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等十八個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交運發〔2016〕232號)精神,進一步加快全省多式聯運發展,構建高效順暢的多式聯運體系,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明確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整合資源、協同聯動,統籌謀劃、精準施策的原則,著力破除制約我省多式聯運發展的區域藩籬、制度障礙,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跨方式、跨部門、跨區域協同協作,加快構建便捷、安全、集約、高效、綠色的多式聯運體系。
(二)主要目標。2020年底前,全省鐵水聯運貨運量比“十二五”期末增長1.5倍,打造湖北至我國中西部、歐洲、東盟等地6條以上多式聯運線路,建成武漢陽邏港、黃石新港、白洋港等8個以上國家多式聯運樞紐,發展1個以上多式聯運裝備制造基地,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多式聯運龍頭企業。到2025年,爭取將我省建成引領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發展、服務全國、輻射歐亞、對接國際的國家內陸地區多式聯運中心和國家多式聯運創新示范區。
二、突出工作重點
(一)加快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鐵路、公路與港口、貨運樞紐、物流園區的銜接,重點推進武漢新港江北鐵路、蒙華鐵路、黃石沿江鐵路、三峽翻壩運輸體系等重點項目建設。鼓勵主要港口疏港鐵路延伸建設至碼頭前沿,減少港內轉運環節。統籌全省港口功能布局和結構,推進港口一體化,重點提升武漢港貨物集聚和輻射能力。加快推進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建設,加強配套物流設施和聯運體系的規劃。新建、改造一批設施裝備先進、服務功能齊全的多式聯運專業站場。(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長江航務管理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湖北交投集團公司等)
(二)開展多式聯運試點示范工程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組織開展省內多式聯運試點示范。加快推進武漢、黃石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工程建設,大力發展鐵水聯運、江海直達、滾裝運輸,探索試點鐵路馱背運輸,拓展食品、醫藥等冷藏集裝箱多式聯運市場,發展“高鐵快遞”服務。依托航空貨運樞紐開展空陸聯運,支持發展卡車航班。鼓勵開辟和發展至武漢港、黃石港的集裝箱喂給航線,創新水上穿梭巴士等聯運模式。開辟武漢新港至國內沿海主要港口以及韓國、日本等國家的近洋集裝箱航線,創新班輪化組織模式。依托黃石棋盤洲港區、宜昌枝城港區、襄陽余家湖港區和荊州江陵港區,開展糧食、礦石、煤炭等大宗物資多式聯運試點工作。(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武漢海關、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民航湖北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等)
(三)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主體。鼓勵獲得鐵路、公路、水運、航空貨運以及無車承運、無船承運、郵政快遞業務經營資質及國際貨運代理備案的企業,從事與其主營業務相關的多式聯運經營活動,或聯合其他具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開展多式聯運經營活動。組建多式聯運企業聯盟,促進多式聯運協作與集群化發展。推進鐵路、公路、水運骨干運輸企業整合核心資源,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參股、兼并、聯合等多種形式組建大型多式聯運企業。引進國內、國際大型物流企業,打造長江中游地區多式聯運企業總部基地和“雙創”發展孵化平臺。(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省郵政管理局等)
(四)提升設施裝備技術水平。大力推廣應用集裝箱、廂式半掛車等標準化運載單元和貨運車輛,提高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轉換效率。先行先試公鐵適用的內陸集裝箱,鼓勵推廣使用標準托盤。引導和鼓勵各類物流臺車、集裝袋、物流箱等集裝化裝卸機具以及大型轉運吊裝設備、非吊裝式換裝設備在港口和站場的應用。支持企業研發應用鐵路馱背運輸平車、集裝箱懸掛式軌道運輸系統及可交換箱體、公鐵兩用掛車等新型多式聯運裝備,引導企業申報國家、行業標準。鼓勵企業建立智能轉運系統,提高換裝轉運水平。鼓勵企業加速淘汰更新非標、老舊車船,研究推廣三峽船型和江海直達船型,大力發展LNG型節能環保船舶。(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質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等)
(五)推進信息資源互聯共享。完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海關、口岸、檢驗檢疫等信息數據,實現數據開放與互聯互通。鼓勵骨干物流企業加強信息系統建設,研發多式聯運運營管理系統,搭建多式聯運信息服務平臺,積極引導開放樞紐站場、運力調配、班線計劃等數據資源。(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武漢海關、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民航湖北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
(六)健全聯運制度規范。研究制定全省多式聯運服務規范,推進各種運輸方式在票據單證、定價計費、責任識別、服務標準等方面的統一管理。推動建立全程統一費率的多式聯運結算機制,實現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組織,鼓勵創新“一單到底”“一票結算”服務方式。支持企業推廣應用電子運單、網上結算等互聯網服務模式。(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國稅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民航湖北監管局、湖北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省郵政管理局)
(七)創新口岸通關監管模式。深化全省大通關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建立我省內陸口岸與沿海沿邊口岸便捷通關協同聯動機制。推進航空口岸開放、建設與管理。加快推動武漢陽邏港、黃石棋盤洲港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建設,推行“聯合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簡化和統一單證格式與數據標準,促進口岸通關便利化。支持企業申報各類專業口岸資質,推動具有國際多式聯運服務功能的樞紐站場與口岸查驗、檢驗檢疫區等集中布局。(責任單位:武漢海關、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民航湖北監管局、湖北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省郵政管理局等)
(八)依法加強運輸市場監管。清理和規范涉及多式聯運業務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面實行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和收費公示制度。治理公路貨運市場環境,完善公路治超長效機制,強化重型貨運車輛裝卸源頭監管和動態監控,嚴格實施《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等技術標準。深化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支持國有貨運物流企業推進以多式聯運為導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物價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等)
(九)深化多式聯運區域合作。構建省際合作機制,加快建設區域之間的聯運通道,開通區域合作聯運線路,協同推進跨區域多式聯運發展。完善國際航線設置,加快貨物轉關與中轉。支持航運企業與國際專業服務機構的合作,積極拓展國際航運服務市場。完善中歐(武漢)班列跨省域、跨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支持中歐(武漢)班列沿線中心樞紐節點建設。引導企業加強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物流服務商的溝通合作,適時開辟、加密國際貨運班列。支持多式聯運經營企業積極建設境外轉運中心、分撥中心和業務網點,延伸服務鏈條。(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武漢海關、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民航湖北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等)
三、強化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湖北省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多式聯運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經信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商務廳、省地稅局、省統計局、省質監局、省物價局、武漢海關、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長江航務管理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民航湖北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等)
(二)加強政策支持。對多式聯運企業依法給予稅費減免、土地優惠等政策支持。省級財政統籌安排交通專項資金,支持多式聯運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市(州)人民政府要安排一定財政資金用于支持跨境多式聯運班線、江海直達班線和近洋航班。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通過資源開發等形式籌集資金,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地稅局等)
(三)加強運行監測。建立全省多式聯運專項統計制度和運行監測機制,將流量、流向、貨品貨類等統計指標納入省綜合交通運輸統計體系。加強對多式聯運發展狀況的動態監測和跟蹤評估。研究制定多式聯運降本增效、節能減排等效益評估核算辦法,加強多式聯運市場運行經濟分析。(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民航湖北安監局等)
(四)加強科技攻關。組織開展重大技術裝備、關鍵技術和物聯網在集裝箱多式聯運領域集成應用等科技攻關。支持多式聯運骨干企業、大型裝備制造企業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積極申報多式聯運研發中心或重點實驗室。(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等)
(五)加強人才保障。加強多式聯運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鼓勵高等院校與大型物流企業聯合建立多式聯運相關綜合培訓和實驗基地。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強化多式聯運技術業務交流,鼓勵學習和引進多式聯運先進經驗及運作模式。(責任單位: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
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多式聯運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同聯動。省交通運輸廳要會同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加快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責任主體,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2018年1月29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