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武漢市精準發力補短板十二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月22日
武漢市精準發力補短板十二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
按照《國務院關于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補短板工作力度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84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精準發力補短板三年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鄂政辦發〔2017〕41號)等文件要求,為深入推進全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切實抓好精準發力補短板十二大重點工程的組織實施工作,特制訂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到2019年末,通過加快補齊短板、擴大有效供給、增加和激活有效需求,實現城鄉區域差距明顯縮小、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
二、實施內容
(一)實體經濟振興工程
1.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大技術改革投向引導力度,力爭2017—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覆蓋率達到60%。實施智能制造推廣行動,大力支持企業使用“工業機器人”,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扎實推進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培育提升工作,力爭通過3年時間,形成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企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
2.實施高效高新產業發展戰略。東湖高新區、武漢開發區、臨空港經開區圍繞“五谷”、“四都”、“三港”建設,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一批支柱性產業。培育“四新”經濟,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等4個國家基地建設,打造“世界光谷”“中國車都”“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基地”“智能制造基地”。2017—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漢南區人民政府〉、東西湖區人民政府)
(二)招商引資“一號工程”
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以“校友招商”為主抓手,堅持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兩手發力”,全產業鏈、創新鏈、城市功能鏈“三鏈并舉”,推動國內“雙招雙引”向國際“雙招雙引”延伸,努力打造全國高端要素集聚的投資風口城市和“新時代校友經濟”的典范城市。力爭2017—2019年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總額達到2.5萬億元,成為集聚資金與先進生產要素的洼地。力爭每年引進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20名外籍外地院士、20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招才局)
(三)脫貧攻堅工程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精準施策,大力推進“三鄉工程”(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2018年,全面完成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達到“九有”標準并脫貧出列的工作目標。2019—2020年,做到扶持政策不變,投入力度不減,對口幫扶單位不撤。(責任單位:市農委〈市扶貧攻堅辦〉、市民政局、市國土規劃局、市環保局、市衛生計生委、市園林和林業局、市旅游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教育局,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各新城區人民政府)
(四)生態環境保護工程
1.推進共抓長江大保護。以“四水共治”為突破口,持續開展建設安瀾、清潔、綠色、美麗、文明長江“五大保護行動”。強力推進工業污染防治,開展涉水工業污染源“大排查、大整治、大監督”,強化重點企業污染防治,依法關停、搬遷嚴重污染水環境的企業。嚴格執行沿江產業準入制度,開展河道岸線綜合整治,嚴禁在長江、漢江武漢段干流岸線1公里內新建重化工及造紙行業項目,嚴控在長江沿岸地區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項目。防治農村污染,實施化肥減量工程,加快土壤地力提升,長江沿岸農業生產含磷化肥使用量逐年遞減。(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環保局、市國土規劃局、市水務局、市農委,各相關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管委會〉)
全面推進全市工業園區環?;A設施一體化;加大工業園區環?;A設施建設投入,加強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站等環?;A設施建設。(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規劃局,各相關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管委會〉)
2.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建設,建立健全分類標準和考核評價體系,全面有序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85%,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8%,無害化處理率保持在100%,基本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責任單位:市城管委,各相關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風景區管委會〉)
3.推進府河生態綠楔示范工程建設。完成包括機場二通道16公里可視范圍生態和綠化景觀提升,東西湖柏泉花世界、府河南岸生態復綠以及血防、治污、村灣整治等建設任務。(責任單位:市園林和林業局、市水務局、市衛生計生委、市環保局,江岸區、黃陂區、東西湖區人民政府)
(五)水利設施補強工程
1.加強長江主要支流治理。對舉水河新洲段柳子港到新洲與麻城交界處進行綜合整治,使治理河段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2017—2019年,計劃投資4338萬元,加固堤防12.27公里,整險加固涵閘9座。(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新洲區人民政府)
2.提升易澇地區外排能力。推進泵站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排澇體系,解決我市易澇地區外排能力不足問題。2017—2019年,計劃投資73212.3萬元,新建金口二站、童家湖泵站、武湖泵站(黃陂武湖二站、新洲武湖三站)等3座泵站,新增外排能力256立方米/秒。(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相關區人民政府)
3.加大城市排水防澇投入。實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程、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推進雨污分流管網建設,2017—2019年開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60公里。到2020年,全市20%的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責任單位:市城鄉建設委、市水務局)
4.完成小型病險庫除險加固工作。2017—2018年,計劃投資16734萬元,對納入省級規劃的77座小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解決小型病險水庫防洪標準低、壩體結構穩定性差、泄洪能力不足等問題,消除小型病險水庫安全隱患。(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相關區人民政府)
5.推進斧頭湖流域江夏部分湖堤加固工作。2017—2019年,計劃投資5117萬元,加固湖堤10.51公里,改造穿堤建筑物12座,重建魯湖閘。解決斧頭湖流域江夏區部分存在的堤防標準低、防洪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江夏區人民政府)
(六)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
加強農村土地整治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到2020年,計劃累計投資34.32億元,建成195.36萬畝高標準農田,其中:新建84.96萬畝、補建110.40萬畝。(責任單位:各新城區人民政府,市農委、市國土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水務局)
(七)鄉鎮污水治理工程
全面推進全市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到2018年10月底之前,全市72個涉農街道(鄉、鎮)生活污水設施項目全面建成投用。到2019年,實現全市農村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形成設施完善、管網配套、在線監測、運行穩定的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體系。(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建設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規劃局、市水務局、市農委,各相關區人民政府)
(八)樞紐城市示范工程
積極推動規劃建設武漢至杭州高鐵,爭取沿江高鐵、武漢至福州、武漢至青島、武漢至貴陽高鐵納入國家相關規劃,2019年開工建設武西客專武漢直通線項目(含新漢陽站)。加快武漢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全面完成武漢天河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展機場四期和第三跑道規劃研究。加快通用航空發展,全面建成漢南、蔡甸等通用機場。建成三陽路過江通道和楊泗港長江大橋等2座過江通道。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啟動第四輪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項目,力爭每年開工2條線路。建成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有軌電車T1.T2示范線一期、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委、市城鄉建設委、武漢新港管委會,武漢地鐵集團、武漢城投集團,各相關區人民政府)
(九)航運能力提升工程
優化港口功能布局,提升武漢港現代化水平,重點建設陽邏、林四房等港區,逐步實現主要港區由分散型向集約型、混合型向專業型的轉變。2017—2019年計劃投資44億元,開展漢江蔡甸漢陽閘至南岸嘴航道整治工程、武漢船舶交易服務中心(一期)等項目建設,新增港口通過能力1095萬噸,新增二級航道33公里。加快實施長江中游“645”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實現枯水期萬噸輪從沿海直達武漢。(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委)
(十)普通公路及安防工程
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快普通公路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和危險路段整治。2017—2019年,計劃投資4.43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000公里,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14公里。(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委,各新城區人民政府)
(十一)能源設施強化工程
1.推進武漢農村電網改造升級。2017—2019年,計劃投資約30億元,加強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安全設施建設,全面消除“低電壓”,全面提升農村電網現代化水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武漢供電公司)
2.加快推進“一特兩超”項目建設。推進特高壓、超高壓電網建設,連通國家“西電東送、北電南送”通道,提高承接外部電力的能力,優化我市能源結構、穩定能源供給。2017—2019年逐年開工建設一個項目,并在“十三五”期間建成投運2—3個項目。(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武漢供電公司)
3.加快天然氣管網及儲氣庫項目建設。2017—2019年,計劃投資25.6億元,新建天然氣高壓管道62公里、中壓干管150公里。大力推進1億立方米(氣態)大型液化天然氣儲氣庫項目建設。積極促進天然氣市場發展和分布式能源項目建設,引導和支持我市工業企業使用天然氣,在各區規劃建設總裝機容量約為15萬千瓦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持續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十二)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1.加大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投入。2017—2019年,計劃投資46.53億元,啟動106所中小學校新、改、擴建工程,總辦學規模達到2701個班,提供入學學位12.2萬個。計劃投資7.85億元,新改擴建100所公益普惠性幼兒園,總辦園規模達到778個班,提供入園學位2.3萬個,緩解局部地區學齡人口“入學難”、學齡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矛盾。(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
2.推進中等職業教育提升工程。2017—2019年,重點建設30所左右市級優質特色中等職業學校,積極爭創省級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推動職業學校提高實訓設備配備水平。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職業教育。(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
3.加大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投入。加強新城區區級醫院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2017—2019年計劃投資20億元,重點推進新洲區人民醫院、江夏區中醫院等區級醫院建設。加大投入,盡快啟動武漢兒童醫院婦幼綜合大樓等項目建設,推進武漢血液中心江南業務樓、市醫療救治中心烈性病房樓及艾滋病病房樓建設。(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相關區人民政府)
4.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發展。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開設醫療服務機構,鼓勵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為養老機構老年人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為老年人提供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到2020年,全市社區和居家老年人擁有簽約家庭醫生。鼓勵社會力量針對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舉辦醫養結合機構以及老年康復、老年護理等專業醫療機構。(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
5.加強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推進農村社區老年人互助式養老服務設施、具有日托或者全托功能的“農村幸福院”建設。到2019年,全市5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養老服務站點;在鄉鎮或者有村委會建制的街道,試點建設1—2所“農村幸福院”。積極推進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建設,到2019年,在50%的社區按照每百戶不少于20平方米(或者不低于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面積40%)的標準,建成一所具備基本生活照料、衛生保健服務和精神慰藉功能的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在中心城區每個街道建成1—2家“示范性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平均每個街道建成1—3所社區養老院,每個社區平均擁有40—50張養老床位。市、區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要將50%以上的資金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相關區人民政府)
6.加強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推進盤龍遺址博物館、武漢自然歷史博物館、琴臺美術館等重點場館建設;主動承接全國性、國際性文藝研討展演等活動,提升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琴臺音樂節、武漢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等節會活動的品牌影響力;建設“十五分鐘文化服務圈”。以籌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為契機,推進我市體育設施建設,加快新建和維修改造武漢商學院體育場館、蔡甸區國防野戰園射擊場館等31個體育場館設施,對中心城區現有體育場館進行提檔升級。(責任單位:市文化局、市體育局)
7.強化消防安全能力建設。按照武漢三鎮地域特點,加快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建設;組建水域、化工、高層地下專業救援力量;建設消防訓練基地;推進智慧消防建設,構建以消防部隊為主體、多方應急救援隊伍相聯動的綜合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形成大數據條件下的城市火災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新格局,提升城市各類災害事故處置綜合實戰訓練能力。(責任單位:市消防局,各相關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風景區管委會〉)
三、組織實施
(一)各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風景區管委會)是本區工作任務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履行職責,建立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制訂具體工作方案,將各項工作任務進一步項目化、工程化、資金化,并抓緊組織實施。要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引導各類資本參與補短板工程建設。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投融資體制,加快補短板項目前期工作和審批核準進度。
(二)市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十三五”專項規劃,抓緊研究制訂各領域補短板實施方案,完善項目儲備庫和建設庫,形成滾動實施、梯次推進的工作格局。要密切銜接中央、省補短板各項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委、省直相關部門政策指導和支持。要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補短板各項任務有序推進。
(三)市經濟體制改革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有關部門建立跟蹤督導機制,定期對各項工程推進實施情況開展督促檢查,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嚴肅問責。
附件:武政辦[2018]7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武漢市精準發力補短板十二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