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全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為進一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著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助力全省追趕超越,現就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著力打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誠信規范的市場環境、互利共贏的開放環境、完備優質的要素環境、功能完善的設施環境、溫馨包容的社會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加快對外開發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全省營商環境和競爭力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內經濟發達地區水平。
二、基本原則
1.加快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堅持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將政府職能轉變與優化營商環境有機結合,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提高各類市場主體對我省營商環境的滿意度,構建國際化的企業生態環境,增強區域發展競爭力。
2.遵循市場規律,加強法制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對接先進理念和通行規則,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營商規則體系,創造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法治環境,保障公民和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規則公平、機會公平、權利公平。
3.圍繞關鍵環節,解決突出問題。以營商環境排名前列的國家和地區為標桿,堅持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著力在企業開辦設立、項目投資建設、企業融資信貸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形成示范效應。
三、主要任務
對標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核心評價指標,以壓縮辦理時間、降低收費標準為硬性指標,幫助企業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為激發有效投資拓空間,為公平營商創條件,為群眾辦事生活增便利。
(一)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
1.放寬市場準入。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組織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范圍。凡是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未明確禁止的,一律允許各類市場主體進入;凡是已向外資開放或承諾開放的領域,一律向民間資本開放;凡是影響民間資本公平進入和競爭的各種障礙,一律予以清除。制定社會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特許經營領域管理辦法,引導和鼓勵民營資本、各類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新型城鎮化等領域。全省各級政府要帶頭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公平、誠信、有序的市場環境,按照“非禁即入”要求,確保各類營商主體公平競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質監局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2.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動態調整工商登記前置、后置審批事項目錄。全面履行“雙告知”職責,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進一步放寬企業名稱登記條件,全面開放省市縣三級企業名稱庫。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著力解決“入市容易退市難”問題。大力培育發展中小企業,建立健全服務機制,強化創業就業政策扶持,落實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空間、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財稅政策,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雙創”示范基地為平臺,構建“互聯網+”創業網絡體系,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建立一批“創業大街”“創業園區”。(省工商局、省國資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中小企業局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3.優化投資建設管理流程。出臺《陜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規范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行為。充分發揮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作用,提升審批效率,強化協同監管。對所有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按項目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實行“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大幅縮減審批時間。建立重大項目審批全程代辦制度,各相關行政審批職能部門明確專職代辦員,實行“一站受理、全程代辦、服務到底”。(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環境保護廳、省安全監管局、省政府政務公開辦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二)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
4.規范建設項目收費。嚴格建設項目報建規費征收管理,實行“一費制”。建筑業企業除繳納依法依規設立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由建設單位交納)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省財政廳、省物價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5.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嚴格落實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對暫時經營困難但有市場競爭力的骨干企業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為經營穩定、前景良好的借款人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建立激勵與約束并重的考核評價機制,調動金融機構加快信貸投放的積極性。全面清理企業貸款審批過程中的各類附加收費和強制返存貸款、搭售理財產品、設置企業開戶最低資本金、最低存款額等違規行為。充分發揮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功能,處置民營企業不良貸款,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建設、應用好知識產權運營平臺,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省金融辦、陜西銀監局、省知識產權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6.改進和優化納稅服務。進一步簡化稅務登記程序,推進國稅、地稅信息共享和財稅庫銀橫向聯網,升級改造電子稅務局和12366納稅服務熱線系統,大力推行POS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繳稅,不斷擴大網上辦稅服務覆蓋面。及時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實行“以報代備”制度。整合國稅、地稅稅務稽查資源,推行聯合進戶稽查,避免多頭重復檢查。(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等部門按分工負責)
7.規范涉企收費管理。進一步完善涉企收費清單管理制度,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收費項目堅決清理取締。省級以上重點經濟園區實行省級行政事業“零收費”政策,其他收費不高于同類城市水平。凡收費標準有上下限設置的,原則上按下限標準收取。嚴禁供電、供熱、供氣、供水等壟斷企業向市場主體收取接入費、碰口費等。強化舉報、查處和問責機制,在推動“降成本”方面取得更多實效。(省財政廳、省物價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民政廳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8.提高生產要素保障能力。重大項目用地實行“點供”政策,由各級政府統一調控、統籌解決。配套搞好經濟園區基礎設施、生活設施建設,加強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供水、供電、供氣等要素保障。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員工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應保盡保。嚴肅查處采取不正當手段阻礙企業注冊地遷移、影響要素流動等破壞市場規則的行為。(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9.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積極推進省市縣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全覆蓋,增加注資,擴大擔保規模。支持陜西融資擔保集團發展,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注資,為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和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性融資擔保。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提高信用良好企業的抵押物折扣率。規范融資擔保收費標準,政府出資的政策性擔保公司擔保費率不得高于15%,各類政府性投融資平臺“過橋費”不得高于1%。(省金融辦、省財政廳、陜西銀監局、省金控集團等,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10.規范涉企中介服務。全面清理和公布行政審批過程中的中介行為,破除中介服務壟斷,規范中介服務收費。依法依規對中介服務及收費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凡未納入清單的中介服務事項,一律不得作為行政審批的受理條件。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制定完善中介服務規范和標準,指導監督中介服務機構規范執業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建立懲戒和淘汰機制,嚴肅查處違規收費、出具虛假證明或報告、謀取不正當利益、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中介服務機構信用體系和考核評價機制,相關信用狀況和考評結果定期向社會公示。(省審改辦、省財政廳、省物價局、省信用辦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11.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加快推進海關、檢驗檢疫等口岸管理部門監管數據聯網,全面推行直通放行、集中審單、電子監管、綠色通道等通關模式。加快地方電子口岸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進口岸“三互”大通關建設,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省口岸辦、省質監局、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按分工負責)
(三)為激發有效投資拓空間。
12.精簡行政許可項目。繼續推進行政許可目錄化管理,編制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通用目錄,做到目錄之外無審批。加強對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的動態管理,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按照能放則放原則,依法依規向市縣級人民政府、自貿試驗區、開發區等下放行政許可權限,減少行政審批層級,實現管理重心下移。(省審改辦、省政府法制辦、省商務廳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管委會按分工負責)
13.營造良好投資建設環境。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及時排查化解項目建設中的矛盾糾紛,依法嚴厲打擊借征地、拆遷、補償向投資者索要錢物、強攬工程、強行供料、強買強賣、阻撓項目進場建設等妨礙企業正常經營、侵害企業正當權益等違法犯罪行為,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省公安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14.加快推進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充分發揮陜西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推動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積極推進省市管理事項下放承接工作,全面推行和完善自貿試驗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進一步劃定政府與市場、企業、社會的權責邊界,用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釋放經濟發展潛力。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加快跨區域、跨部門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構建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線上線下、互動銜接的政務服務“一張網”。積極推動自貿試驗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海關、檢驗檢疫、認證認可、標準計量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探索開展貿易供應鏈安全與便利合作。(省自貿辦、省政府政務公開辦、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西安市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楊凌示范區管委會等按分工負責)
15.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西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的創新引領作用,圍繞“五新”戰略任務和“大西安”發展目標,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推行“行政效能革命”,圍繞“最多跑一次”建設陽光服務型政府,當好服務企業和人民群眾的“店小二”。探索建立綜合行政執法體系,構建大市場監管格局,實現“一個平臺管信用”“一份表格管檢查”“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的事中事后監管方式,努力建立與市場經濟規律和國際慣例相符合、與城市定位和“大西安”建設相適應的監管環境。(省發展改革委,西安市、咸陽市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等按分工負責)
(四)為公平營商創條件。
16.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清理整合行政執法隊伍,規范市場監管執法主體、執法證件、執法程序等。推進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從源頭上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執法缺位等問題。加強對市縣兩級行政執法的統一領導和協調,減少執法層次,下移執法重心。嚴格落實執法責任追究、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和重大執法決定合法性審查、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等制度。加快形成完備的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堅決糾正執法違法行為,確保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省編辦、省政府法制辦、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17.規范涉企執法檢查行為。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市場主體信用信息體系,依法推進事中事后監管規范化。對行政執法機關依照法律法規和職責對企業開展的例行檢查、日常巡查等日常檢查活動,均須編制行政執法檢查計劃并建立登記制度。不同行政機關對企業實施的多項監督檢查可一并完成的,由縣級以上政府組織有關行政機關實施合并或聯合檢查;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企業實施多項監督檢查的,應合并進行,減少檢查次數。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公共安全等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執法檢查活動,以及省市縣政府臨時部署的監管執法檢查活動,行政執法機關要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權限進行。(省工商局、省審改辦、省政府法制辦、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信用辦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18.強化企業經營司法保障。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和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違法犯罪,深化商業賄賂專項整治,保障項目建設和企業經營。完善糾紛多元、快速化解機制,依法做到快立、快審、快執,降低訴訟成本。依法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健全商事糾紛非訴訟解決機制,支持企業通過仲裁、調解等便捷方式解決商事糾紛。(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政府法制辦、省工商局等部門按分工負責)
19.聯合懲戒失信企業。加快推進《陜西省優化市場環境條例》立法進程,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提供法律遵循。堅持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強化行政責任制和問責制,對已出臺的政策加大落實力度,向群眾和市場主體承諾的事項堅決兌現,進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依托“信用陜西”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陜西),加快推進部門間信息實時傳遞與對接。及時將對企業的行政處罰信息向社會公示,為社會各界廣泛參與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提供服務支撐。建立健全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全面推行行業“黑名單”管理制度,讓失信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省政府法制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政府政務公開辦、省信用辦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五)為群眾辦事生活增便利。
20.持續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全面清理涉及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扯皮證明、無謂證明”,匯總形成全省保留和取消的證明事項和蓋章環節清單并實行動態管理,凡未納入清單范圍的,一律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從根本上解決困擾企業和群眾“辦證多、辦事難”等問題。(省審改辦、省政府法制辦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21.規范行政審批程序。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規范和統一行政許可審批流程、審批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時限、裁量標準等,規范模糊條款和兜底申報材料。推進政務服務中心與網上服務平臺深度融合、一體化管理,推動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受審分離,逐步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統一申報、統一受理、統一反饋、一網通辦和全流程監督。推行行政許可標準化,制定陜西省行政許可和政務服務地方標準。積極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省政府政務公開辦、省審改辦、省政府法制辦、省質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各市、縣、區政府按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主體責任。要充分認識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各方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切實強化主體意識,各地、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履行好本地、本行業改善營商環境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親自研究部署,親自組織推動,確保任務落實到位。省級相關部門、市縣兩級人民政府要按照任務分工,研究制訂實施方案并在本《意見》發布1個月內印發實施。
(二)強化工作落實。省級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從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納稅、跨境貿易7個核心評價指標入手,圍繞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率,牽頭制訂具體工作方案,于8月底前報省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研究審定后組織實施。省統計局會同省行政學院盡快研究制訂我省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指標,強化綜合衡量和定期排名,努力提升全省縣域營商環境和市場競爭力。
(三)強化督導檢查。全省各級政府要將改善營商環境工作納入重點督查范圍,制訂專項督查方案,定期對國務院和省政府作出的決策部署、出臺的改革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對重點區域、主要部門和窗口單位開展日常督查,確保改革任務有效落實。
(四)強化宣傳推介。要構建全社會共同締造營商環境的工作機制,深入發動群眾參與戰略謀劃、項目建設、效果評價,實現共謀共建、共管共享。要拓寬企業和社會意見反映渠道,通過在新聞媒體開辟宣傳專欄、舉辦專家訪談等形式,及時宣傳營商環境建設的先進典型和工作成效,形成全社會共同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附件:陜西省對標《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任務分工.pdf
陜西省人民政府
2017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