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55號),加快構建我省“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最大程度利企便民,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堅持系統謀劃。在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總體框架下,加強頂層設計和集約建設,充分整合利用已有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資源,構建多級聯動的政務服務體系。
堅持問題導向。以企業和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從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出發,優化辦事流程,去除繁瑣證明,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實現政務服務工作規范化、便捷化。
堅持開放共享。有序開放政務服務數據,實現互認共享、多方利用,破解“信息孤島”。凡能通過網絡共享復用核驗的材料或信息,不得要求辦事企業、群眾和其他單位重復提供。
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規范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條件、材料、流程、時限,壓縮自由裁量空間,實現行政權力全流程透明運行,方便群眾監督。
(二)工作目標。
2017年底前,基本建成省級“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公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統一申報、統一受理、統一反饋和全流程監督,顯著提升省級政務服務能力。到2019年,建成省級統籌、部門協同、貫通市縣鄉村的多級聯動“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做到政務服務事項“應上必上、全程在線”,實現辦事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網絡化、智慧化水平。
二、建立健全政務服務體系
(一)體系構架。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由互聯網服務平臺和實體政務服務中心構成,以線上為主導,線下為輔助,線上服務以省政務服務網為總門戶,線下服務以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服務站點為主入口。通過統一建設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依托電子政務網絡和互聯網,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和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
(二)整合構建互聯網服務平臺?;ヂ摼W服務平臺由政務服務網、服務管理平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業務辦理系統四部分構成,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申請、受理、辦理、反饋和監督。升級完善省政務服務網,形成全省政務服務的總門戶,市縣級政務服務網作為省政務服務網的子網,嵌入本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實現對政務服務事項的統一管理、統一分辦、統一督查、統一反饋。依托全省政務云體系,擴能升級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與人口、法人、空間地理、電子證照、社會信用等基礎信息庫和各地各部門業務系統及數據庫的聯通。開發業務辦理系統,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受理、網上辦理。
數據交換、電子證照、身份認證等核心基礎部分由省上統一開發建設,其他部分根據各地不同情況,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采用統一建設、分級部署或分級建設、數據對接的方式實現無縫對接。省級各部門要向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開放已建業務辦理系統數據接口。
(三)整合構建實體政務服務體系。升級改造省政務大廳,建立小而精的省政務服務中心,實現省級政務服務事項一廳式受理、分辦、反饋、監督。強化市、縣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服務站點建設,理順政務服務管理體制,實現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實體服務中心,集中受理、一站辦結。依托統一的互聯網服務平臺,推動縣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受理窗口下移,凡與基層群眾聯系密切的事項均應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服務站點直接受理反饋。
(四)推進實體服務中心與政務服務網深度融合。實體服務中心與政務服務網共用網上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和業務辦理系統,作為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的線下入口,重點做好現場服務、材料核驗、結果反饋和形象展示,逐步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優化政務服務流程,簡化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送達等環節,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實行一口受理、網上運轉、并行辦理、限時辦結。大力推進在線填報、在線提交和在線審查,建立網上預審機制,開展網上驗證核對。2017年底前,實現省級非涉密行政許可事項網上受理、網上反饋。2018年起,全面推進市縣政務服務事項上網辦理。
三、規范優化政務服務
(一)規范政務服務事項管理。依托陜西省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統一發布平臺,以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為基礎,規范事項名稱、辦理條件、辦理層級、辦理時限、辦事流程,做到全省“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同一編碼”。健全清單動態管理機制,對事項新設、減少、變更要素等情況,按程序及時調整,并向社會公開,確保線上線下信息內容準確一致。明確需提交材料的名稱、依據、格式、份數、簽名簽章等要求,提供規范表格、填寫說明和示范文本,除公布的條件外,不得自行增加辦事要求。全面梳理事項互證關系和前置條件,積極推動電子證照、電子公文、電子簽章等在政務服務中的應用,堅決砍掉奇葩證明和循環證明。2017年6月底前,完成省級行政許可事項梳理,形成可推廣的實施標準。2017年底前,各市縣按標準完成梳理工作。
(二)構建多方參與的權力運行監督體系。推進政務服務陽光規范運行,建設電子監察系統,加強對辦理效能、流程優化、網上運行的監督管理,重點對辦事過程中出現的時效異常、流程異常、內容異常、裁量異常和收費異常等進行動態監督和預警。建立完善投訴處理機制、政務服務中心自律機制、主管部門監管機制、媒體監督機制和公眾評價機制,從不同角度對服務方式完備度、服務事項覆蓋度、辦事指南準確度、在線服務深度、在線服務質量等進行測評。
(三)創新政務服務模式。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3號)要求,加快推進西安市、咸陽市信息惠民試點工作。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建立大數據輔助決策的城市治理新方式,積極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提升公共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加快政務服務數據的共享,推動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鼓勵公眾、企業和社會機構依法開發利用政務服務數據,發掘數據價值。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預約查詢、證照寄送、在線支付等,更好更便捷地為公眾服務。
四、夯實基礎支撐
(一)建立健全制度標準。編制全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建立技術標準,完善互認開放機制,為政務服務大數據分析應用奠定基礎。制定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管理運行標準,在全省范圍內統一各級各類政務服務中心的名稱標識、運行模式和服務標準等。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全面建立信息公開制、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負責制、頂崗補位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二)健全電子證照和身份認證管理。建設電子證照庫,實現與各地各部門電子證照系統的對接,做到基礎證照信息的多元采集,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同步簽發,電子證照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互認共享。以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電子證照庫為基礎,推進政府部門各業務系統與互聯網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以公民身份證號碼或法人及其他組織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為唯一識別代碼,建設全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做到“單點注冊登錄、全網通行通辦”。
(三)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暢通、覆蓋城鄉、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網絡基礎設施。將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地方城鄉規劃,實現所有設區城市光纖網絡全覆蓋,推進農村地區行政村光纖通達和升級改造。提升骨干網絡容量和網間互通能力。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整合形成統一的電子政務外網,推動政務云集約化建設,為網上政務服務提供支撐和保障。
(四)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保障。按照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要求,建立安全防范、監測、通報、響應和處置機制,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開展互聯網服務平臺和政府網站信息安全測評工作,重點加強對電子證照、統一身份認證、網上支付等重要系統和關鍵環節的安全監控,消除安全漏洞,提高網絡平臺系統和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做好容災備份。建立健全保密審查制度,加大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重要數據的保護力度。
五、加強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全省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充分認識“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對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作用,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部署,明確一位負責同志具體分管,協調督促,狠抓落實。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由省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省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協調組織推進;省編辦(省審改辦)牽頭負責省級并指導全省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管理工作;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推進信息惠民試點工作,整合構建全省互聯網服務平臺;省委網信辦、省工業信息化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做好“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技術、安全和資金保障。省級各部門應用省政務服務網開展網上服務,向互聯網服務平臺開放業務辦理系統實時數據接口。各市、縣、區“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由政府辦公廳(室)負責協調組織推進。
(二)理順管理體制。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中辦發〔2011〕22號)中,關于“服務中心管理機構作為行政機構,應使用行政編制,配備少而精的工作人員”的要求,由省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負責省級政務服務中心和互聯網服務平臺運行管理,指導全省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省編辦負責指導市縣理順政務服務管理體制。市縣兩級要逐步整合行政審批、便民服務、政務公開、政府數據開放、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化建設等工作機構涉及“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工作職能,形成工作合力。全省各級政府要合理預算并充分保障“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資金,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進建設,推動日常運行維護專業化,使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政務服務。
(三)嚴格督促考核。將“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列入重點督查事項,定期通報并公開工作進展和成效。充分利用專家評議、第三方評估等結果,逐步建立績效考核制度,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不斷強化技術保障力量,確保各市(區)各部門按統一標準整合業務系統、共享服務數據,有序推進全省政務服務體系建設。
各市(區)要根據本意見,抓緊制訂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單位和進度安排,加強銜接配合,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認真抓好落實。工作方案于2017年3月底前報省政府辦公廳。
附件: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
陜西省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28日
附件
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
1、升級完善省政務服務網。(省政務公開辦牽頭,省信息中心落實,持續推進)
2、建設政務服務管理平臺,開發電子監察系統。(省政務公開辦牽頭,省信息中心落實,2017年6月完成)
3、建設政務服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省信息中心負責,2017年6月完成)
4、開發開放業務辦理系統。(通用業務辦理系統開發由省政務公開辦牽頭,省信息中心落實,2017年6月完成;各部門已建業務系統接口開放由省級各部門負責,2017年完成)
5、整合市級已有業務辦理系統和網上服務資源,與互聯網服務平臺實現對接。(各市區政府負責,2018年完成)
6、升級改造省政務大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2017年6月完成)
7、整合設立省政府政務服務管理機構。(省編辦、省政府辦公廳負責,2017年3月完成)
8、指導市、縣政府理順政務服務管理體制。(省編辦負責,2017年3月底前提出方案,各市區政府落實,2017年完成)
9、強化市縣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服務站點建設,推進縣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受理窗口下移。(各市區政府負責,持續推進)
10、規范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省編辦、省政務公開辦牽頭,省級行政許可事項梳理工作2017年6月底前完成,市縣級行政許可事項2017年完成,其他政務服務事項梳理工作持續推進)
11、推進政務服務陽光規范運行,建立監督體系。(省政務公開辦牽頭,各級政務服務管理機構落實,持續推進)
12、開放政務服務數據,為公眾、企業和社會機構開發利用提供條件。(省政務公開辦負責,持續推進)
13、制定全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持續推進)
14、制定“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標準。(省電子政務辦、省信息中心負責,2017年底前完成)
15、制定全省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管理運行標準。(省政務公開辦負責,2017年6月底前完成)
16、完善網絡基礎設施。(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持續推進)
17、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整合形成統一的電子政務外網,推動政務云集約化建設。(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負責,持續推進)
18、建設電子證照庫和身份認證系統。(省信息中心負責,2017年6月前完成)
19、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保障。(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信息中心負責,持續推進)
20、保障“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維護資金。(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