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中國(合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中國聲谷)發展規劃(2018—2025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2月21日
中國(合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基地
(中國聲谷)發展規劃(2018—2025年)
一、產業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通過輔助或替代人類勞動,能夠更有效地完成現有工作,在制造、物流、金融、交通、農業、營銷、通信、科研和教育、醫療、法律、個人服務等領域發展前景廣闊。國外Nuance、微軟、IBM、谷歌、蘋果等科技巨頭,國內以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為代表的IT企業均強力布局人工智能領域。
我省科大訊飛公司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項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的成果,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2012年8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安徽省政府簽署《關于共同推進安徽語音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確定將合肥智能語音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中國聲谷”)建設成為全國語音產業發展示范區,推動語音技術研發、語音技術推廣應用、語音產業園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2016年,“中國聲谷”產值327億元,增長44.1%,語音產品在國內主流語音市場的占有率超過70%、整體市場占有率超過50%;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達到47.43億元,增長27.3%,占全國核心產業總產值的9.6%,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
(二)面臨形勢。
各國紛紛把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美、英等國家積極引導和鼓勵人工智能領域突破關鍵技術,加大產品研發應用。國際科技巨頭不斷發力,搶占人工智能發展制高點,通過并購、集聚人才、研發核心技術,力圖掌握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打造自主人工智能生態圈。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重要部署。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并將其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堅持科技引領、系統布局、市場主導、開源開放的基本原則和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綜合國際國內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智慧經濟不僅是形勢使然,也是我省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推進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的戰略之舉。未來十年是我省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構筑競爭新高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抓住機遇,加強統籌謀劃,補上發展短板,突出“中國聲谷”建設,加快發展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在智慧經濟發展中搶先發力,著力打造智慧經濟發展的高地。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大力實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搶抓新興技術發展和應用爆發式增長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部省合作推進的機制優勢,面向市場需求,著力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態體系建設,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以集群發展為路徑,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并舉,強化開放合作和產業生態構建,將“中國聲谷”建設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的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二)基本原則。
1.系統布局、生態構建。根據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行業應用的不同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系統發展策略。統籌推進項目、基地、人才總體布局,將已有項目與新的任務有機銜接,當前急需與長遠發展梯次接續,創新能力建設、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環境營造協同發力,構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體系。
2.科技引領、要素集聚。把握世界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律和行業發展大勢,突出研發部署的前瞻性,在重點前沿領域探索布局、長期支持,力爭在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破,全面增強人工智能原始創新能力,加速構筑先發優勢,實現高端引領發展。
3.龍頭引領、引擎推動。通過實施重點扶持,采取有效措施引導資源要素向人工智能龍頭企業集聚,從政策和服務方面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強化對龍頭企業的基礎支撐和產業鏈引擎作用,圍繞“軟硬結合”加強市場開拓,積極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引導和鼓勵相關人工智能企業快速發展。
4.開放共享、軍民融合。倡導開放共享理念,促進產學研用各創新主體共創共享。遵循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促進軍民科技成果雙向轉化應用、軍民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
(三)發展目標。
1.近期目標(2018—2020年)。到2020年,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互聯網產品用戶達到12億戶,“中國聲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年均增長40%。入駐企業總數超過400家,龍頭企業科大訊飛公司營業收入達到300億元,培育2家以上20億元級企業、5家以上10億元級企業、30家以上億元級企業,孵化企業超過100家?;窘ǔ梢灾悄苷Z音及人工智能技術為引領,以行業應用和互聯網應用為特色的產業集群。
2.遠期目標(2020—2025年)。到2025年,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互聯網產品用戶達到15億戶,“中國聲谷”企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入駐企業總數超過800家,培育1家超500億元級企業、2家100億元級企業、10家10億元級企業、50家以上億元級企業,孵化企業達到500家?!爸袊暪取背蔀閲鴥韧庵放?。
三、產業空間布局
按照集聚發展的思路,優化空間布局,打造“一核兩區多園”。
“一核”:以科大訊飛公司為主的核心區。位于合肥高新區望江西路以北、永和路以西,規劃用地208畝,主要依托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拼笥嶏w公司通過戰略轉型,技術制勝、市場為王,開展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積極推進產業鏈條完善和擴展,加快形成產業集群。
“兩區”:孵化區和產業區,位于合肥高新區。充分發揮省信息產業投資控股公司等公共平臺職能,加快相關技術、項目孵化,培育中小企業和新興業態。產業區主要圍繞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重點領域發展相關產業。
“多園”:圍繞重點應用領域,布局建設多個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特色鮮明的產業園,推動關聯產業和要素集聚,形成產業鏈,重點打造互聯網與大數據產業園、智能終端產業園、汽車電子產業園、智能客服產業園、教育與文化產業園、智慧城市產業園、智能產品研發設計總部基地等,積極推動其他領域實現產業集群。
四、發展重點
(一)做大做強人工智能基礎產業。
1.智能語音。加大技術研發,擴大領先優勢。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大力支持“中國聲谷”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建設語音及語言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保持安徽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機器翻譯、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擁有較強話語權。
鼓勵語音產品量產,打造成熟語音產業。鼓勵并不斷推動智能語音領域的工程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將核心技術轉化為成熟的行業應用產品,延伸語音產業鏈,建立配套完善的語音產業鏈條。
集結企業力量,發揮集聚優勢。充分發揮“中國聲谷”的品牌號召力,大力引進智能語音及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集聚效應,帶動產業發展。加快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培育孵化平臺建設,帶動創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2.集成電路。夯實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礎。加強引導和鼓勵,聚集一批集成電路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及配套企業,為發展通用語音芯片、汽車電子控制芯片、智能家居控制芯片等夯實基礎。
加快龍頭企業培育引進。開展“中國聲谷”集成電路特色園區規劃建設,依托合肥市集成電路產業基礎,繼續加強同專業機構開展集成電路產業委托招商合作,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好、技術優勢強的集成電路產業項目和龍頭企業。培育關鍵材料、元器件、芯片制造、封裝、測試、整機和服務各個環節配套企業,服務“中國聲谷”產業基地以及全省相關產業。
3.人工智能軟件產品。開發面向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的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開發工具等關鍵基礎軟件,突破圖形處理器等核心算法,研究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智能交互、知識處理、控制決策等智能系統解決方案,培育壯大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軟件產業。
4.智能機器人。加快完善產業配套和生態。在現有的發展基礎上繼續培育及引進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搭建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基礎平臺,逐步完善智能機器人建模共享數據平臺、測試平臺、體驗展示中心、人才培訓體系等功能配套區域和服務,形成以工業機器人為支撐、服務機器人為優勢、特種機器人為特色的機器人產業體系,初步建成“中國聲谷”智能機器人創新生態圈。
5.智能終端。加快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終端產品核心技術引進和產品研發,鼓勵開發智能手表、智能首飾、智能耳機、智能眼鏡、智能翻譯器等可穿戴終端產品,提升語音交互功能,拓展產品形態和應用云服務。支持“中國聲谷”智能終端龍頭企業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加大應用推廣力度,不斷提高智能穿戴設備、語音速記本、智能鋼琴、智能語音鼠標等眾多智能語音創新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6.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突破高性能軟件建模、內容拍攝生成、增強現實與人機交互、集成環境與工具等關鍵技術,研制虛擬顯示器件、光學器件、高性能真三維顯示器、開發引擎等產品,建立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技術、產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推動重點行業融合應用。
7.智能運載工具。發展基于智能語音的自動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系統,支持與汽車生產企業合作,重點推進以語音交互技術為亮點的智能網聯汽車,做好產業鏈延伸拓展服務。發展消費類和商用類無人機、無人船,建立試驗鑒定、測試、競技等專業化服務體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二)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
1.智能制造。圍繞“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建設,加快推進智能語音交互、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應用。參與建立和發展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制造技術、標準等,推進智能制造不斷深化發展。
2.智能家居。加強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與家居建筑系統的融合應用,提升建筑設備及家居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推動面向電視、空調、冰箱等家電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產品研發和應用推廣,通過云平臺、大數據來構建家電信息平臺,推動智能家電的普及和產業化。
3.智能金融。推動以智能語音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客服、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發展。建立金融大數據系統,提升金融多媒體數據處理與理解能力,鼓勵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和股份制金融機構,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金融新業態,建立金融風險智能預警與防控系統。
4.智能商務。鼓勵智能語音搜索、跨媒體分析與推理、知識計算引擎與知識服務等新技術在商務領域應用,推廣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商務服務與決策系統。建設涵蓋地理位置、網絡媒體和城市基礎數據等跨媒體大數據平臺,支撐企業開展智能商務。
5.智能物流。重點研發和推廣以智能語音為入口的智能物流系統,加強智能化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深度感知智能倉儲系統,提升倉儲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完善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指揮系統、產品質量認證及追溯系統、智能配貨調度體系等。
(三)發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務。
圍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目標,加快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形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智能化環境,全社會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智能教育。以智能語音技術為基礎,發展采用語音技術的課堂教學、考試等智能教育產品和解決方案。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構建包含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開展智慧校園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全流程應用。
2.智能醫療。大力推動以醫囑轉錄、語音健康咨詢、語音問診為核心的移動醫療服務體系實施落地。推廣應用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準的智能醫療體系。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推進醫藥監管智能化,加強流行病智能監測和防控。加快合肥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
3.智能健康和養老。加強群體智能健康管理,大力發展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可穿戴式醫療設備,提升語音交互功能。打造智能養老服務系統平臺,通過語音交互技術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緊急救援等服務,推動健康管理實現從點狀監測向連續監測、從短流程管理向長流程管理轉變。建設智能養老社區和機構,構建安全便捷的智能化養老基礎設施體系。
(四)推進社會治理智能化。
圍繞行政管理、司法管理、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社會治理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1.智能政務。開發和應用基于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政務服務與決策平臺,推廣應用基于語音識別及語音交互系統的政務大廳智能引導系統及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加強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準預測,暢通政府與公眾的交互渠道,拓展群眾工作廣度和深度。
2.智慧法庭。重點推進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為核心的人民法院信息化產品的研發和應用,主要包括智能語音類產品、法官助手類產品、司法大數據分析類產品、電子卷宗類產品、刑事輔助辦案類產品等,建設集審判、人員、數據應用、司法公開和動態監控于一體的智慧法庭數據平臺,促進人工智能在證據收集、案例分析、法律文件閱讀與分析中的應用,實現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智能化。
3.智慧城市。利用智能語音、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建筑信息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在新型智慧城市中的廣泛應用并促進跨行業聯合創新、共同升級。構建城市智能化基礎設施,發展智能建筑,推動地下管廊等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升級;推進智能公安、智能安防和監控等公共安全平臺建設,加強視頻監控、視頻圖像識別、行為識別等技術研發,提高監控識別率。建設城市大數據平臺,構建多元異構數據融合的城市運行管理體系,研發構建社區公共服務信息系統,促進社區服務系統與居民智能家庭系統協同;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智慧城市先導性支柱產業,智慧化水平躋身全國前列。
4.智能交通。研究建立營運車輛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等人工智能技術體系。研發復雜場景下的多維交通信息綜合大數據應用平臺,實現智能化交通疏導和綜合運行協調指揮,建成覆蓋地面、軌道、低空和水上的智能交通監控、管理和服務系統。
5.智能環保。建立涵蓋大氣、水、土壤等環境領域的智能監控大數據平臺體系,建成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的智能環境監測網絡和服務平臺。研發資源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物排放智能預測模型方法和預警方案,推進環巢湖環境質量智能預警和突發環境事件智能防控體系建設。
(五)拓展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服務領域。
1.加強軍民融合發展。深入貫徹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格局。促進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軍民雙向轉化,強化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對指揮決策、軍事推演、國防裝備等的支撐。鼓勵科研力量參與國防領域重大科技創新任務,推動各類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拓展嵌入國防創新領域。引導國防科技智能化成果向民用領域轉化應用。
2.提升智能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鼓勵企業研發基于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的信息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不斷提高信息安全行業的智能化應用水平。研發基于語音識別、面部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的安全防護系統,加強人工智能技術在網絡安全防護、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領域應用。加快建設人工智能安全防護體系,構建人工智能安全監測預警機制。
五、主要任務
(一)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提升持續創新能力。
組織產學研用聯合專項攻關,重點突破類腦科學、模式識別、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生物特征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機器翻譯、自適應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研發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基礎軟件等重點產品,打造全面可持續的創新體系。
專欄1 技術領先工程 |
支持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加強核心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的研發,打造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平臺、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內一流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育平臺,加大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加強原始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及創新團隊人才引進,保持“中國聲谷”的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在國際上的持續領先地位。 |
(二)大力發展“智慧+”,拓展智慧經濟領域。
充分發揮“中國聲谷”技術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智慧經濟,加快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加快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產品的開發、生產和推廣應用,加快發展應用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家居、汽車電子等產業,推動實現智慧產業化和產業智慧化。加快發展智能醫療、智能教育、智能養老、智能社區等便捷高效的智慧民生服務,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支持一批具有核心技術能力與系統部署能力的人工智能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企業,組織推薦特色鮮明的人工智能新模式新業態示范應用企業,推廣行業應用實踐。
專欄2 應用推廣工程 |
支持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加快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廣電、通信、新聞出版、汽車、家電、智慧小區、機關辦公等領域示范推廣應用。圍繞安徽省的產業基礎,著重突破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教育行業的推廣應用。強化部省合作,拓展推廣渠道,召開智能語音產品產銷對接會,與三大運營商、家用電器、汽車等龍頭企業開展產品產銷銜接,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的銷售渠道,促進智能語音產品在全國范圍銷售應用。至2020年,“中國聲谷”實現3000萬臺(款、套)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品推廣應用目標。 |
專欄3 智慧示范工程 |
謀劃打造全國首家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示范應用項目,形成智能語音技術應用轟動示范效應。在合肥建立首個以智能導診導醫機器人、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語音電子病歷及助理等為特色的智慧醫院,建設基于語音交互、物聯網等技術的智慧養老院,打造以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無人駕駛、智慧社區為特色的中國(合肥)智慧產業小鎮,以及教育大數據業務應用孵化基地、智慧法院、智能公交、智能客服等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示范應用項目,形成智能技術應用亮點和廣告效應,擴大“中國聲谷”在全國影響力。至2020年,建成10個左右全國首家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示范應用項目。 |
專欄4 “感知聲谷”工程 |
強化社會公眾對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品體驗認知,打造“感知聲谷”智能產品體驗空間,樹立吃、居、玩、樂、行、學等智能產品應用和信息消費全國樣板。依托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中國聲谷”企業產品線上體驗營銷平臺,在人流集中的大型商場、廣場、商業街等場所建設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公共體驗中心,促進消費者體驗、互動和感知,激發消費。至2020年,在省內、省外建成50個中國聲谷智能體驗中心(館、廣場)。 |
(三)建設數據開放平臺,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建立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數據開放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整合社會各類數據平臺和數據中心資源,加快建設政府治理、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技術研發等領域大數據基礎信息數據庫,為企業應用提供數據支持,推動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
專欄5 數據開放工程 |
打造開放大數據平臺,為企業挖掘大數據潛在應用價值提供支撐,推進智能化應用開發,營造良好的創業開發環境。推進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大數據應用平臺開發,加大政府數據開放力度,加快市場管理、誠信檔案、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教育文化等數據開放共享,推動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創新應用。加快建設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語音、智能機器人、法院超腦、智能教育、智能家居等行業數據共享交易平臺建設,提供行業經驗與解決方案的共享與復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
(四)打造產業生態系統,培育領軍骨干企業。
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為核心,圍繞產業鏈,大力培育芯片、終端、軟件、應用和服務各環節企業,推動領軍企業做大做強,孵化培養大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形成完善的產業生態系統。重點抓好領軍骨干型企業培育。
專欄6 企業培育工程 |
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政府的引領作用,集中各類資源,打造企業培育平臺,促進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強化龍頭企業的基礎技術支撐和產業鏈引擎作用。搭建含產品設計、手板研發、硬件測試、營銷策劃、渠道建設等為一體的智能硬件研發營銷服務綜合體及中國聲學核心芯片部件制造基地,為園區企業提供核心芯片部件。強化要素保障,保障項目用地、用電等要素需求,加強產融結合、投貸擔保結合,支持企業融資,鼓勵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實現上市融資。發揮產業發展基金和扶持資金作用,支持園區處于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企業和項目發展壯大。至2020年,培育2家以上20億元級企業、5家以上10億元級企業、30家以上億元級企業,孵化企業超過100家。 |
專欄7 創業創新工程 |
加快創意孵化園工程建設,發揮“粒子空間”、“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平臺優勢,持續匯聚人工智能技術、產品、應用等中小微企業,推動創業創新。搭建技術創新服務綜合體,為入園及創業企業提供創新全過程服務,培育產業發展新業態。謀劃成立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創新運營管理機制,重點招引各細分技術領域國內、國際前五位的龍頭企業建立技術平臺和實驗室,搭建檢測認證、大數據服務、ODM、OEM、交易展示、金融服務等公共平臺,輔以研發補貼、平臺雙向補貼等政策。設立貼合AI產業特性的人工智能產業專項基金,主要用于對全球頂級源頭技術創新項目予以孵化投資,同時支持入園項目做大做強,并通過聯投方式進行產業重大項目并購。集中展示推介創新成果,利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美國消費電子展、德國消費電子展等國內外大型展會平臺加強宣傳推介。至2020年引進創業創新團隊300家。 |
(五)構建支撐服務體系,提升行業服務能力。
建設公共技術平臺和創新服務平臺,匯聚產業中介服務資源,構建金融服務體系,調動各方資源,形成高效運轉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支撐服務體系。加快建設、測試認證、技術交易、成果轉化和產業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國家級語音及人工智能檢測平臺,建立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在安徽本地建設國家級的語音、圖像、無人車及其它人工智能識別領域的檢測平臺。引進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咨詢等服務機構,推動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的成立和落地,形成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
專欄8 筑巢引鳳工程 |
將產業環境打造作為首要任務,著力建設世界一流產業支撐平臺。線上,依托人工智能交互平臺和互聯網+創業平臺為企業提供領先技術支持;線下,出臺各類專項政策,為園區企業在研發辦公、人才支持、創業輔導、政策咨詢、信息發布、市場推廣、數字資產、產業資源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探索與業內知名中介機構、招商顧問、科研機構等合作,簽署協議,借助其資源豐富、信息靈通、渠道快捷、針對性強、可信度高的優勢,開展委托招商。 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精準招商。著力引進行業領軍企業和項目,通過“項目合作+學術合作”等形式集聚頂級院校智能語音技術合作項目,圍繞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在集成電路、智能硬件、機器人、家居、制造等行業的應用,引入技術原創類及產業應用類、智能硬件類企業。同時,通過搭建硬件產品平臺,培育引入多家智能終端廠家,結合行業應用項目進展,補齊現有產業板塊,快速增加規上企業,持續提升基地產值。至2020年,通過招商引進國內國際龍頭企業20家。 |
(六)完善基地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
遵循城市化與產業化相互推動、城市功能與產業功能耦合發展原則,堅持產城一體的理念,加快“中國聲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實現產城融合發展。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路面、水電氣設備、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優化完善各園區與市區主要地方連接以及園區之間連接的公交、地鐵線路設置;高起點規劃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實現“三網融合”和高速無線網絡、光線網絡和WiFi的全覆蓋,建設支撐基地產業發展的數據中心。
2.健全商業商務配套。推進酒店、商場、超市、餐飲等商業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文化休閑、娛樂健身等設施的建設,加快引進相關的服務商家,滿足基地從業人員的商務和生活需要。
3.完善民生設施配套。建設專家人才公寓,為基地從業人員提供住房周轉便利;加強與相關部門對接溝通,在基地周邊建設一批幼兒園、小學、中學和醫院,滿足基地從業人員的子女入學需求和醫療健康需求;建設多級安全防范報警網絡,完善基地安防體系。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推進機制,強化組織保障。落實省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共同推進安徽語音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各項任務,深化部省合作推進機制,充分發揮部省共同推進安徽語音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做好推動產業發展、政策落實和目標考核等工作。充分發揮合肥市政府及合肥高新區的主體職能,做好“中國聲谷”規劃建設、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等各項工作。
(二)落實扶持政策,加強資金支持。貫徹落實省政府《支持“中國聲谷”建設若干政策》,統籌資金使用,加大產業發展扶持力度。組建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項目發展。搭建覆蓋銀行信貸、融資擔保、風險投資的完整投資體系,廣泛吸納各種類型的社會資本。建立涵蓋產業孵化、產業發展、產業并購、產業創新的投融資平臺。
(三)加大人才引進,強化人才培育。大力引進高端國際化人才,營造良好的人才引進環境。落實省、市有關政策,鼓勵用人單位以崗位聘用、項目聘用、任務聘用和人才租賃等靈活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大力支持和鼓勵人才團隊引進,支持“中國聲谷”雙創空間發展,多渠道、多層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支持省內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開展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人才培養。
(四)強化宣傳推廣,完善產業服務。加強“中國聲谷”品牌以及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的建設。充分借助國內外論壇、展覽、交易會、產品推介會等大型活動,加大“中國聲谷”的宣傳推廣。在國內外積極籌辦大型宣傳推介活動,積極向外界展示“中國聲谷”發展成果和重點企業及產品。舉辦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高層次學術論壇和產業峰會、新技術發布會等活動,吸引業界對“中國聲谷”語音產業的關注。加強與外部企業和機構的對接,加強與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聯盟溝通,促進行業交流合作和應用,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利環境。
(五)加快項目建設,推動集聚發展。支持“中國聲谷”加快技術創新服務綜合體和產業發展共性服務平臺等的建設,支持企業研發產品產業化項目投資建設,加快推進已簽約落戶基地的芯片制造、終端研發制造等人工智能相關重大項目早日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制定“中國聲谷”招商工作方案,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支持,注重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圍繞產業鏈,引進大項目和大企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六)加強規劃評估,強化規劃實施。建立產業動態跟蹤機制,及時評估規劃落實情況。開展規劃實施年度和中期評估工作,實時監測各項重點任務發展情況,確保規劃落地實施。加強基地產值統計工作,對照規劃目標開展考核,落實企業月報、年報制度,做到應統盡統。根據國家相關發展戰略和規劃調整,結合不同階段發展實際,動態調整產業發展進度安排,加強對產業發展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