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黑龍江農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黑發〔2017〕26號 2017年8月31日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精神,為深入推進新形勢下黑龍江農墾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核心,以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主線,依靠創新驅動,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資產資源整合、產業優化升級,鞏固擴大農墾組織化程度高、規?;卣魍怀?、產業體系健全的獨特優勢,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全面增強農墾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切實發揮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骨干引領作用,為全省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面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圍繞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改革發展。到2020年,實現以下目標:
——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初步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
——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努力建成穩定可靠的稻米、大豆、玉米、面粉、馬鈴薯、林產品、蔬菜、種子、牛奶、肉類等高品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實現糧經飼、種養加銷一體,大力發展農機裝備制造、通用航空服務、電子商務、農業保險、旅游觀光、健康醫療養老等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完善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民生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職工收入大幅提高,“美麗農場”建設上新臺階,新型城鎮化水平明顯提升。
二、深化農墾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改革
(三)加快墾區集團化改革。突出由行政管理向企業管理轉變。省農墾總局整建制轉換體制機制,形成以若干個產業板塊公司為支撐的農墾企業集團,完善省農墾企業集團+產業公司+子公司(農牧場基地)運行架構。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構建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加快推進墾區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牧場基地產權一體、參股控股、契約聯結,組建農業產業公司,農牧場作為基地進入產業集團。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確保國有資本控股前提下,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依法推進集團公司股權多元化改革試點。創新農墾行業指導管理體制。在改革過渡期內,保留省農墾總局牌子,實行一個機構、兩個牌子,負責組織推進農墾改革,經省政府授權承擔暫不能移交的社會行政管理職能,同時要盡快過渡到集團化企業管理;農墾管理機關人員經批準允許到農墾企業兼職,但應從嚴掌握,且須嚴格執行兼職不兼薪的政策。大幅度精簡省農墾總局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減少行政管理人員。改革過渡期后,不再加掛省農墾總局牌子。
(四)深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強化國有農場市場主體地位,積極穩妥推進農場公司化改造。充分發揮農場土地、林地等資源優勢,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現代化的水稻、大豆、玉米、麥類、馬鈴薯、青儲飼料、種子、蔬菜、林產品、奶牛、肉牛、生豬、禽類、冷水養殖等專業化生產基地,與龍頭企業共同構建產業集團。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構建市場化用人機制,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健全“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五)改革農墾辦社會職能。采取整體移交、分步分項移交和內部分開、管辦分離相結合的方式,將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妥善解決其機構編制、人員安置、所需經費等問題,確保工作有序銜接、職能履行到位。地處中心城鎮內的國有農場承擔的辦社會職能,一次性整體移交。遠離中心城鎮等不具備社會職能移交條件的國有農場,實行內部分開、管辦分離;梳理整合辦社會職能,與生產經營實行機構、人員、資產、債務、財務核算分開;農墾管委會(管理局)經授權承擔轄區內暫不能移交的社會行政管理職能,并隨著職責移交不斷精簡機構編制和人員。積極爭取政策,建立多渠道經費分攤機制。對農場辦社會職能形成的債務進行甄別,凡屬于政府應當償還的債務按原隸屬關系納入政府債務統一管理,符合呆壞賬核銷條件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六)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堅持和完善以職工家庭經營為基礎、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農業雙層經營體制。充分發揮國有農場“統籌”功能,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建立健全農場與職工間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風險共擔機制。改革完善職工土地承包租賃經營管理制度,建立經營面積、收費標準、承包租賃期限等與職工身份相適應的銜接機制。職工承包租賃期限不得超過其退休年限,防止簡單固化承包租賃關系。對承包租賃經營國有農場土地的,要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范管理。加強承包和租賃收費管理,全面推行收支公開,強化審計監督。
(七)構建新型勞動用工制度。健全覆蓋墾區的職工招錄、培訓、考核和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以勞動合同制為核心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對長期在農場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職工子女、外來落戶人員等從業人員,結合國有農場改革發展進程,依法簽訂勞動合同。鼓勵和引導職工子女扎根農場務農興業。對符合條件的農墾企業失業人員及時進行失業登記,并使其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農墾企業人員,按規定納入就業援助范圍。
(八)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將農墾職工和墾區居民納入我省相應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與國有農場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業從業人員,可以執行當地統一的企業職工社會保障政策,也可以實行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參保繳費辦法。強化農墾企業及其職工按時足額繳費義務和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將未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或中途斷保的職工,按規定納入參保范圍,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各級財政要進一步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力度,支持落實好農墾職工和墾區居民的社會保障政策。積極向國家爭取解決農墾養老保險缺口問題。
(九)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按照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總體要求,明晰農墾國有資產權屬關系,建立符合農墾特點、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體制。完善農墾內部監督體系,嚴格責任追究,杜絕國有資產流失。全面開展包括土地在內的國有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加大對國有資本投向、效益的專項監督力度。
(十)創新土地利用管理方式。鞏固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發證成果,妥善解決個別農場與地方、森工土地權屬爭議問題,實現土地確權落界全覆蓋,確保2018年年底前完成農墾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任務。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年度計劃管理,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對農墾土地嚴格實行分類管理,禁止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推進農墾土地資源資產化和資本化,創新農墾土地資產配置方式。對農墾企業改革改制中涉及的國有劃撥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可按需要采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和保留劃撥用地等方式處置。省級以上政府批準實行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等農墾企業,其使用的原生產經營性國有劃撥建設用地和農用地,經批準可以采取作價出資(入股)、授權經營方式處置。有序開展農墾國有農用地使用權抵押、擔保試點。保障農墾產業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合理用地需求。農墾現有劃撥建設用地,經國土資源部門批準辦理有償使用手續后,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或改變用途,需辦理出讓手續的,可以采取協議方式。
三、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十一)建設大型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重點支持農墾4000萬畝高標準生態農田、大中型灌區和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不斷提高安全、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加強農業生產過程監管和產品質量追溯。落實畜牧強省戰略,大力發展“兩牛一豬一禽”和特色養殖。深入挖掘林業經濟潛力。積極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
(十二)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發展農產品加工和流通,延伸產業鏈、完善價值鏈。打造全國知名的綠色食品產業基地,加快培育“北大荒”“完達山”“九三”等一批叫得響、信得過的綠色食品品牌。大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形成農業研發、生產、加工、物流、服務等相互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鼓勵農墾企業加強產銷區合作,開展內外聯合、聯盟、聯營、聯銷,擴展物流營銷網絡。按照有關規定積極參與國家大宗農產品政策性收儲。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建設電子商務平臺,推動線上線下營銷。支持農墾在符合準入條件的前提下,設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產業發展基金,擴大陽光農業互保公司業務覆蓋面,參股村鎮銀行。開展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等直接融資業務。深化國企改革,在確保國有資本控股前提下,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造,實現股權多元化,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推進九三糧油綠色食品板塊、完達山乳業股份公司、種業集團、馬鈴薯集團、通用航空公司等公司上市。
(十三)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整合科技創新資源,依托墾區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加強與國內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組建“產學研聯合體”。加大對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的研發和推廣力度。支持農墾種業整合種質資源,盡快做大做強。鼓勵農墾繼續購置大型農業機械,擴大農業航空作業范圍,發揮農用飛機綜合效益。積極推進生產經營管理全程信息化,開展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和試驗示范。注重發揮科技人才作用,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農墾要在良種化、標準化、信息化等方面繼續走在前列。
(十四)發揮農墾在農業對外合作的主力軍作用。農墾要搶抓“一帶一路”機遇,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不斷提升農業國際合作水平。支持農墾以合資合作和并購重組等方式開展境外農業合作。積極擴大對外貿易,用好糧食自營進出口權,推動集團公司參與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國際購銷,參與全球農業競爭。支持農墾承擔國家和我省對外農業援助項目。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培育農墾成為國際大糧商。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農業管理經驗,引進、消化、利用國際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做好全國對外農業合作的排頭兵。
(十五)示范帶動現代農業和區域城鎮化發展。加強農墾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試驗示范農業新技術、新裝備和生產經營新模式,為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積累經驗。引導農墾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墾地合作,為周邊農民提供大型農機作業、農業投入品供應、農產品加工和購銷等社會化服務,增強對周邊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將農墾城鎮建設和管理納入全省統一發展規劃和項目資金扶持范圍,充分利用現有渠道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發揮城鎮產業集聚、吸納就業功能。支持農墾城鎮“三供兩治”建設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智慧宜居“美麗農場”,打造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產業集聚的生活區、創業區、休閑區,示范引領全省農村城鎮化發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有農場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
(十六)加強薄弱地區農場建設。加強邊境農場、貧困農場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支持邊境農場發展特色產業、邊境貿易和邊境旅游,多渠道增加職工收入。加大對貧困農場扶持力度,確保貧困人口和貧困農場按期脫貧摘帽。
四、加強對農墾改革發展的組織領導
(十七)加強黨的領導和建設。充分發揮農墾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農墾改革發展方向,保證和監督各項政策的貫徹實施。農墾各級黨組織要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切實履行從嚴治黨責任。把農墾改革與黨的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組織機構健全、黨務工作者隊伍穩定、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農墾企業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創新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徑和形式。企業黨建工作要寫入公司章程,實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配備專職副書記。推行人事管理和基層黨建一個部門抓、一個領導管,落實黨務工作人員與經營管理人員同職級同待遇政策。加強農墾各級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和反腐倡廉建設,強化對農墾企業領導人員履職行權的監督。深入細致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時研究解決農墾改革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保障農墾職工合法權益,確保農墾改革穩步有序推進。
(十八)落實責任。完善黑龍江農墾現行“部省雙重領導、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落實以省為主的主體責任。成立由省委副書記為組長、省政府分管副省長為副組長、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墾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研究解決農墾改革發展重大事項。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文件精神,統一思想認識,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溝通配合,積極有序推進,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到位。要將農墾改革發展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進行統籌謀劃,與國家部委搞好對接,確保中央支持農墾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墾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對農墾企業集團內部實施資產重組、產業整合過程中的產權、股權、土地、資產等無償劃撥轉讓的,按規定減免稅費。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農墾改革,加強對相關法規規章制度的調研修改完善工作,確保各項重大改革于法有據。
(十九)嚴格按時限完成改革任務。
根據本實施意見明確路線圖、時間表,穩步扎實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圓滿完成。2017年,加快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基本完成各項改革發展實施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制定“1+N”政策體系,繪制農墾體制改革內外關系圖,擬定省農墾企業集團組織架構和公司章程。2018年,大力推進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完成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努力完成改革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農墾企業集團組建工作。2019年,大力推進產業集團整合重組和農場公司化改造,基本建成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體制,基本實現農場社會管理屬地化。2020年,健全農墾企業集團管理體制,完善運行機制。
(二十)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農墾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廉潔奉公、敢于擔當,在墾區上下營造投身改革、謀求發展、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團結帶領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投身農墾改革發展。農墾干部職工要以主人翁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發揚農墾優良傳統作風,牢固樹立開拓創新和市場競爭意識,增強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要大力弘揚北大荒精神,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激發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凝聚起推進墾區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