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實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
遼政辦發〔2016〕151號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遼寧省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實施方案(2016-2018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2月19日
遼寧省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實施方案(2016-2018年)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國辦發〔2016〕69號)精神,結合我省物流業發展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大機遇,圍繞影響物流業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頸制約,以市場為導向,以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為主線,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動力,以構建和完善物流服務體系為目標,加快補齊短板,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加強物流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物流業跨界融合,降低物流運行成本,提升物流社會化、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水平,為物流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提高社會物流運轉效率。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創新的內生動力,優化服務,加強統籌規劃和部門協同,形成政策合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大力推進物流業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合發展,鼓勵先進技術裝備和管理模式應用,推進物流業與制造業、運輸業、金融業等行業的融合發展,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
問題導向、深化改革。聚焦物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化物流領域體制和結構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率先在重點領域尋找突破,優化整合產業資源,推進物流業快速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2018年,物流業降本增效取得成效,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行政審批權限進一步下放,稅收、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更加完善,影響物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得到改善,行業誠信體系進一步健全,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行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物流網絡更加暢通,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傳統運輸方式加快發展,創新模式不斷涌現,新業態、新技術廣泛應用,高效便捷的運行體系逐步形成。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與商貿業融合發展更加深入,行業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
二、重點任務
(一)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建立更加公平開放的市場秩序。
1.完善行業行政審批制度。深入推進物流領域商事制度改革,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減少多頭管理、重復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簡化道路運輸物流企業年審制度,實施貨運掛車免綜合性能檢測,免除強制二級維護保養制度,進一步優化車輛審驗程序。貫徹落實物流領域工商登記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有關規定。加強具有相同或相似管理對象、管理事項物流企業和從業人員的證照資質清理、歸并和精簡。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先照后證”。進一步放寬企業住所和經營場所登記條件,鼓勵物流企業網絡化經營布局。推行海關行政審批事項“一個窗口”辦理,推廣“海關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臺”,提高審批效率。推進郵政普遍服務兩項行政審批、快遞分支機構名錄發放、年度報告審核、快遞業務許可申請初審和變更初審權限下放。(省交通廳、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郵政管理局、省國稅局、大連海關、沈陽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2016年底前完成)
2.推動公路、鐵路、民航等領域深化改革。推動公路超限運輸許可申請和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理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省交通廳負責,2018年底前完成)繼續增加鐵路貨物快運站或場站數量,支持滿足條件的貨運站或場站轉型升級為大型公共配送中心、綜合物流基地。推進高鐵網絡建設,發揮高鐵快速優質的服務優勢,積極發展高鐵快運。整合資源,提高效率,鼓勵公路、鐵路、民航部門和企業開展合作,鼓勵鐵路運輸企業與港口企業、物流園區開展合資合作,開展一體化物流運作。積極配合國家推動航空貨運企業兼并重組。(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廳牽頭,省國資委、沈陽鐵路局、省機場集團、大連機場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3.合理管控貨運車輛通行。規范城市配送車輛運營和標準化管理。根據城市配送運力需求,合理確定使用統一標識的配送車輛通行、???、卸貨區域和時段。積極引導企業推廣使用符合標準的配送車型,對符合標準的從事生活必需品、藥品、鮮活農產品和冷藏保鮮產品配送,以及使用統一標識的節能與新能源的配送車輛優先給予通行便利。推進公路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加大貨運車輛運行監控與治超執法力度。落實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規范公路超限處罰標準。(省交通廳、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郵政管理局、省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2017年底前完成)
4.進一步推動通關便利化。加強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聯動發展,加快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創新制度措施。加快“單一窗口”建設,逐步實現“一次輸入,多次使用;一個窗口、全面查詢;一個平臺、分類服務;一次認證、全程通關”。建立落實“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工作機制,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沈陽、大連機場“關檢三互合作示范區”聯系配合機制,積極推動《東北及內蒙古地區關檢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行動計劃》。加大“進口直通”和“出口直放”實施力度,積極推行口岸檢驗檢疫一站式工作模式,深入實施報檢、放行、施檢無紙化。推廣“海關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臺”,在錦州口岸探索實施關檢合作“三個一”與“單一窗口”融合。(省商務廳、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連海關、沈陽海關、省交通廳、省公安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2017年底前完成)
(二)完善物流領域稅費制度,降低企業負擔。
1.推進物流領域增值稅實施。加大宣傳和專項輔導,幫助企業了解增值稅政策,享受政策紅利。“營改增”企業剝離業務,拆分交通運輸業中低稅率的應稅服務,鼓勵物流企業進行設備及不動產等產品的更新換代,增加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降低稅負。配合國家研究統一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問題。鼓勵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按照現行增值稅匯總繳納有關規定申請匯總納稅。(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通過專項檢查,規范交通運輸業個體納稅人異地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秩序,嚴禁上游企業違規開票行為。(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2017年底前完成)
2.規范物流領域收費行為。實施進出口環節收費目錄清單制,嚴格按照制度明碼標價收取費用,逐步實現收費管理制度化、科學化、透明化。研究推進港口收費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價格機制,合理調整收費結構和標準,放寬競爭性環節收費,規范港口企業價格行為。(省物價局、省交通廳牽頭,省財政廳、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連海關、沈陽海關、沈陽鐵路局、省機場集團、大連機場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2017年6月底前完成)
(三)加強信息技術應用,支持物流業高效發展。
1.以信息技術促進物流高效發展。以“互聯網+高效物流”為引領,加強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構建物流信息互聯共享體系,鼓勵企業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高效物流新模式。(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2.支持依托互聯網平臺的無車承運人發展,逐步建立完善無車承運人在許可準入、運營監管、誠信考核、稅收征管等環節的管理制度。(省交通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按職責分工負責,2018年底前完成)
(四)補短強基,完善支撐物流高效運行的設施和標準。
1.完善物流節點體系。以建設“遼蒙歐”、“遼滿歐”、“遼海歐”國際交通運輸大通道為牽引,以沿海港口為依托,布局一批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綜合物流樞紐。依托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加快構建大連保稅區、空港物流功能區、太平灣國際物流中心三大功能區和長興島等六大綜合物流功能區節點體系,打造國際和區域物流中心。以沈陽市成為國家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為契機,加快建設沈陽國際物流港、空港物流園、鐵西裝備制造業物流園、大東汽車物流園等六大物流園,強化沈陽作為東北物流分撥中心和連接歐亞大陸橋重要節點的地位。推進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相關企業加快轉型創新水路交通運輸組織模式。以大連、沈陽、長春等三級物流基地為網點,形成功能互補、聯動發展的鐵路物流網絡。(省交通廳、沈陽鐵路局,沈陽、大連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2018年底前完成)
2.構建高效運行的多式聯運體系。完善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連接,推進公、鐵、水、航等運輸方式“最后一公里”的銜接。以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和完善沿海港口輻射東北三省和蒙東地區的內陸干港節點布局,推進內陸干港建設,鼓勵以海鐵聯運信息服務平臺為重點的多式聯運信息化建設。加快公路、水運物流園區建設,重點推進具有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樞紐建設,促進不同運輸方式在園區節點的銜接。增加鐵水聯運班列,擴大鐵水聯運范圍。增加新式敞頂集裝箱使用數量,擴大公鐵聯運比例。(省交通廳、沈陽鐵路局按職責分工負責,2017年底前完成)
3.完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整合利用商業、供銷、交通、郵政等現有倉儲、運輸等物流資源,通過應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化的物流分撥中心、專業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網絡,形成層級合理、規模適當、需求匹配的城市配送網絡體系。在城市交通樞紐、重點物流園區和產業基地合理布局物流分撥中心;在城市周邊、商貿集聚區、批發市場、居民集中區附近,培育發展城市配送中心;在城市社區、機關、學校、商務區末端配送需求集中區,支持培育發展末端配送網點,大力發展智能快件箱系統。完成大連南關嶺和沈陽文官屯兩個城市配送中心建設和配套,在全省地級以上城市規劃建設城市配送中心或將既有鐵路貨場升級發展為城市配送中心,實現鐵路干線運輸與城市配送中心有效銜接。探索“鐵信號”和“鐵越號”特需班列開行模式,實現特需班列和城市配送中心無縫對接。完善智慧化倉儲管理系統、物流分撥調配系統,搭建物流配送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共同配送、統一配送和專業化配送服務,提高配送效率。(省商務廳、省交通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郵政管理局、省公安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沈陽鐵路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4.健全農村物流配送網絡。支持集預冷、加工、冷藏、配送、追溯等功能于一體的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建設,鼓勵企業構建覆蓋主產區的產地集配體系和重要農產品追溯體系。整合利用現有流通網絡資源,發展農村電商物流配送體系。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大型連鎖企業和物流企業完善農村服務網點,發展與電子交易、網上購物、在線支付協同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引導企業通過建立鄉鎮快遞綜合服務平臺、快遞網點共建、委托第三方代理、便利店代投等多種方式,全面提高鄉鎮快遞服務覆蓋率。(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牽頭,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省交通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2017年底前完成)
5.促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具有儲存、分揀、加工、包裝、配送、追溯等功能的低溫加工配送中心,加快改造傳統老舊冷庫,建設公用、節能環保型冷庫,開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示范,提升農產品冷鏈物流水平。支持能夠促進農民增收和居民消費、保障質量安全的農產品和食品的冷鏈物流項目,面向城市消費的低溫加工配送中心、重要節點的糧食物流項目。加快構建以“一大中心、二大平臺、三大網絡、四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省商務廳、省供銷合作社、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6.大力推進物流標準化。加快推廣和應用國家制定的冷鏈物流、綠色物流等方面標準。鼓勵物流企業制定嚴于國家和行業標準、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交通廳、省質監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以重點企業為載體,在快速消費品、農副產品、藥品、電商等領域,推廣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托盤,鼓勵對與標準托盤相關聯的叉車、貨架、運輸車等物流設施設備進行標準化改造。鼓勵托盤運營企業提供標準托盤租賃、維修、網點建設、信息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提高標準托盤租賃比率和一貫化帶盤運輸作業比率。鼓勵大型商貿連鎖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租賃同一家托盤運營企業的托盤,實現托盤在上下游企業間的流轉和循環使用,形成完善的標準托盤循環公共運營服務體系。努力培育30—40個流通領域標準化托盤應用和循環共用企業。(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2018年底前完成)
(五)互聯互通,建立協作、創新和安全保障新機制。
1.促進物流信息互聯共享。加快物流活動信息化、數據化,依托遼寧省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動各類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促進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和物流服務信息等有效銜接。沈陽市結合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城市試點,建立政府物流數據公開目錄,促進政府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以及各類物流信息平臺互聯互通;開展物流大數據應用示范,鼓勵政府、企業間的大數據共享協作,可復制經驗應盡快向全省推廣應用。(省交通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省公安廳、大連海關、沈陽海關、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工商局、省國稅局、省地稅局、沈陽鐵路局,沈陽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2018年6月底前完成)
2.完善物流行業誠信體系。建立道路運輸物流業信用體系,完善道路運輸經營信譽考核制度標準,督促道路運輸經營者履約誠信。完善進出口企業信用檔案數據庫,深化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發揮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作用,督促物流業市場主體履行信息公示義務。爭取遼寧試點建立物流從業單位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發揮信用報告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作用,協調推進物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強相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聯合懲戒,規范行業發展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發展環境。(省交通廳、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人民銀行沈陽分行、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公安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大連海關、沈陽海關、省國稅局、省地稅局按職責分工負責,2017年底前完成)
3.加強物流業網絡安全保障。加強遼寧省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制定數據庫安全管理等各項網絡安全保障措施。建立防范物流業網絡安全風險和打擊物流業網絡違法犯罪工作機制,保障物流業網絡安全。(省公安廳、省交通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六)聯動融合,構建產業鏈共贏新格局。
1.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以沈陽市躋身國家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創新發展為重點,積極探索創新經驗,推動以物流業和制造業聯動為主導的多業聯動發展和制造業企業物流業務分離外包,形成“龍頭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聯動發展的物流模式,為生產企業提供精細物流服務,進一步降低產業物流成本,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積極推動可復制經驗在全省范圍內的推廣應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委,沈陽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2.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推動現代物流與交通運輸一體化融合發展,解決物流節點與交通運輸樞紐布局不合理、集疏運體系不暢等問題,提高綜合效率和服務水平。推動建設一批專用鐵路、公路進港和引入產業園區,促進物流服務設施和交通運輸干線的銜接,完善公路物流樞紐服務功能。加快實施《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推進全省交通物流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構建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新體系。(省交通廳、省發展改革委、沈陽鐵路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3.促進商貿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探索“商貿+互聯網+物流”融合發展新模式,增強物流協同服務能力,降低實體商貿企業物流成本。鼓勵和引導第三方物流企業與批發市場、電子商務產業園聯合發展,構建現代物流與批發業、零售業聯動發展新格局。鼓勵和引導商貿流通、商貿物流企業發揮連接生產與消費優勢,向制造業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商轉型升級,為制造企業提供供應商庫存管理、準時配送等供應鏈物流服務。(省商務廳負責,持續推進)
三、政策支持
(一)擴大融資渠道,爭取資金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和上市等多種方式拓寬融資渠道。適當采用調整貸款期限,還款和擔保方式,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等方式支持暫時資金緊張、但有市場前景的企業。支持物流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非公開定向產品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積極篩選符合條件的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城鄉配送網絡、農產品冷鏈物流、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等物流項目,爭取中央資金和地方資金支持。(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交通廳、省財政廳、省郵政管理局、人民銀行沈陽分行、遼寧銀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二)完善落實支持物流業發展的用地政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綜合交通規劃、商業網點規劃中充分考慮并統籌保障物流業發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優化物流業用地空間布局,合理確定用地規模和強度,研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做好物流業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對于確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在用地計劃指標上予以優先保障。相關開發建設須符合法定規劃要求,不得隨意更改。積極支持利用工廠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者提供物流服務,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者租賃的,應按規定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三)健全行業協會組織職能。盡快發揮行業協會職能作用,加快建立全省物流業行業協會,組織引導企業制定行業標準,加強行業運行監測和誠信體系建設,支持企業加快創新發展,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負責,持續推進)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省現代物流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重要作用,研究協調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的規劃、政策、標準等事項。加強發展改革、財政、商務、交通、質檢等相關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形成上有指導、下有分工的管理機制,確保各項任務有序推進。
(二)組織試點示范。發展改革、交通、商務等部門要積極研究開展試點示范工作機制,鼓勵物流企業圍繞多式聯運、城鄉配送、信息平臺建設、物流資源整合等方面開展降本增效試點。支持業績突出、帶動性強、有影響力的企業開展試點示范工作。
(三)加強人才培養。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院校、培訓機構、行業協會建立物流人才培訓基地,加強對技術型、管理型和操作型等緊缺人才的培養。推動物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多種形式合作,建立多層次、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加大對物流人才的引進力度,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四)加強督促檢查。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工作分工和完成時限要求,落實工作責任,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各有關單位要定期將工作進展情況報送牽頭部門和省現代物流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省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