDP突破萬億、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正如專家分析,GDP突破一萬億和人口突破一千萬,是國家中心城市地位得到認可的兩個硬性指標,意味著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底氣更足了。
如果說萬億的規模只能讓我們從整體上打量出鄭州經濟的“體量”,那么,更為具體的指標或許可以讓我們深入地窺探到鄭州的“體格”。最近,有學者引入“經濟密度”指標,將鄭州和其他14個GDP已破萬億的城市進行對比,測算城市的單位面積經濟產出效率。結果表明,鄭州的經濟密度在“萬億俱樂部”城市中躋身前十。如果只比較“萬億俱樂部”城市的每萬人為政府貢獻的財政收入情況,作為“萬億俱樂部”的新秀,鄭州每萬人為政府貢獻的財政收入的排名也較經濟總量排名出現了位次前移。也就是說,鄭州的萬億GDP在“量”和“質”上,表現都不錯。正如有論者所言,鄭州“萬億俱樂部”的入場券拿得“實至名歸”。
近年來,成都代管簡陽、合肥拆吞巢湖、濟南合并萊蕪、西安代管西咸新區,中西部各省不約而同地做大中心城市,提升省會首位度,以增強其集聚輻射能力,形成了強省會崛起的時代趨勢。經濟總量全國第五、坐擁一億人口市場腹地的河南,迫切需要一個明星型中心城市,來承接、吸引、集聚和消化各種資源,以在區域競爭中立于主動之地。無論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參與區域競爭,還是支撐中部崛起、服務全國大局,都需要鄭州這個龍頭高高揚起來。鄭州先發展起來,才能輻射帶動全省各地加快發展。如今鄭州一舉實現常住人口破千萬、GDP破萬億、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充分說明我省多年來做大做強鄭州以增強其輻射帶動作用的戰略,順應了發展潮流、踏準了時代節拍,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GDP過萬億,是一種量級和能級的躍升,意味著此前一些不敢想、不敢干、干不了的事情,現在有條件做了。先是國務院明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再是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以鄭州為中心,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帶動相關板塊融合發展,從融合“1+4”大都市區到支撐中部崛起再到實現國家意圖,鄭州肩負的使命越來越多,社會各界對鄭州發展的預期越來越高,也意味著鄭州需要放眼世界、立足全國,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魄力,來謀劃未來發展,勇挑“龍頭”重擔,叫響“鄭中心”的名號。
人口和經濟總量的急劇增長,將進一步吸附人口、資本、創新等發展要素的不斷積聚,從而形成規模效應,提高經濟效率,催生更多創新和引領型產業的發展。通常來說,邁過萬億門檻之后,城市經濟將加快轉型升級,向“高精尖”邁進,向高質量發展進發。據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分析,判斷一個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三產的比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重。據媒體報道,2018年鄭州經濟形態加快由生產型城市向服務消費型城市轉型,產業中第三產業的比重超過一產二產之和,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超過傳統高載能產業10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智能傳感器、軌道交通車輛等新興產品增長20%以上。這也說明,躋身“萬億俱樂部”的鄭州,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機遇“窗口期”,必將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上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千萬級別的人口,背靠一億人口腹地,且城市年輕指數位列北方城市首位,鄭州所蘊藏的市場容量和消費潛力無疑是巨大的。在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從外向型轉為內需型,內需動力也從投資驅動轉變為消費驅動的語境下,鄭州當仁不讓地坐享人口紅利和消費紅利,為內需驅動經濟增長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在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鄭州的這種發展態勢和GDP突破萬億的消息一樣,都引導了一種積極預期,傳遞了經濟增長的堅定信心。(薛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