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進入冬季的豫北平原,一片寧靜祥和。位于范縣的冀魯豫革命紀念館讓人肅然起敬。
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遺物,展現了革命先輩為了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團結群眾、依靠群眾、浴血奮戰的歷史畫卷……
1922年起,中共開始在冀魯豫接壤區創建黨組織,領導群眾開展工農、學生運動。1934年,濮縣(新中國成立后并入范縣)有黨員500余人、黨支部80多個。1935年,范縣5個區均有了黨員和黨支部,為創建抗日根據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1941年起,冀魯豫邊區黨政軍首腦機關及報社、銀行、醫院、學校、兵工廠、被服廠、文藝團體等均移駐范縣一帶,范縣成為冀魯豫邊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邊區黨政軍首腦機關駐地范縣顏村鋪被譽為“紅色首府”“邊區小延安”“小莫斯科”。
隨著軍事斗爭的勝利,冀魯豫邊區及范縣、濮縣黨政軍群建設和經濟、文化、教育等工作健康發展,根據地呈現一派生機勃勃景象。設在范縣顏村鋪的冀魯豫邊區地下聯絡總站,開辟有3條地下秘密交通線,擔負著護送延安到華東、華中往返的黨政軍領導、傳遞重要情報等艱巨任務。
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創建,牽制了日軍大量兵力,打破了日軍把華北變成侵華后方基地的計劃。根據地由小到大,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敵后抗日根據地。
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天險,千里躍進大別山。為掩護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南下,華東野戰軍西兵團赴魯西南作戰。冀魯豫邊區軍民全力配合兩大野戰軍作戰。范縣、濮縣人民建廠造船修船,組建水兵營訓練水手,積極參軍參戰,保障后方戰勤。
“昔日的硝煙在歲月流逝中逐漸淡去。如今,冀魯豫革命紀念館已成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會吸引一批又一批的黨員群眾來這里追尋紅色記憶,接受革命教育?!狈犊h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崔朝寬說。(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祝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