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推進“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湖北省推進“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17年5月18日
湖北省推進“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實施方案
運用“互聯網+”思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下簡稱“互聯網+放管服”改革)被確定為省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7年度重大改革項目之一。為加快推進“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項目實施,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省領導領銜推進重大改革項目的有關要求,以“互聯網+”思維引領“放管服”改革,按照網上集中辦理、服務便民利企、數據開放共享的總體思路,加快建立“一網覆蓋、一次辦好”的“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體系,確保2017年底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一張網”基本建成,省級部門及試點地方的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基本實現,真正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搭建“一網覆蓋、線上運行”的平臺架構,逐步建立覆蓋全省行政審批服務、“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中介服務管理等業務的“放管服”改革運行網。
——完善“一套標準、一窗受理”的工作機制,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全面梳理規范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優化業務辦理流程,逐步實現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一口受理、網上辦理。
——建立“一體流轉、一庫共享”的技術保障,構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電子證照庫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進網上辦事系統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促進各層級、各部門的政務信息資源深度融合、開放共享。
二、主要措施
(一)制定“一張網”建設的總體架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國辦函〔2016〕108號)要求,統一全省“一張網”建設的組織架構、建設方式和技術標準。依托楚天云、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省級節點平臺和省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立集面向公眾的政務服務平臺和面向政府內部業務辦理的行政權力運行系統于一體的政務服務網,逐步形成實體政務大廳、網上辦事大廳、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相統一的政務服務新模式。(牽頭單位:省編辦、省政府辦公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二)建設“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開發建設全省統一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推進“一單兩庫一表一細則”在線應用。加強與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湖北)對接,促進信用信息的歸集、披露、應用及信用主體權益保護等,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供平臺支撐。(牽頭單位: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局;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三)推廣應用中介服務管理平臺。積極完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管理平臺的功能,建立市(州)、縣(市、區)中介服務事項通用清單,推進中介服務事項在線應用,加強全過程監督管理,打造服務全省項目業主和中介機構的“網上超市”,規范中介服務行為,降低交易成本。(牽頭單位:省編辦;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四)統一編制事項標準。按照全國《行政許可標準化指引(2016版)》的要求,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推動各地各部門全面梳理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按事項逐項編制完善服務指南和審查細則。結合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全面清理精簡各類證照,簡化優化網上辦理流程。(牽頭單位:省編辦、省政府辦公廳、省質監局;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五)推動事項網上辦理。加快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標準的線上線下融合運用,逐步實現在線申請、在線受理、在線審批。探索網上辦事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的“掌上辦事”服務功能,將業務辦理端口前移,提高一次辦好率。(牽頭單位:省編辦、省政府辦公廳、省質監局;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六)探索設置綜合服務窗口。穩步有序推進實體辦事大廳轉型升級,支持條件成熟的地方探索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窗口。綜合服務窗口實行“一次告知、一口受理、一次發證”,真正做到一個窗口辦事、一站式辦結,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牽頭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編辦;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七)推進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依托各級政府門戶網站作為統一的服務入口,拓展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將網上辦事的前端和出口全部整合到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逐步變多網受理為一網受理。已建有政務服務平臺的市(州)、縣(市、區),應按照全省統一標準對現有平臺進行改造完善,實現與省級平臺的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并逐步推動向統一平臺整合遷移;尚未建設政務服務平臺或現有平臺改造難度較大的市(州)、縣(市、區),不再新建,統一使用省級平臺。(牽頭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八)推進業務辦理系統融合貫通。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審批服務模式,依托省行政權力運行系統,加強各級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與政府部門電子政務外網以及專網的融合對接,加快建立后臺分類流轉應用體系,將入口的申辦事項通過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時交換到各部門業務辦理系統,并將辦理過程及結果同步發送至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牽頭單位:省編辦、省政府辦公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九)建立一網覆蓋的技術支撐系統。以居民身份證號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分別作為自然人和法人辦事的唯一標識,構建網上辦事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實現公民、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辦事一次認證、無縫切換、多點服務。加快各地各部門的證照、檔案電子化進程,在全省人口、法人等基礎信息資源庫基礎上,梳理、編制自然人和法人證照目錄,建設全省統一的電子證照、電子檔案庫。通過居民身份證號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進行關聯,推動部門業務辦理與電子證照系統對接,實現辦事相關證明材料一次采集、統一存儲、共享共用、便于核查。(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工商局、省民政廳、省編辦、省保密局、省檔案局;責任單位:省政府有關部門)
(十)加快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建設。研究制定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指南,健全政務信息交換、使用、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推進電子證照、電子檔案、電子簽章應用,完善部門間互通互認機制。建立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整合、打通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與各部門審批系統、電子證照系統、統一身份認證平臺、行政權力運行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中介服務管理平臺、政府法制監督平臺等數據對接,實現各系統、各層級、各部門政務服務數據互聯互通。積極探索政務信息資源數據與互聯網社會化服務平臺合作,提升政府信息資源的社會化利用深度和廣度。(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辦公廳、省編辦、省經信委、省政府法制辦、省保密局、省檔案局、省通信管理局、省網信辦;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三、實施步驟
(一)動員準備階段(2017年3月至4月)。成立省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專題組,明確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細化任務分工。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啟動“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項目推進工作。
(二)分步實施階段(2017年5月至9月)。印發全面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的通知,指導督促各地各部門完成服務指南和審查細則的編寫工作。推進省級部門和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門等試點地方規范梳理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優化業務流程和網上辦理。制定全省“一張網”建設的組織架構、建設方式和技術標準,拓展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并上線運行。啟動全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電子證照庫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省行政權力運行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中介服務管理平臺、政府法制監督平臺在省政府部門和試點地方應用。
(三)全面推廣階段(2017年10月至11月)。召開“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項目推進會,全面部署市(州)、縣(市、區)“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加快推進省行政權力運行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中介服務管理平臺、政府法制監督平臺在市(州)、縣(市、區)全面應用?;窘ǔ筛采w省、市、縣三級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門戶,基本實現省級部門和試點地方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
(四)總結評估階段(2017年12月)。加強“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項目督查,將“一網覆蓋、一次辦好”作為省級部門和試點地方考核內容,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全面完成2017年“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各項目標任務,各牽頭單位報送專項工作總結。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專題組及時匯總總體情況和工作成果報送省委、省政府。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領導,統籌謀劃。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其列入重要改革日程,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制定具體落實方案,明確工作路線圖、時間表,確保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二)明確分工,協調推進。按照“全省一盤棋”的要求,由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專題組統籌協調,各牽頭單位要會同責任單位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落實責任分工,保障改革任務順利推進。省編辦負責專題組日常工作,會同其他成員單位組織實施,協調推進各項任務。
(三)嚴格督辦,確保落實。將“互聯網+放管服”改革納入省政府重點督查事項,按照時間節點和量化考核標準,對工作進展和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辦,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進行問責,推動各地各部門按時保質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