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9號)精神,鞏固我省外貿傳統優勢,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實現外貿持續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推動外貿結構調整
(一)推動國際市場結構調整。推動進出口市場結構從傳統市場為主向多元化市場全面發展轉變。深耕美、歐、日等傳統市場。加大拉美、非洲和中亞等新興市場開拓力度,選擇若干個新興市場重點開拓,逐步提高新興市場在我省外貿中的比重。(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貿促會負責。列第一位者為牽頭部門,下同)
(二)推動省內區域協調發展。發揮地區比較優勢,鼓勵關中地區重點發展高端產業、高增值環節和總部經濟,支持陜北重點發展能源高端化項目,陜南重點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形成產業鏈合理分工的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廳、省環境保護廳、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國稅局負責)
(三)推動各類外貿經營主體協調發展。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推動優勢企業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和對外投資合作。鼓勵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支持有創新能力的外向型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國稅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四)推動外貿商品結構調整。加強對重點行業出口的分類指導。在鞏固提升勞動密集型產品優勢地位的同時,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強化電力、通信設備、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裝備制造業和大型成套設備出口的綜合競爭優勢,著力擴大投資類商品出口。進一步提高節能環保、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等進口,穩定能源資源產品進口,完善戰略儲備體系。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引導境外消費回流。(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環境保護廳、省地稅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國稅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五)推動貿易方式優化。提升一般貿易出口產品附加值,發揮品牌增值效應,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創新加工貿易模式,促進西安地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向品牌、研發、分撥和結算中心等產業鏈高端延伸。穩妥推進有條件的企業承接整機、零部件、原材料配套、研發結算等的轉移,形成產業集群,構建發展新格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質監局、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六)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加強研發服務、技術轉移等科技服務業發展。穩定和拓展旅游、運輸、勞務等傳統服務業出口。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重點培育和擴大通信、金融、會計等新興服務貿易。推進省內服務市場健全制度、標準、規范和監管體系,促進專業人才和專業服務跨境流動便利化。積極發展服務外包。(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二、提升對外貿易國際競爭力
(七)加快提升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加快運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支持企業原始創新。鼓勵企業以進口、境外并購、國際招標、招才引智等方式引進先進技術,促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支持企業通過自建、合資、合作等方式設立海外研發中心。鼓勵跨國公司和境外科研機構在我省設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及在海外的推廣應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貿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八)加快培育外貿品牌。建立出口品牌統計制度,支持省內有條件的市(區)、行業和企業建立品牌推廣中心。鼓勵企業創立品牌、收購品牌。大力培育區域性、行業性品牌。加大陜西品牌海外推介力度,支持企業通過商標和專利國外注冊保護等方式開展海外維權活動。(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統計局、省知識產權局負責)
(九)不斷提高出口產品質量。積極采用國際先進質量標準,建立國際認可的產品檢測和認證體系,鼓勵企業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和質量檢驗。推動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加強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完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建立完善出口產品質量檢測公共平臺。支持出口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加強出口農產品質量提升工作。嚴厲打擊出口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省質監局、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知識產權局、西安海關負責)
(十)建立出口產品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將售后服務作為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鼓勵企業有計劃地針對不同市場、不同產品,采取與國外渠道商合作、自建等方式,建設服務保障支撐體系,完善售后服務標準,提高用戶滿意度。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發展遠程監測診斷、運營維護、技術支持等售后服務新業態。在境外建立電力、通信、工程機械等大型成套設備的售后維修服務中心和備件生產基地,帶動我省裝備和服務出口。(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負責)
(十一)加快培育新型貿易方式。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打造陜西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平臺,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支持企業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通過規范的“海外倉”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系。促進市場采購貿易發展,培育若干個內外貿結合商品市場。培育一批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加強其通關、物流、退稅、金融、保險等綜合服務能力。(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國稅局、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十二)加強區域開放載體建設。積極復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加快推進我省自由貿易園區申報工作。加強與韓國中小企業的對接合作,推動陜西韓國中小企業產業園建設。推進西安航空城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開放平臺轉型升級的新途徑,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外貿核心平臺為依托,打造我省高端制造、物流、研發、銷售、結算、維修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外事辦、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國稅局、西安市政府、寶雞市政府、咸陽市政府、榆林市政府、漢中市政府、安康市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十三)加快建設對外貿易平臺。全力辦好“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繼續辦好歐亞經濟論壇、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楊凌農業高科技成果博覽會、上合組織商品展、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等品牌展會。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綜合型、專業型和企業型基地。加強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證券、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市場,提升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加快國際營銷網絡建設,鼓勵企業在境外建設展示中心、分撥中心、批發市場、零售網點等。(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國稅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省會展中心、西安市政府、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負責)
三、全面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水平
(十四)深化貿易合作。穩定勞動密集型產品等優勢產品出口,支持我省企業與絲路沿線國家開展綠地投資、聯合投資。抓住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帶動大型成套設備及技術、標準、服務出口。順應沿線國家產業轉型升級趨勢,加快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擴大與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擴大自沿線國家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貿促會、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十五)大力拓展產業投資。推動我省優勢產業產能“走出去”,拓展發展空間。組織協調較高技術水平的輸變電、工程機械、汽車制造、建筑建材、能源礦產和高科技農業等行業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支持輕工紡織、食品加工等行業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辦廠。開展現代農業、農機及農產品流通等領域深度合作。深化能源資源合作。支持境外產業園區、科技園區等建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貿促會、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四、努力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十六)加快對外貿易與對外投資有效互動。深化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備案為主的管理模式,提高對外投資便利化水平。大力推動我省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升合作層次。著力推動機械裝備、輕工紡織等行業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加快境外產業合作,積極穩妥開展境外技術和營銷網絡等并購。深化國際能源資源開發和加工互利合作,穩步推進境外農業投資合作,帶動相關產品進出口。(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十七)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和速度,提高引進外資質量。創新利用外資管理體制,探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承接國際制造業轉移和促進省內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積極引導外資投向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鼓勵跨國公司在陜設立地區總部、采購中心、財務管理中心,促進引資與引智相結合,進一步發揮外資作為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載體的作用。(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國稅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五、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十八)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外貿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商務、海關、檢驗檢疫、工商、質監等部門協調機制,探索建立進出口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依法查處制售侵權假冒商品違法企業,建立誠信守法便利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探索建立規范外貿經營秩序新模式,完善重點行業進出口管理和競爭自律公約機制。加強外貿及產業政策的合規性審查。加強涉外商事認證和法律服務。(省商務廳、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國稅局、省貿促會、省政府法制辦、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十九)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大貿易便利化改革力度,降低貿易成本。推進大通關建設,逐步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關檢合作“三個一”,在旅檢、郵遞和快件監管等環節,全面推行關檢一機兩屏。加快區域通關、絲綢之路經濟帶檢驗檢疫一體化改革,推進通報、通檢、通放,實施出口直放、逐步實施進口直通,建立高效便捷的通關制度,推行通關作業無紙化。增強海關、檢驗檢疫口岸查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快電子口岸建設,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建立完善國際貿易供應鏈管理機制,推動實施“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省口岸辦、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國稅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二十)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建立應對貿易摩擦部門協調機制,加強貿易摩擦和貿易壁壘預警機制建設,強化貿易摩擦預警信息公共服務,積極提供法律技術咨詢和服務,指導相關行業和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質監局、省知識產權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六、完善政策體系
(二十一)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完善外貿政策協調機制,加強財稅、金融、產業、貿易等政策之間的銜接和配合。完善外貿促進政策和體系。根據安全標準、環保標準、社會責任標準等要求,依法完善商品進出口管理。加強外貿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后的監管體系建設,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優化通關、檢驗檢疫、退稅、外匯管理方式等,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發展。(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國稅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二十二)加強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密切跟蹤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方向,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加強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的互動,鼓勵優勢產業產能向外拓展發展空間。加快產業布局調整,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深化國際產業合作,提高國際競爭力。(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知識產權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二十三)完善財政政策。完善中、省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現有支持政策,豐富和改進資金支持內容和方式,加強對社會資金的引導,提升公共服務,促進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和布局,推動創新發展、品牌培育、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及國際營銷網絡、境外服務機構建設。(省財政廳、省商務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二十四)完善金融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為企業在境外提供融資支持。支持金融機構靈活運用流動資金貸款等方式。加強對效益良好企業的信貸支持。強化融資保險對外貿發展的促進和保障作用。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鼓勵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更多的直接或間接投融資產品,開發適應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的避險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幫助企業有效規避匯率風險。充分利用跨境擔保、境外放款等方式,支持企業在境外融資,鼓勵企業在境外發行債券等,降低融資成本,鼓勵大型企業積極開展跨國公司資金集中運營試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完善銀擔合作機制,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支持金融機構“走出去”,提高為實體企業服務的能力。(省金融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二十五)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對重點市場相關法律、準入政策、技術法規等收集發布。加快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在重點區域建立商務代表處,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深化商協會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其在行業信息交流、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推進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加強外貿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的外貿人才發展環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省商務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省政府研究室、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形成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合力。省商務廳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行動計劃。省級相關部門、單位要研究制訂具體工作方案,各設區市政府要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并抓好政策落實。
陜西省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22日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9號)精神,鞏固我省外貿傳統優勢,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實現外貿持續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推動外貿結構調整
(一)推動國際市場結構調整。推動進出口市場結構從傳統市場為主向多元化市場全面發展轉變。深耕美、歐、日等傳統市場。加大拉美、非洲和中亞等新興市場開拓力度,選擇若干個新興市場重點開拓,逐步提高新興市場在我省外貿中的比重。(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貿促會負責。列第一位者為牽頭部門,下同)
(二)推動省內區域協調發展。發揮地區比較優勢,鼓勵關中地區重點發展高端產業、高增值環節和總部經濟,支持陜北重點發展能源高端化項目,陜南重點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形成產業鏈合理分工的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廳、省環境保護廳、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國稅局負責)
(三)推動各類外貿經營主體協調發展。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推動優勢企業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和對外投資合作。鼓勵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支持有創新能力的外向型民營企業加快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國稅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四)推動外貿商品結構調整。加強對重點行業出口的分類指導。在鞏固提升勞動密集型產品優勢地位的同時,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強化電力、通信設備、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裝備制造業和大型成套設備出口的綜合競爭優勢,著力擴大投資類商品出口。進一步提高節能環保、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等進口,穩定能源資源產品進口,完善戰略儲備體系。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引導境外消費回流。(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環境保護廳、省地稅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國稅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五)推動貿易方式優化。提升一般貿易出口產品附加值,發揮品牌增值效應,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創新加工貿易模式,促進西安地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向品牌、研發、分撥和結算中心等產業鏈高端延伸。穩妥推進有條件的企業承接整機、零部件、原材料配套、研發結算等的轉移,形成產業集群,構建發展新格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質監局、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六)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加強研發服務、技術轉移等科技服務業發展。穩定和拓展旅游、運輸、勞務等傳統服務業出口。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重點培育和擴大通信、金融、會計等新興服務貿易。推進省內服務市場健全制度、標準、規范和監管體系,促進專業人才和專業服務跨境流動便利化。積極發展服務外包。(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二、提升對外貿易國際競爭力
(七)加快提升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加快運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支持企業原始創新。鼓勵企業以進口、境外并購、國際招標、招才引智等方式引進先進技術,促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支持企業通過自建、合資、合作等方式設立海外研發中心。鼓勵跨國公司和境外科研機構在我省設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及在海外的推廣應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貿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八)加快培育外貿品牌。建立出口品牌統計制度,支持省內有條件的市(區)、行業和企業建立品牌推廣中心。鼓勵企業創立品牌、收購品牌。大力培育區域性、行業性品牌。加大陜西品牌海外推介力度,支持企業通過商標和專利國外注冊保護等方式開展海外維權活動。(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統計局、省知識產權局負責)
(九)不斷提高出口產品質量。積極采用國際先進質量標準,建立國際認可的產品檢測和認證體系,鼓勵企業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和質量檢驗。推動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加強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完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建立完善出口產品質量檢測公共平臺。支持出口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加強出口農產品質量提升工作。嚴厲打擊出口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省質監局、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知識產權局、西安海關負責)
(十)建立出口產品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將售后服務作為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鼓勵企業有計劃地針對不同市場、不同產品,采取與國外渠道商合作、自建等方式,建設服務保障支撐體系,完善售后服務標準,提高用戶滿意度。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發展遠程監測診斷、運營維護、技術支持等售后服務新業態。在境外建立電力、通信、工程機械等大型成套設備的售后維修服務中心和備件生產基地,帶動我省裝備和服務出口。(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負責)
(十一)加快培育新型貿易方式。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打造陜西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平臺,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支持企業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通過規范的“海外倉”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系。促進市場采購貿易發展,培育若干個內外貿結合商品市場。培育一批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加強其通關、物流、退稅、金融、保險等綜合服務能力。(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國稅局、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十二)加強區域開放載體建設。積極復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加快推進我省自由貿易園區申報工作。加強與韓國中小企業的對接合作,推動陜西韓國中小企業產業園建設。推進西安航空城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開放平臺轉型升級的新途徑,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外貿核心平臺為依托,打造我省高端制造、物流、研發、銷售、結算、維修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外事辦、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國稅局、西安市政府、寶雞市政府、咸陽市政府、榆林市政府、漢中市政府、安康市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十三)加快建設對外貿易平臺。全力辦好“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繼續辦好歐亞經濟論壇、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楊凌農業高科技成果博覽會、上合組織商品展、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等品牌展會。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綜合型、專業型和企業型基地。加強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證券、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市場,提升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加快國際營銷網絡建設,鼓勵企業在境外建設展示中心、分撥中心、批發市場、零售網點等。(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國稅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省會展中心、西安市政府、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負責)
三、全面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水平
(十四)深化貿易合作。穩定勞動密集型產品等優勢產品出口,支持我省企業與絲路沿線國家開展綠地投資、聯合投資。抓住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帶動大型成套設備及技術、標準、服務出口。順應沿線國家產業轉型升級趨勢,加快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擴大與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擴大自沿線國家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貿促會、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十五)大力拓展產業投資。推動我省優勢產業產能“走出去”,拓展發展空間。組織協調較高技術水平的輸變電、工程機械、汽車制造、建筑建材、能源礦產和高科技農業等行業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支持輕工紡織、食品加工等行業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辦廠。開展現代農業、農機及農產品流通等領域深度合作。深化能源資源合作。支持境外產業園區、科技園區等建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貿促會、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四、努力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十六)加快對外貿易與對外投資有效互動。深化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備案為主的管理模式,提高對外投資便利化水平。大力推動我省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升合作層次。著力推動機械裝備、輕工紡織等行業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加快境外產業合作,積極穩妥開展境外技術和營銷網絡等并購。深化國際能源資源開發和加工互利合作,穩步推進境外農業投資合作,帶動相關產品進出口。(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十七)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和速度,提高引進外資質量。創新利用外資管理體制,探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承接國際制造業轉移和促進省內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積極引導外資投向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鼓勵跨國公司在陜設立地區總部、采購中心、財務管理中心,促進引資與引智相結合,進一步發揮外資作為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載體的作用。(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國稅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五、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十八)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外貿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商務、海關、檢驗檢疫、工商、質監等部門協調機制,探索建立進出口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依法查處制售侵權假冒商品違法企業,建立誠信守法便利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探索建立規范外貿經營秩序新模式,完善重點行業進出口管理和競爭自律公約機制。加強外貿及產業政策的合規性審查。加強涉外商事認證和法律服務。(省商務廳、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國稅局、省貿促會、省政府法制辦、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十九)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大貿易便利化改革力度,降低貿易成本。推進大通關建設,逐步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關檢合作“三個一”,在旅檢、郵遞和快件監管等環節,全面推行關檢一機兩屏。加快區域通關、絲綢之路經濟帶檢驗檢疫一體化改革,推進通報、通檢、通放,實施出口直放、逐步實施進口直通,建立高效便捷的通關制度,推行通關作業無紙化。增強海關、檢驗檢疫口岸查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快電子口岸建設,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建立完善國際貿易供應鏈管理機制,推動實施“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省口岸辦、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國稅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二十)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建立應對貿易摩擦部門協調機制,加強貿易摩擦和貿易壁壘預警機制建設,強化貿易摩擦預警信息公共服務,積極提供法律技術咨詢和服務,指導相關行業和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質監局、省知識產權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六、完善政策體系
(二十一)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完善外貿政策協調機制,加強財稅、金融、產業、貿易等政策之間的銜接和配合。完善外貿促進政策和體系。根據安全標準、環保標準、社會責任標準等要求,依法完善商品進出口管理。加強外貿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后的監管體系建設,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優化通關、檢驗檢疫、退稅、外匯管理方式等,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發展。(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金融辦、省口岸辦、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政府研究室、省國稅局、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二十二)加強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密切跟蹤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方向,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加強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的互動,鼓勵優勢產業產能向外拓展發展空間。加快產業布局調整,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深化國際產業合作,提高國際競爭力。(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知識產權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二十三)完善財政政策。完善中、省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現有支持政策,豐富和改進資金支持內容和方式,加強對社會資金的引導,提升公共服務,促進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和布局,推動創新發展、品牌培育、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及國際營銷網絡、境外服務機構建設。(省財政廳、省商務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負責)
(二十四)完善金融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為企業在境外提供融資支持。支持金融機構靈活運用流動資金貸款等方式。加強對效益良好企業的信貸支持。強化融資保險對外貿發展的促進和保障作用。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鼓勵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更多的直接或間接投融資產品,開發適應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的避險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幫助企業有效規避匯率風險。充分利用跨境擔保、境外放款等方式,支持企業在境外融資,鼓勵企業在境外發行債券等,降低融資成本,鼓勵大型企業積極開展跨國公司資金集中運營試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完善銀擔合作機制,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支持金融機構“走出去”,提高為實體企業服務的能力。(省金融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陜西分公司負責)
(二十五)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對重點市場相關法律、準入政策、技術法規等收集發布。加快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在重點區域建立商務代表處,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深化商協會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其在行業信息交流、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推進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加強外貿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的外貿人才發展環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省商務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省政府研究室、省貿促會、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形成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合力。省商務廳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行動計劃。省級相關部門、單位要研究制訂具體工作方案,各設區市政府要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并抓好政策落實。
陜西省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