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深化
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教育廳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9月29日
廣東省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
與發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63號)精神,深化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加強醫學人才培養,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改革目標
到2020年,全省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突破,醫學人才使用激勵機制得到完善,以“5+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3+2”(3年臨床醫學??平逃?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立。全省醫學教育的規模和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科、兒科、精神科等緊缺人才培養得到加強,公共衛生、藥學、護理、康復、醫學技術等人才培養協調發展,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升,對衛生與健康事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到2030年,建成我國南方重要的醫學教育高地,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健全,醫學人才隊伍滿足我省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需求,更好地服務健康廣東和衛生強省建設。
二、加快構建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深化院校醫學教育改革。夯實5年制臨床醫學、中醫學教育基礎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醫德培養和醫學職業素養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人文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結合,引導醫學生將預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維護群眾健康權益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統籌優化通識教育、基礎教育、專業教育,推動基礎與臨床融合、臨床與預防融合,加強面向全體醫學生的全科醫學教育,規范臨床實習管理,提升醫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探索開展基于器官/系統的整合式教學和基于問題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推進醫學教學改革,實施廣東省卓越醫生培養計劃,推進信息技術與醫學教育融合,探索虛擬現實技術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建設一批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積極推進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構建現代衛生職業教育體系,堅持工學結合,規范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健全教學標準動態更新機制,促進教育教學內容與臨床技術技能同步更新。鼓勵醫學院校創新醫學人才培養體制,醫學類專業學生在招生時就明確到各個臨床醫學院,從入學報到、職業規劃、人才培養均由臨床醫學院負責牽頭實施,落實臨床醫學院的培養責任。
深化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荚囌猩訌娕R床醫學職業素質和臨床能力考查;統籌優化臨床培養培訓內容和時間,促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機銜接;加強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科研思維和分析運用能力培養,學位論文可以是研究報告、臨床經驗總結、臨床療效評價、專業文獻循證研究、文獻綜述、針對臨床問題的實驗研究等。深化“5+3”一體化醫學人才培養,積極探索基礎寬厚、臨床綜合能力強的復合型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和支撐機制。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醫學院校建立教師發展示范中心,加強導師、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新任職教師(含臨床教師)逐步實施崗前培訓制度。鼓勵附屬醫院建立以醫學專家、教學名師為核心的教學平臺和教師團隊。鼓勵附屬醫院實行高校教師系列職稱晉升與衛生技術人員系列職稱接軌制度。制訂廣東省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帶教教師標準,由省教育廳組織高校實施帶教教師的培訓。
(三)加強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建設。制訂完善各類臨床教學基地標準和準入制度,下放臨床教學基地認定審核和復評的評審權,主管部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臨床教學基地實施動態管理。依托高校附屬醫院建設一批省級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在本??茖W生臨床實踐教學、研究生培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臨床帶教師資培訓等方面發揮示范輻射作用。高校要把附屬醫院教學建設納入學校發展整體規劃,明確附屬醫院臨床教學主體職能,將教學作為附屬醫院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高校附屬醫院要把醫學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工作,處理好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關系,健全教學組織機構,加大教學投入,結合人才培養的需求優化臨床科室設置,加強臨床學科建設,落實教育教學任務,完善教學激勵機制,鼓勵醫生投入臨床教學工作。
(四)建立完善畢業后醫學教育制度。落實并加快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健全臨床帶教激勵機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嚴格培訓過程管理和結業考核,持續加強培訓質量建設,按國家規定和部署發放全國統一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保障住院醫師培訓期間待遇,積極擴大全科、兒科等緊缺專業培訓規模。探索建立培訓招收計劃與臨床崗位需求緊密銜接的匹配機制,增補建設一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協同基地。完善培訓網絡,2020年前基本滿足行業需求和人才培養需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設,提升附屬醫院臨床教學水平,將符合條件的附屬醫院優先納入培訓基地。穩妥推進??漆t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不斷提高臨床醫師??圃\療水平,探索和完善待遇保障、質量控制、使用激勵等相關政策。探索建立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培養一批臨床醫學專業基礎扎實、防治結合的公共衛生人才。積極探索和完善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漆t師規范化培訓的人員取得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碩士和博士專業學位的辦法。調整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漆t師規范化培訓標準、年限以及考核要求等規定,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制度。
(五)健全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強化全員繼續醫學教育,健全終身教育學習體系。將繼續醫學教育合格作為醫療衛生人員崗位聘用和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據,作為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或申報評定上一級資格的重要條件。以基層為重點,以提高崗位勝任能力為核心,健全繼續醫學教育基地網絡,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和管理活動。把基層醫療衛生類、中醫藥類專業技術人員培養納入我省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高級研修項目、急需緊缺人才項目、崗位培訓項目。通過開展上述項目培訓,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知識更新水平。每年定期發布衛生、中醫衛生、中藥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專業科目學習指南,明確學習內容和方式,督促行業主管部門進一步強化責任,抓好培訓工作落實。
(六)強化醫學教育質量評估。加強新設醫學專業審核評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評估、醫學專業認證評估以及醫學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推進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第三方評估。將人才培養作為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以及院長年度和任期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將醫師和護士資格考試通過率、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通過率、專業認證結果等逐步予以公布,并作為高校和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建立預警和退出機制,對高校和承擔培訓任務的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動態管理,質量評估與專業認證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整改后不達標者取消招生(收)資格。
三、深化醫教協同,全面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七)強化醫學教育統籌管理。省教育廳、衛生計生委、中醫藥局要進一步加強我省醫學教育綜合管理和統籌協調。成立省醫學教育專家委員會,充分發揮專家智庫作用,為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支持行業學(協)會參與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劃、標準制修訂、考核評估等工作,相關公共服務逐步交由社會組織承擔。積極爭取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我省共建若干醫學院校和中醫藥院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提升共建院校辦學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務區域和全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
(八)建立健全醫學人才培養供需平衡機制。省教育廳、衛生計生委、中醫藥局要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堅持按需招生、以用定招,探索建立招生、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統籌全省衛生與健康事業各類醫學人才需求,制訂衛生與健康人才培養規劃,加強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病理、老年醫學、公共衛生、護理、助產、康復、心理健康等緊缺人才培養。制訂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的引導性專業目錄,推動醫學院校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省衛生計生委、中醫藥局要定期制定和發布人才需求規劃。省教育廳及醫學院校要根據人才需求及醫學教育資源狀況,合理確定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及結構,合理控制單點招生規模,適當增加部屬院校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
(九)促進醫學教育協調發展。堅持醫學院校分類發展,研究型醫學院校應瞄準世界生物醫學科技和醫學教育前沿,建設一批具有廣東特色、全國領先的學科和科研平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及醫學教育師資人才,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應用型醫學院校應瞄準區域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需要,培養應用型醫學衛生人才,服務好全省衛生與健康事業;中職學校逐步縮減、停止醫學類專業招生,轉向服務鄉村醫生能力提升?;洊|西北地區各有關市要加大對醫學院校的建設扶持力度,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十)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通過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轉崗培訓等多種途徑,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醫學院校探索建立全科醫學學院,構建以全科醫生崗位勝任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訂單定向醫學生教育培養政策,探索按照考生戶籍以縣為單位定向招生的辦法和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機制,將本科畢業生全部納入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飘厴I生全部納入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根據需求適度擴大培養規模。嚴格履約管理,及時落實就業崗位和薪酬待遇,推動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實行“縣招縣管鎮用”政策。對在崗基層衛生人員(含鄉村醫生)加強全科醫學、中醫學基本知識技能和適宜技術培訓。
(十一)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分類推進中醫藥教育改革,促進中醫藥院校教育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構建服務生命全周期的中醫藥學科專業體系,推進中醫藥養生保健、健康養老等人才培養。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試辦中醫藥健康服務學院,設立中醫養生、中醫康復、健康管理等專業,加大應用型中醫藥健康服務專門人才培養。完善中醫藥師承教育制度,構建完善國醫大師、名中醫藥專家、基層傳承工作室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師承導師、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落實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實施省名中醫師承項目,推進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加快推進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加大與國際組織、外國政府和地區以及高等學校之間的中醫藥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推進能夠滿足中醫藥“一帶一路”建設、中醫藥服務貿易、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等需要的中醫藥外向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開展中西醫結合教育改革,建立完善西醫學習中醫制度,鼓勵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攻讀中醫專業學位,鼓勵西醫離職學習中醫。鼓勵扶持民族地區和高等院校開辦民族醫藥相關專業,支持有條件的院校開展民族醫藥研究生教育。
(十二)深化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綜合性大學要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完善大學、醫學院(部)、附屬醫院醫學教育管理運行機制,保障醫學教育的完整性。加強對醫學教育的組織領導,在現有領導職數限額內,逐步實現配備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副校長分管醫學教育或兼任醫學院(部)院長(主任),有條件的高??筛鶕嶋H需要探索由黨委副書記兼任醫學院(部)書記。實化醫學院(部)職能,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強化對醫學教育的統籌管理,承擔醫學相關院系和附屬醫院教學、科研、人事、學生管理、教師隊伍建設、國際交流等職能。
四、完善人才使用激勵政策,提升衛生行業職業吸引力
(十三)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薪酬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合理體現醫務人員專業技術勞務價值,加快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吸引優秀人才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特別是全科、兒科、精神科、公共衛生等緊缺專業。做好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制定完善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一步深化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可自主調整基礎性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加大獎勵性績效工資占比。督促各地級以上市醫院加快完善內部考核制度,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
(十四)完善醫療衛生人才職稱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符合行業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德才兼備,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向。建立符合基層實際的醫療衛生人才職稱評價標準。開展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實行單獨評審,在基層單獨設置全科醫生專業評審,分層分類制定評審標準,創新評審方式,重點考核職業素養、臨床能力和實踐經驗,取消論文和課題的限制性規定。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艱苦邊遠地區可放寬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且有崗位空缺的,可聘用到相應等級崗位。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
(十五)創新人才使用機制。根據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和工作特點,分層分類完善臨床、公共衛生、護理、康復、醫學技術等各類專業人才準入和評價標準。創新人才使用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對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緊缺專業人才以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漆t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可由醫院采取考察的方式予以公開招聘?;鶎有l生計生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和全科等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可直接考察聘用。2017年至2019年,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全科醫生特崗,省財政按照每個崗位每年6萬元的標準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特崗全科醫生安排補助資金。
五、保障措施
(十六)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教育、衛生計生、發展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中醫藥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醫學教育宏觀管理協調機制,統籌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共同研究協商重大政策與問題。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所屬醫學院校的建設,理順醫學院校的管理體制,保障醫學院校良性運轉。醫學院校應優化校級領導分工,完善管理體制,確保有效調動附屬醫院資源用于醫學生培養。
(十七)保障經費投入。積極發揮財政投入的引導和激勵作用,調動社會、醫療衛生機構、個人出資的積極性,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續的醫學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政府投入動態調整機制。根據財力、物價變動水平、培養成本等情況適時調整醫學門類專業生均定額撥款標準及專業撥款系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補助標準,探索建立??漆t師規范化培訓補助機制,加大繼續醫學教育投入,合理確定醫學門類專業學費標準,完善對貧困家庭醫學生的資助政策。改革探索以培養質量、績效評價為導向的經費撥款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地人民政府要按照規定落實投入責任,加大投入力度。
(十八)加強監測督導。建立健全追蹤監測機制,制訂部門分工方案和追蹤監測方案,對實施進度和效果進行監測評估。省教育督導部門應加大對地市政府履行教育責任的督導力度,對各地在實施過程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經驗,要及時總結推廣。醫學院校要建立對附屬醫院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對附屬醫院的教學投入、教學規范等方面進行考核,落實附屬醫院承擔醫學生臨床教學、履行醫學人才培養的基本任務和職責,保障醫學臨床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