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戰略性
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發展改革委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8月17日
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笆濉睍r期,是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必須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6〕67號)和《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粵府〔2016〕35號),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
(一)發展基礎。
“十二五”時期,我省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搶占經濟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要舉措,推動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十二五”期間,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2%;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的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從2010年的4850.59億元增加到8172.2億元,年均增速達11%,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3.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0.6%上升到27%。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廣東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連續6年位居全國第二,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從2010年的1.76%上升到2015年的2.50%;高技術制造業研發活動從業人員占比從2010年的4.92%上升到2015年的6.18%;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由2010年的7.8%提高到2015年的23.4%。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專利授權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高端新型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節能環保等領域專利授權量居全國首位。
集聚效應不斷顯現。推進15家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42家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發展形成新一代移動通信、平板顯示、高端軟件、半導體照明、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新材料等產值規模超千億元的新興產業集群,珠三角地區獲批成為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移動智能終端、基因檢測、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新興產業應用環境不斷優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基因檢測等新興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廣東信息消費規模居全國首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量占全國近七成,網購普及率、電子商務總訂單、市場交易規模和在全國電子商務交易中所占份額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基因檢測服務年均增速超50%,涌現出一批第三方基因檢測機構;軟件產業年均增速超30%,帶動數字創意產業快速發展。
(二)面臨形勢。
從國際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布局發展新興產業,加快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型信息技術不斷突破,信息經濟將更加繁榮;以精準醫學、基因組學、生物合成等為代表的生物技術加快發展,助推生物經濟時代加速到來;增材制造(3D打?。?、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技術迅速發展,推動制造業不斷升級;氣候變化和環境治理催生綠色發展大潮,新能源、高效節能、先進環保等產業發展空間日益廣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創意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從國內看,“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創新驅動體制機制將更加完善,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配置持續優化,新興消費需求加快升級,新興產業領域國際合作不斷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以及中西部等地區涌現出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形成了齊頭并進、競相發展的格局。
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十二五”時期取得長足進展的同時,仍面臨著整體創新水平不高,發展層次有待提升,高性能芯片、基因工程等關鍵核心技術競爭力不足,高端智能制造裝備以及制造業所需關鍵原材料仍需大量依賴進口等挑戰。要緊緊圍繞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進一步聚焦產業重點,提升發展質量,全面營造有利于新興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對廣東提出的“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要求,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創新驅動、改革引領、開放合作、集聚發展,著力集聚創新資源和要素、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增強自主研發能力,發展創新型企業、構建完整產業鏈條、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生態,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生物、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為加快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統籌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弘揚企業家創新精神,著力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綜合能力,加快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加速集聚引領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堅持改革引領。堅決破除制約產業發展的利益藩籬和制度障礙,著力清除舊管理方式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束縛,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強政策創新與供給,著力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
——堅持開放合作。聚焦全球科技變革最前沿和產業發展新趨勢,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和產業生態,把握“一帶一路”建設契機,深化粵港澳合作,堅持以更開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積極匯聚和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對標國際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技術和標準,加快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全球配置,全面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堅持集聚發展。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優化增量和調整存量,推動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和集群發展,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善、輻射帶動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成為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要策源地。
(三)發展目標。
——產業規模穩步提升,成為創新型經濟的主要支撐。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形成具有自主技術支撐的新興產業體系。到2020年,全省產業技術自給率達到75%,高技術制造業研發人員占比達10%,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20件。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綠色低碳等領域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不斷提高。
——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培育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2.8萬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年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達110家,超千億企業達13家。
——集聚水平不斷提高,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集聚區。力爭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規模突破3萬億元,形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3至4個萬億元級支柱產業,成為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集聚區。
三、發展重點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跨界融合、智能化發展加速和全方位產業生態競爭等新趨勢,以實施“互聯網+”行動、大數據戰略和網絡強省戰略為著力點,推進“數字廣東”建設,打造萬物互聯、綠色智能、安全可靠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成為引領廣東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
1.推進高速光纖網絡建設。全面向全光網絡跨越,加快推進城鎮地區光網覆蓋,提供每秒1000Mbps(兆比特)以上接入服務,大中城市家庭用戶實現寬帶100Mbps以上靈活選擇;多方協同推動提升農村光纖寬帶覆蓋率,引導電信運營企業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建立通信機房和光纜接入節點,確保98%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光纖通達,農村光纖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推動三網融合基礎設施建設。
2.大力發展信息網絡產業。加快發展基于新一代移動通信和支持IPv6規范的網絡設備、終端和關鍵芯片,突破以光通信為重點的下一代寬帶網絡核心技術,提升廣東新一代信息網絡設備及終端產品制造領先優勢;大力推進5G關鍵技術研發及產品應用,加快5G試驗網建設,加速5G商用進程。積極推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物聯網等新型網絡產業發展;加強空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研究、實驗及應用探索,推動各類網絡一體化發展。重點發展基于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的新型信息傳輸服務業,優化提升有線寬帶以及4G、WLAN等無線寬帶網絡服務能力;加快發展可視電話、手機視頻、移動辦公、移動商務等新型通信增值服務。
3.提升整機產品與核心基礎軟硬件競爭力。面向下一代網絡、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與應用體系,集中推進計算、存儲、網絡、終端等關鍵整機產品發展,鼓勵電子信息產業整機企業向產業鏈上游發展。圍繞移動智能終端、數字家庭、新一代智能卡、現代工業控制、信息安全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做大做強,逐步補齊集成電路產業制造、封裝環節短板;重點發展廣東優勢制造行業的工業核心軟件,以及文化、教育、金融、電子政務、醫療等領域的應用軟件。以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高性能化為目標,加快電子基礎元器件和關鍵材料的改造升級。加快推動量子點、柔性、超高清(4K及以上)、印刷、激光、3D等顯示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推動新型平板顯示、半導體照明、電力電子等領域核心裝備與關鍵材料的規?;a與應用。
4.培育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大力支持類人神經計算芯片、智能應用系統研究,重點研發類人智能、人機物融合、自然交互等關鍵技術,推動實現類人視覺、類人聽覺、類人語言和類人思維。建設支撐超大規模深度學習的新型計算集群,以及包括語音、圖像、視頻、地圖等數據的海量訓練資源庫。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并推動其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應用。積極研制高端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和服務,推動智能感知、模式識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辦公、醫療等關鍵行業的示范應用。
5.推動大數據應用與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培育和發展大數據技術及應用產業。圍繞數據感知、傳輸、存儲、安全、管理、統計、分析、挖掘等全流程,積極發展大數據有關硬件、軟件、終端、內容與服務產業,構建完善的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加快大數據與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支持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社交平臺、即時通信、搜索引擎類企業基于海量用戶行為數據資源,發展平臺與數據集成、線上與線下互動的商業服務。突破大數據采集、存儲、管理等關鍵技術,加強數據倉庫研究;加強數據挖掘和虛擬技術研究,建立大數據可視化平臺。
6.推動“互聯網+”融合發展。以推動互聯網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發展為重點,充分發揮互聯網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把廣東打造成為互聯網經濟發展示范區。組織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重點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與創業創新、先進制造、現代農業、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深度融合創新,積極培育分享經濟新模式。積極發展基于網絡化、智慧化多元產業融合的新型業態,逐步構建和完善高效便捷的寬帶互聯網絡體系,拓展網絡民生服務新模式,將廣東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基地、信息惠民示范區和網絡創新創業集聚地。
(二)生物產業。
強化生物產業創新發展技術基礎,加快基因檢測、再生醫學、分子育種、生物基材料、生物質能源等新技術轉化應用,加快產業化進程。力爭到2020年,全省生物產業產值規模突破6000億元。
1.促進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把握精準醫學發展趨勢,大力發展高通量測序、基因編輯、基因合成、細胞治療等先進技術。針對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積極發展免疫原性低、穩定性好、靶向性強、長效、生物利用度高的重組蛋白藥物和抗體藥物。大力發展治療性疫苗、重組疫苗等新型疫苗,推進部分免疫規劃疫苗的升級換代。支持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關鍵技術研發和臨床試驗。加快臨床急需的專利到期藥物仿制,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中藥新品種,推進名優中成藥二次開發,做強特色南藥,加快推進中藥標準化。加大海洋生物技術產品、創新藥物研發力度。
2.提升生物醫學工程發展水平。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符合網絡化、數字化、移動化趨勢的新興醫療設備。重點發展光子、質子、重離子等高端治療裝置,以及醫學影像設備、先進放射治療設備、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基因編輯設備、康復類醫療器械等醫學設備。針對臨床治療需求,推進增材制造(3D打?。┘夹g等新技術的應用,繼續加快組織器官修復和替代材料及植(介)入醫療器械產品創新和產業化,加速仿生醫學、再生醫學和組織工程技術發展。針對重大傳染性疾病檢測需求,加速發展體外診斷儀器、設備、試劑等新產品,推動高特異性分子診斷、生物芯片等新技術發展。
3.加快生物農業產業化發展。圍繞構建現代農業高效綠色發展新體系,力爭在生物育種、生物農藥、生物獸藥等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提升生物農業整體競爭力。開展基因編緝、分子設計、細胞誘變等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培育和推廣一批優質、高產、營養、安全、資源高效利用、適應標準化生產的農業動植物新品種。大力發展動植物病蟲害防控新技術、新產品,研制一批新型動物疫苗、生物獸藥、植物新農藥、新型復合及專用綠色高效生物肥料等產品,實現規模生產與應用。深度挖掘海洋生物資源,發展良種培育、健康養殖、水產品精深加工、遠洋漁業等,鼓勵開發綠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
4.加快生物制造規?;瘧?。加快發展微生物基因組工程、酶分子機器和細胞工程等新技術,推進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學品、新型發酵產品等在化工、醫藥、輕紡、食品、能源等領域的規?;a與滲透應用。發展新生物工具創制與應用技術體系,實現一批有機酸、化工醇等基礎化工產品的生物法生產與應用,推動生物基聚酯等生物基材料的規?;l展,提升氨基酸、維生素等大宗發酵產品發展水平。發展高效工業生物催化轉化技術體系,提升綠色生物工藝應用水平。發展生物催化合成技術,實現醫藥化工等中間體綠色化、規?;a。
5.大力培育生物服務新業態。支持轉化醫學、合同研發(CRO)、合同生產(CMO)服務,發展臨床前研究、藥物安全性評價、臨床試驗及試驗設計等專業化第三方服務。促進醫療資源共享,鼓勵發展基因檢測、基因數據解讀、液體活檢、醫學影像、中藥檢測等專業化第三方服務。完善產品檢測評價認證體系。發展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疾病康復等健康管理服務。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促進健康教育、電子健康檔案、電子處方、遠程醫療、智能穿戴、智能醫療發展。推動形成“防治養”一體化的大健康產業,鼓勵保健服務、保健產品開發并形成標準體系。
(三)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
順應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發展趨勢,統籌研發、制造、應用各環節,加快突破關鍵技術、材料和核心部件,積極推動重大裝備與系統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建設覆蓋研發設計、制造和技術服務的高端制造產業體系。力爭到2020年,全省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超1萬億元。
1.推進智能制造高端化發展。進一步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發展。加快突破工業機器人控制器、減速器等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發展高精度數控機床、工作母機、高端儀器儀表等重大設備,鼓勵建設智能化生產線、智能工廠,提升重大智能成套設備集成水平。加快研制智能型服務機器人,豐富產品類別,拓展應用領域。發展智能制造服務業新業態和智能產品,推動智能制造裝備企業開展一體化增值服務,推進完善智能制造生態體系。
2.推動通用航空產業加快發展。推進通用航空產品產業化、系列化發展,努力構建覆蓋通用航空整機以及相關配套運營的航空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公務機、直升機等通用飛機以及水上飛機、無人機、地效飛行器等特種飛行器的研發和制造。積極開發通用航空發動機,提高航空材料和基礎元器件自主制造水平,發展航空虛擬仿真系統、航空通信裝備以及機場空管導航監視設備和機場地勤設備等關聯產業,完善通用航空產業配套體系。
3.做大做強衛星應用產業。加快發展先進衛星遙感、通信、導航技術,支持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衛星導航芯片、北斗/GPS雙系統兼容芯片和多模芯片、多模接收終端系統以及導航傳感一體化核心部器件。支持發展高精度測量型天線、高性能導航基帶、高分辨率傳感器、高精度衛星定位/導航/測繪終端等產品。積極拓展北斗系統在應急、救災、氣象監測、通用航空、智能交通、能源電力、公安國防等領域的綜合應用,推動衛星及應用產業鏈不斷向上下游延伸。
4.提升軌道交通裝備自主化能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及其關鍵系統零部件,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研制可靠的軌道交通系列產品,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輕量化、系列化發展。面向大城市復雜市域交通需求,推進跨座式單軌、自動導軌快捷運輸系統等新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進一步突破列車牽引系統、制動系統等關鍵系統和零部件,推動形成軌道交通裝備完整產業鏈。研究開發磁懸浮、真空管道等超高速軌道交通技術及相關裝備。
5.積極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海上作業保障裝備及其關鍵系統和專用設備,提升海洋工程裝備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設計和制造能力。重點推進物探船、深水半潛平臺、鉆井船、浮式生產儲卸裝置、多功能海洋功能船等主力海洋工程裝備系列化研發。加快突破鉆井生產儲卸裝置、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和再氣化裝置等新型海洋工程裝備研發設計和建造技術。加強海洋工程用高性能發動機等關鍵配套系統和設備研發及產業化,提升專業化配套能力。
6.提高新材料產業支撐能力。順應新材料技術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推進新材料融入全球高端制造供應鏈,為增強先進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提升先進基礎材料制造水平。加快推動先進基礎材料工業轉型升級,圍繞基礎零部件用鋼鐵材料,高強鋁合金、高強韌鈦合金、鎂合金等有色金屬材料,高端聚烯烴、特種合成橡膠及工程塑料等化工材料,以及先進建筑材料、先進輕紡材料等,大力推進材料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重點突破材料性能及成份控制、生產加工及應用等工藝技術。
推動關鍵戰略材料規模應用。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發展需求,重點發展高性能碳纖維、芳綸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性能永磁、高效發光、高端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和新型顯示材料,可降解和可循環利用的節能環保材料,修復、維護人體各種組織和器官的生物醫用材料,以及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新型能源材料等,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穩定性,實現產業化和規模應用,努力進入全球高端制造業供應體系。
加快前沿戰略材料突破發展。把握新材料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智能技術等融合發展趨勢,積極發展石墨烯、金屬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形狀記憶合金、自修復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以及液態金屬、新型低溫超導材料等,加快在前沿領域實現突破,積極做好前沿新材料領域知識產權布局,圍繞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搶占未來新材料產業競爭制高點。
(四)綠色低碳產業。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為重點,引導綠色消費,推廣綠色產品,大幅提升新能源的應用比例,全面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產業體系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省綠色低碳產業產值規模超8000億元。
1.推動新能源產業穩步發展。加快發展先進核電、高效光電光熱、大型風電、高效儲能、分布式能源等,加速提升新能源產品經濟性,推動綠色能源發展。依托核電項目建設,重點發展大型先進壓水堆、高溫氣冷堆、快堆及后處理技術裝備,提升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重點發展大功率風電機組及關鍵零部件、風電場智能化開發與運維、海上風電場施工等領域關鍵技術與設備;加強新型高效低成本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發,大力發展太陽能集成應用技術,促進先進太陽能技術產品應用和發電成本快速下降。加快完善氫能產業布局,推進氫氣制備、儲運、加注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生物質能、海洋能發電、地熱能供熱等多種形式的新能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智能電網技術,加快研發分布式能源、儲能、智能微網等關鍵技術,大力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2.推進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性能與技術水平。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研發及產業化,鼓勵發展特種用途電動汽車、短途純電動汽車。加速電動汽車智能化技術應用創新,發展智能自動駕駛汽車。有序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與產業化。大力推進動力電池技術研發,著力突破電池成組和系統集成技術,超前布局研發下一代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業鏈。推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業聯動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加快推動高功率密度、高轉化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及裝備研發,加快推進智能交通網絡建設。
3.大力發展高效節能產業。提升高效節能裝備技術及產品應用水平,支持節能服務產業發展。鼓勵研發并推廣高效節能工業鍋爐(窯爐)、電機系統、配電變壓器等通用設備以及綠色照明、綠色建材、高效節能家電等節能設備(產品)。在示范園區等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開展節能技術系統集成試點。大力推動節能監測及能耗在線監測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應用。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特許經營等業態快速發展,推動節能服務商業模式創新,推廣節能服務整體解決方案。
4.加快先進環保產業發展。大力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快環保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推動提升主要污染物監測及防治技術裝備能力,積極推廣先進環保產品。集中突破高濃度工業廢水、揮發性有機物、土壤農藥殘留、水體及土壤重金屬污染等一批關鍵治理技術,加快形成成套裝備、核心零部件及配套材料本地化生產能力。積極發展高效生物菌劑與生物制劑、高效低耗生物工藝與裝備以及生物-物化優化組合集成系統。大力推廣應用離子交換樹脂、生物濾料及填料、高效活性炭等環保材料和環保藥劑。推動在環境監測中應用衛星和物聯網技術,提高環境監管智能化水平。發展環境修復服務,推廣合同環境服務,支持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
5.深入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按照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原則,完善資源循環利用基礎設施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冶金渣、化工渣、赤泥、磷石膏等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對工業固體廢棄物中戰略性稀貴金屬的回收利用。大力推動共伴生礦和尾礦綜合利用,提高資源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水平。提升“城市礦產”開發和低值廢棄物利用水平,重點推進研發廢棄太陽能光伏板、報廢動力電池、廢碳纖維材料、廢節能燈等新型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及無公害化處理技術。加強機械產品再制造無損檢測、綠色高效清洗、自動化表面與體積修復等技術攻關和裝備研發,發展再制造產業。鼓勵開展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支持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研發與應用,發展碳循環產業。鼓勵開展資源循環利用第三方服務。
(五)數字創意產業。
充分發揮我省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的技術優勢,發展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推動數字創意在電子商務、虛擬現實、醫療衛生、教育服務等各領域的應用,培育更多新產品新服務和多向交互融合的新型業態,形成數字創意產業無邊界滲透格局。力爭到2020年,全省數字創意產業產值規模超1萬億元,成為全國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最為活躍區域之一。
1.大力發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適應沉浸式體驗、智能互動等趨勢,加強內容和技術裝備協同創新。加快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成像、裸眼三維圖形顯示(裸眼3D)、交互娛樂引擎開發、文化資源數字化處理、互動影視等核心技術創新發展,加強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數字文化創意創作生產領域的應用。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感影院、混合現實娛樂、廣播影視融合媒體制播等配套裝備和平臺,開拓消費新領域。充分挖掘嶺南優秀文化資源,激發文化創意,適應互聯網傳播特點,創作優質、多樣、個性化的數字創意內容產品。鼓勵對藝術品、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和開發,促進優秀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
2.提升創新設計水平。積極推進設計服務與現代制造業、服務業、城鄉建設、環境生態、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協同創新。支持基于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需求的工業設計應用研究,支持基于智能制造、制造業服務化的工業設計新標準和新模式。推動創意設計專業化、社會化發展,促進工業設計與企業戰略、品牌深度融合,促進創新設計在產品設計、系統設計、工藝流程設計、商業模式和服務設計中的應用。支持建設基于互聯網的3D打印創意社區,發展開源共享設計方案,探索個人工廠、社區工廠的商業化運作。提高城鄉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和裝飾設計水平,保持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味。
3.推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數字創意在電子商務、社交網絡中的應用,發展虛擬現實購物、社交電商等營銷新模式。推動數字創意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提升學習內容創意水平,加強數字文化教育產品開發和公共信息資源深度利用。加快創建健康服務“大數據”應用系統,實現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健康管理、藥品監管和綜合管理等系統聯網和信息共享。促進數字創意在展覽展示、地理信息、公共管理、旅游以及“三農”等領域的集成應用。
(六)戰略性產業。
堅持科學規劃、前瞻布局,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創新能力,超前布局發展空天海洋、未來網絡、生命科學、核技術等戰略性產業,加快顛覆性技術創新,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把握未來產業發展主動權。
1.空天海洋領域。探索開展引力波等空間探測研究,提升深空探測、空間基礎物理、空間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加快研制遙感、視頻、高光譜、雷達等微小衛星,加快推進微小衛星空間應用。研發新一代無人機等新型航空裝備。跟蹤國際海洋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方向,在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深海礦產勘探與開發、海藻生物質能、海洋碳匯、海水綜合利用、島礁開發等領域,積極推進海洋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2.未來信息網絡領域。建設未來網絡試驗設施,解決未來網絡和信息系統發展的科學技術問題,為空間網絡、光網絡和量子網絡研究提供必要的實驗驗證條件。積極布局量子芯片、量子編程、量子軟件以及相關材料和裝置制備關鍵技術研發。加強類腦芯片、超導芯片、石墨烯存儲等新原理組件研發,推進后摩爾定律時代微電子技術開發與應用。
3.生命科學領域。實施精準醫學與干細胞重大科技專項,加快布局體細胞重編程科學技術研發,開發功能細胞獲取新技術,構建基于干細胞與再生技術的醫學新模式。依托國家基因庫等重大平臺,抓緊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編輯技術體系,推進基因編輯技術研發與應用。努力突破人工合成基因組、生物體系設計再造、人工生物調控等關鍵技術,加強合成生物技術研發與應用。
4.核技術領域。依托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積極開展中子散射多學科研究、重離子前沿科學研究、核廢料嬗變科學研究,持續推動核技術在工業、農業、醫療健康、環境保護、資源勘探、公共安全等領域應用。加快推動鉛冷快堆、釷基熔鹽堆等新核能系統試驗驗證和實驗堆建設,加快開發新一代核能裝備系統。
四、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圍繞實施珠三角地區優化發展和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兩大戰略,根據各地產業發展基礎和創新資源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因業布局、因時施策,突出戰略性、前瞻性,加快形成點面結合、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協調共享的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一)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
抓住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契機,加快要素資源集聚,支持創新資源富集的城市形成以擴散知識技術為主要特征的新興產業策源地,增強新興產業自主發展能力。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完善科技管理體制、人才流動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增強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支持建設一批國際一流的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著重發展特色學科、優勢學科,強化重點領域基礎研究,加強新興產業原始創新能力,加快突破新興產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積極推進以廣州、深圳為龍頭,珠三角地區其他7個地市為支撐的“1+1+7”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打造創新資源高度集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建設一批新興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推進企業設立高水平研發平臺,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原創性、顛覆性、支撐性、關鍵性技術開發。深化政產學研檢合作,完善合作機制,加強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打造一批政產學研檢協同創新的創業創新高地。
(二)優化新興產業區域協同發展格局。
立足廣東各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發揮比較優勢,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形成新興產業協同發展格局。依托廣州和深圳創新資源集聚、科技金融活躍、產業基礎扎實等優勢,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對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強化珠三角地區對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著力促進珠三角地區新型平板顯示、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集聚創新發展,提高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綜合競爭力,努力將珠三角地區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充分發揮珠三角地區在人才、技術、產業等方面對粵東西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在先進基礎材料、生物育種、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推進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區域新興產業功能性合作,促進珠三角城市間、珠三角經濟圈間、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間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發展。
(三)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技術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各地特色產業園區現有基礎,著力培育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不斷增強產業集群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創新要素等方面的集聚效應和領先優勢,推動形成各具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集聚區。依托珠三角地區尤其是珠江東岸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增強新一代通信、新型顯示、新型電子元器件等產業集群競爭力,培育形成物聯網、衛星導航、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集群。依托珠江西岸地區的先進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發展基礎,發展壯大智能制造、航空、軌道交通、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等產業集群。依托珠三角中心城市,培育形成基因檢測、基因工程藥物、高端疫苗、生物育種等細分領域產業集群。依托粵東西北地區傳統制造、海洋、農業等產業基礎,培育壯大金屬新材料、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等產業集群。依托工業設計和文化創意產業基礎,推動形成以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為載體,數字文化創意內容為表現形式的數字創意產業集群。
五、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速集聚知識、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營造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一)優化新興產業管理模式。
加快推進適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的制度建設,破除阻礙新興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創造寬松的制度環境。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要求,加大行政審批改革力度,進一步向各地市下放省級管理權限。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由市場選擇新興產業的技術方向,更好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主體作用。推行“互聯網+”經濟政策創新,探索在醫療健康、教育、金融、交通等領域開展“互聯網+”政策創新試點,破除傳統管理理念方式制約,逐步完善有利于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制度規則和管理機制。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政府科技管理方式從以項目管理為主向以創新治理為主轉變,改革科研項目審批制度和政府科技資金投入配置辦法,健全對新興產業基礎和共性技術研究的支持機制,深化科研機構體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和創新評價制度,完善科技人員激勵政策,建立面向市場需求、產學研緊密結合、靈活高效的科研體制,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引導社會主體實施知識產權管理國家標準,加強高價值知識產權創造和前瞻性戰略性布局,加快構建新興產業專利池,努力提升專利質量。培育發展一批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組織開展重點產業專利分析和預警,引導產業創新發展。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健全知識產權信用監管體系,積極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創新成果保護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市場交易規則和機制,建設覆蓋粵港澳、連通海內外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完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
(二)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推進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結合的新興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夯實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支撐。
強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驅動嬗變系統研究裝置和強流離子加速器裝置、國家基因庫二期、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將廣東建設成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重要集聚區。爭取國家在廣東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帶動提升民用非動力核技術、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創新能力。
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在計算與通信集成芯片、移動互聯關鍵技術與器件、云計算與大數據管理技術、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電池及動力系統、增材制造(3D打?。┘夹g、新型印刷顯示技術與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精準醫學與干細胞、無人智能技術等領域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加快突破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新興產業技術創新源。
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圍繞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探索企業主導、院校協作、多元投資、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新興產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增強新興產業集成創新、協同創新能力。加強國家和省級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大新型研發機構培育和支持力度,完善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著力補齊開放型區域產業創新體系短板。鼓勵骨干企業牽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
打造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加快推進實施省新興產業“雙創”示范基地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一批創新創業要素集聚、服務專業、布局優化的創業創新平臺,不斷激發創新創業動力和活力。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倍增計劃,依托高新區、專業鎮、大學科技園、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等創新載體,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源頭企業和企業家為目標,加快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提高孵化器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和在孵企業畢業率。
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圍繞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完善培育創新型企業的配套政策措施,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扶持發展各領域骨干企業,支持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形成規模較大、國際競爭力較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型企業集群。實施新興產業創新企業百強工程,重點培育核心技術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引領重要產業發展的創新型企業,推動形成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領軍企業。繼續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培育計劃,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創新型企業。
深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支持企業參與或主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及時將先進技術轉化為標準,促進技術創新、標準研制與產業化協調發展。組織實施標準和質量提升工程。推進省內國家級和省級新興產業領域計量測試中心、質檢中心、質量控制與技術評價公共服務平臺等公共平臺建設,推動相關公共服務平臺開放共享。成立戰略性新興產業計量科技創新聯盟。
(三)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不斷完善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加強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持力度,促進科技成果在廣東有效轉化。
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快完善科技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享機制,提高骨干團隊、主要發明人成果轉化收益比例。開展經營性領域技術入股改革試點。探索建立符合科技成果特點和轉化規律的管理新模式,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性障礙,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
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依托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圍繞新一代超高速無線局域網、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實現產業化;依托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打造20個左右特色鮮明、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優勢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鏈。
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推動落實國家關于加大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政府采購政策,試行創新產品與服務遠期約定政府購買制度。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示范應用政策,開展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建設,推進創新產品的研發和規?;瘧?。探索建立創新藥物進入醫保目錄的綠色通道。依托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等國家級試點示范工程,加快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基因檢測等領域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推進新興產業軍民深度融合。建立廣東國防科技工業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廣中心,推動軍民兩用技術互融互通和成果轉化運用,積極促進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和新能源、軍工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和空間信息技術、無人智能裝備等領域軍用技術在廣東民用領域轉移轉化。推進軍工企業與民用企業深度合作,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專精特色的民參軍企業,打造一批軍民融合示范基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國防工業良性互動。
(四)強化產業發展人才支撐。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加速集聚掌握核心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強化利益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優化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落實公安部關于支持廣東創新驅動發展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出入境政策。爭取國家給予更加開放便利的出入境政策,探索開展技術移民制度、海外人才永久居留、出入境便利服務等試點,營造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政策環境,從更大范圍引進高層次人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
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深入實施“珠江人才計劃”“海外青年引進計劃(博士后資助項目)”等,針對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發展需要,加大海外創新科研團隊和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引進力度,“靶向”彌補產業技術短板。鼓勵柔性使用海外人才,支持有條件的地市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充分發揮國(境)外人才的作用。支持廣東企業在國(境)外設立研發中心、分支機構、孵化載體,就地吸引和使用人才。
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實施“廣東特支計劃”,大力培養一批本土高層次人才。深入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在學位授權、研究生招生政策、人才和產學研合作平臺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力度。開展校企聯合培養試點,推進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舉辦二級學院,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進一步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到廣東辦學,建設一批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項目,以及若干專業化、開放式、國際化特色學院,高起點培養新興產業創新型人才。
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有序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推動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國有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大型骨干企業自主評審。鼓勵科技人員離崗創業,支持科技人員創業兼職。大力推進“揚帆計劃”,扶持粵東西北地區引進培養緊缺拔尖人才。推行人才優粵卡服務,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為高層次人才在粵工作生活提供良好配套服務。
(五)積極拓展新興產業開放合作。
實施更加積極主動、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契機,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合作新機制,拓展開放發展新路徑,打造創新發展新優勢。
深化粵港澳新興產業合作。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探索更加開放的創新政策、更加靈活的合作模式,深入推進建設粵港澳創新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承接和孵化港澳新興產業科技項目,推動粵港澳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和國際技術轉讓平臺,推進粵港科技創新走廊、深港創新圈建設,聯合港澳設立產學研創新聯盟,在生物醫藥、智能制造、高端電子信息等領域加強產業技術合作。
實施國際科技合作提升計劃。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承擔和組織國際重大科技合作項目,增強在基礎研究和重大全球性問題等新興產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鼓勵境外投資者來粵設立研發機構,引導其在粵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區域研發中心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并引導外資研發機構參與廣東科技計劃項目。依托中以合作產業園、中德金屬生態城、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廣州中烏巴頓焊接研究院、中德(中山)生物醫藥產業園、汕頭中歐區域合作試點等重大國際合作創新平臺,探索建設一批國際聯合創新中心或國際產學研創新聯盟。
實施新興產業國際合作計劃。支持本土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鼓勵企業開展參股并購、聯合研發、專利交叉許可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支持有條件的骨干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海外研發機構,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推動新興產業國際產能合作,支持廣東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領域新興產業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強重大項目合作,推動高端制造業產能輸出,帶動軌道交通、船舶、網絡通信等優勢裝備和產品輸出。
(六)完善投融資政策體系。
積極運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市場化手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創新投融資方式,多渠道增加新興產業發展投入,實現對新興產業創新過程的全覆蓋。
加大普惠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優化研發準備金、科技創新券等政策設計,推行更加普惠的產業扶持政策,強化需求側政策對新興產業發展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積極爭取國家加大對廣東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優化財政資金引導投入方式。充分發揮省科技創新基金作用,優化基金運作模式,完善向社會資本適度讓利的基金收益分配機制,吸引社會資本聯合設立一批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種子期、初創期和早中期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發揮現有裝備制造、集成電路等產業發展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
拓寬新興產業直接融資渠道。積極發展創業投資,培育多元創業投資主體,多渠道拓寬創業投資資金。推進創業板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創業板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融資的重要平臺作用。推動建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轉板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雙創孵化債券等創新品種融資。充分發揮國家和省專項建設基金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支持力度。
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新興產業企業的集合債券、集合票據等信貸產品。在珠三角地區全面開展全國專利保險試點,常態化開展專利執行保險、侵犯專利權責任保險,探索知識產權綜合責任保險、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發明專利授權保險和專利代理人執業保險等專利保險新險種。開展科技、金融、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試驗,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支持設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或組織。鼓勵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開展投貸聯動試點,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加大對新興產業領域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支持。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加快工作進度,切實抓好本規劃實施工作。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制訂鼓勵政策,加快出臺配套優惠政策措施,增強對相關企業、人才的吸引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省發展改革要牽頭建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協調機制,加強重大項目布局、產業政策制訂、財政資金安排等重要事項的統籌協調,及時研究協調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