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礎在縣域,活力在縣域,難點也在縣域。加快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培育新動能,增強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對于堅持“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加快建設富裕美麗幸?,F代化江西、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43號)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綱要〉的通知》(贛發〔2017〕21號)精神,經省政府同意,就加快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創新型縣(市、區)和創新型鄉鎮為抓手,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整合優化縣域創新創業資源,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縣域創新創業格局,以創業帶動就業,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推動形成縣域創新創業新熱潮,促進縣域創新驅動發展。
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強創新資源共享,完善創業培育服務,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加快形成具有縣域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路徑。
——人才為先。堅持把人才作為支撐縣域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創業激勵和人才吸引政策,優化縣域人才環境,加快培育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需求導向。緊扣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科技需求,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質量和效率,集聚各類創新資源,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加快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向縣域轉移轉化,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
——差異發展。堅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結合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定位,因地制宜確定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社會轉型,推動實現縣域差異化、可持續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環境明顯改善、高質量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省市縣科技協同創新體系更加健全,縣域全社會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更加濃厚。力爭建設若干個國家級、20個左右省級創新型縣(市、區),力爭全省10%以上的鄉鎮建設成為創新型鄉鎮,為進入創新型省份奠定基礎。
——到2030年,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高質量發展能力大幅提升,創新創業活力有效釋放,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生態環境更加友好。力爭建設一批國家級、60個左右省級創新型縣(市、區),力爭全省30%以上的鄉鎮建設成為創新型鄉鎮,為躋身創新型省份先進行列提供支撐。
四、重點任務
?。ㄒ唬﹦摻▌撔滦涂h(市、區)和創新型鄉鎮。
鼓勵縣(市、區)以建設創新型縣(市、區)、創新型鄉鎮為目標,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徑和模式。加強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平臺載體和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一線科技人員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有效對接。適時開展省級創新型縣(市、區)試點工作。鼓勵各設區市以科技創新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創建一批創新型鄉鎮。
?。ǘ┘涌彀l展現代產業。
大力發展縣域首位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引導相關專項資金支持產業技術創新,支持組建科技協同創新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施一批重點配套工程,引領支撐各縣(市、區)加快形成1至2個具有特色的產業集群。著力推進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創新驅動“5511”工程,支持重大科技研發專項、重點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及骨干工程應用示范于縣域。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培育高價值專利,提升縣域產業質量、效率和競爭力。支持縣域優勢特色產業技術創新,結合實際推動發展大健康產業、休閑觀光農業、眾籌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
(三)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支持縣域加快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扶持服務,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加快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示范企業及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促進建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引導企業將知識產權管理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依托縣域優勢資源不斷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規模和實力。推動縣域內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建設完善全省網上技術交易服務平臺建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促進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創新政策在縣域進一步落地,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采取科技創新券等科技經費后補助措施。
(四)夯實創新創業人才根基。
結合國家“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實施科技入園和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工程,擇優支持科技特派員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圍繞縣域特色產業開展科技服務和創新創業,推動政、產、學、研、金、介、用緊密結合。創新完善科技特派員選派、服務、激勵、管理等機制,豐富法人科技特派員等類型。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與科研院所、高校加強合作,依托園區和龍頭企業建立科技服務工作站和試驗示范站(基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優勢,建立“??h、院縣一對一”科技合作模式,服務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工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創新創業。支持和培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發展,大力發揮優秀鄉土人才在農業實用技術方面普及、推廣作用。加強返鄉農民工等人員創業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五)著力構筑“雙創”平臺載體。
鼓勵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研發平臺,在縣域開展應用示范,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依托企業、高校、社會機構、科研院所等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增強縣域創新能力。推動縣域生產力促進中心向專業化、規范化的轉變,依托園區、高校、科技型企業等,建設一批眾創空間、創客之家、星創天地等,支持縣域創建國家級或省級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著力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和發展新動力。加快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一二三產融合。推動縣域各類園區建設提質增效,進一步發揮園區創新創業示范帶動作用。
?。┰鷮嵧七M科技精準扶貧。
實施科技精準扶貧“個十百千”工程,爭取創建1個以上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在貧困縣(市、區)建設10個左右國家級或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星創天地等,動員組織市縣科技管理部門、高校、院所、園區、企業等與貧困縣(市、區)建立100個左右科技扶貧幫扶結對,支持科技特派團通過服務農林企業、合作社對接幫扶1000個左右貧困村,精準對接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推廣和集成示范,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ㄆ撸娀裆萍及l展。
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治理、水環境保護、資源高效利用等領域核心關鍵技術轉化應用力度,強化重點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圍繞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齡化應對等人口健康重大問題,加強疾病防治技術普及推廣,加快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協同創新網絡向縣域發展,推進健康江西建設。結合地方特色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推進特色小鎮、專業小鎮、技術創新專業鎮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面向縣域全面鋪開,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步發展。
?。ò耍I造縣域創新良好生態。
狠抓各項改革舉措和政策措施的落地,加強各類創新政策的銜接配套,營造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面向縣域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和企業等,加強政策培訓解讀,建立縣域科技創新政策落實督查機制,幫助企業更好享受優惠政策。加強科學普及,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辦好一批有影響的科普類場館、網站和廣播電視科技類節目,不斷提升公民科學素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推動省市縣鄉四級聯動,建立適應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體系。建立完善省科技、財政、稅務、發改、工信、農業、林業、統計等相關職能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建立實施省科技管理部門與部分市、縣(區)政府會商工作機制。健全科技創新管理和服務體系,強化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隊伍建設,提高縣域科技管理部門管理和服務能力,加強對鄉鎮科技創新工作的指導,提高縣域科技創新工作水平。
(二)加大支持力度。
省級統籌科技專項資金,根據市、縣科研創新能力、本級財政科技支出、科技管理能力等因素進行資金分配,通過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對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給予支持。各設區市要積極支持縣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確保一定比例的科技創新項目、一定數量的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在縣域落地。加大縣域科技創新投入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大力加強科技金融服務,發揮“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科貸通”等作用,強化對縣域“雙創”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扶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三)強化監測評價考核。
貫徹實施國家創新調查制度,開展縣域創新能力監測,實現相關科技統計指標監測到縣(市、區)一級,定期監測縣域科技創新能力。開展縣域創新能力評價,制定創新能力評價指標,建立縣域創新能力評價制度和體現區域差異性的縣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研究探索將縣(市、區)創新能力主要指標納入年度市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將縣域創新能力評價結果作為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參考。
(四)做好總結宣傳。
探索各具特色的縣域創新發展模式,定期開展學習培訓和交流研討,及時總結新模式,探索新機制,發現新典型。宣傳報道縣域創新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總結創新型縣(市、區)、鄉鎮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先進單位、先進個人進行獎勵和表彰,營造加快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氛圍。
2018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