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現將《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1月4日
(發至縣人民政府)
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工作方案
目 錄
一、創建總體要求………………………………………?。?)
二、創建原則與目標……………………………………?。?)
(一)創建原則……………………………………… ?。?)
(二)創建目標……………………………………… ?。?)
三、創建任務……………………………………………?。?)
(一)完善頂層設計,優化發展布局……………… ?。?)
(二)豐富產品體系,創新發展業態……………… ?。?)
(三)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 ?。?0)
(四)構建品牌體系,加強市場營銷…………… ?。?2)
(五)優化生態教育,加強環境保護…………… ?。?4)
(六)促進共同參與,實現成果共享…………… ?。?6)
(七)加快產業融合,完善發展機制…………… ?。?8)
(八)提升科技含量,積極培養人才…………… (19)
四、創建時間安排……………………………………?。?1)
(一)2017-2018年:創建啟動階段………(21)
(二)2018-2019年:重點突破階段………(21)
(三)2019-2020年:全面提升階段………(21)
五、創建保障措施………………………………… (22)
(一)加強統籌領導……………………………… ?。?2)
(二)強化綜合監管……………………………… (22)
(三)突出試點示范……………………………… ?。?3)
(四)加大資金投入……………………………… ?。?3)
(五)加大政策扶持……………………………… ?。?4)
(六)加強監督落實……………………………… ?。?4)
附件1青海省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導則……… (26)
附件2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工作任務分解表… ?。?1)
根據國家旅游"三步走"戰略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結合《全國生態旅游發展規劃(2016-2025年)》《青海省"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和《青海省加快提升旅游業發展行動方案》相關要求,為充分發揮青海獨特生態優勢,實現建成"生態強省"和"旅游名省"的戰略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創建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為契機,將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省作為"十三五"期間全省旅游業發展的重點和推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建立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為主線,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生態旅游發展各環節,構建生態旅游產品體系,提升生態旅游服務水平,將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力爭到2020年,將青海省建設成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省。
二、創建原則與目標
(一)創建原則。
1.保護優先,綠色發展。把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作為青海省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要抓手,將保護生態旅游資源及其環境作為生態旅游開發的限制性前提,實行強度控制性開發與方式選擇性開發,建立綠色發展機制,優化旅游設施、要素、功能布局與配置,引導綠色消費。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從實際出發,立足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資源環境稟賦和比較優勢,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創建工作。注重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突出青海特色,有序推進,打造具有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產品特色、業態特色和服務特色的生態旅游示范省。
3.區域合作,產業聯動。積極推進區域之間生態旅游發展的協調合作,促進人員、技術交流,齊抓共管,整體推進。加強產業聯動,促進生態旅游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融合發展。根據生態旅游發展需要,統籌謀劃交通設施、市政設施、智慧城市、文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
4.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積極構建社會參與、人人享有的開放、共享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關心、支持、參與、監督創建行動,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的旅游環境。以發展生態旅游為平臺,開辟綠色惠民新路徑,促進城鎮美化、公共服務提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吸納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幫助貧困人口通過發展旅游脫貧致富。
5.改革發展,創新機制。適應生態旅游發展需要,推進旅游市場監管、旅游公共服務、旅游產業促進、旅游管理體制和配套制度等綜合改革。不斷創新創建考核、激勵與長效管理等機制,并把創新理念貫穿于產品建設、要素集聚、品牌推廣、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促使持續推進、不斷提升。
(二)創建目標。
到2020年,全省生態旅游產品、公共服務、法規標準、社區參與、科技與人才體系更加健全,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支撐更加有力,生態旅游相關產業鏈和企業群更加成熟。力爭建成8個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和15個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10個國家級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提升生態旅游供給品質,初步將青海省建設成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省、國家生態文明旅游先行區和國際知名的生態旅游目的地,推動"大美青海"品牌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三、創建任務
(一)完善頂層設計,優化發展布局。
1.編制生態旅游專項規劃。按照《全國生態旅游發展規劃(2016-2025)》相關要求,把握生態旅游發展規律和結合自身實際,編制《青海省生態旅游發展規劃(2018-2030)》和生態旅游公共服務、宣傳營銷、市場治理、人力資源等專項規劃,制定三年滾動實施計劃或行動方案,發揮規劃戰略引領和剛性約束作用。在重點區域和項目建設上,按照概念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建設施工設計等,形成層次分明、相互銜接、規范有效的規劃體系。
2.優化全省生態旅游布局。牢固樹立大旅游大融合發展理念,不斷擴大供給,圍繞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的戰略目標,在"一圈三線三廊道三板塊"的旅游格局下,進一步優化全省生態旅游發展布局,豐富產品線路,構建以點帶面、以線連片的生態旅游空間布局,形成生態環境優越、旅游要素集聚、旅游功能完善、區域協作密切的生態旅游發展格局。
(二)豐富產品體系,創新發展業態。
1.打造一批生態旅游精品。結合生態旅游資源、交通干線、主要城市等布局特點,推動"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旅游精品線路""生態風景道"建設,全面提升青海生態旅游綜合服務供給能力。積極推進生態觀光型旅游向生態體驗型旅游轉變,增加生態旅游的參與性、娛樂性,豐富生態旅游精品內容。加快發展國家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重要生態保護地的生態旅游產品,持續推進全國生態旅游示范省創建、國家綠色旅游示范基地和旅游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率先探索制定推廣自然生態型A級景區創建標準,依此創建一批充分體現自然生態環境和綠色發展的景區。
2.打造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獨特的高原風光,突出生態特色和少數民族民居的優雅舒適風格,建設完善青海湖、可可西里、三江源、坎布拉、格爾木昆侖山、貴德黃河、互助北山、門源仙米、茶卡鹽湖、大通老爺山-鷂子溝、都蘭阿拉克湖、德令哈尕海、烏蘭都蘭湖、天峻布哈河、祁連牛心山-卓爾山等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實現由過去傳統的"點"向片區發展轉變,由單一的觀光旅游向度假休閑游相結合轉變。
3.打造生態旅游精品線路。完善以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以清涼、健康、生態、人文、旅游為豐富內涵的環西寧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鐵路為紐帶,以大旅游的思路開發青藏高原獨特的歷史文化、雄渾的山河湖泊、豐富的高原生態、濃郁的民族風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的青藏鐵路旅游中線;以祁連山沿線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為主的祁連風光旅游北線;深入挖掘玉樹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觀和特色文化,重點開發觀光、生態、科考、獵奇、探險、登山等旅游產品的唐蕃古道旅游南線。
4.打造生態風景道。依托交通總體布局,按照景觀優美、體驗性強、距離適度、帶動性大等要求,以既有國道、省道為基礎,加強各類生態旅游資源的有機銜接,打造祁連山風景道(青海門源、祁連-甘肅民樂、張掖)與三江源風景道(西寧市、海北州、海南州、果洛州瑪多縣、玉樹市)兩條國家生態風景道。按照主題化、精品化原則,加強生態風景道沿線資源環境保護,營造景觀空間,完善游憩服務設施,建立安全救援體系,優化交通管理,實現道路從單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美學、游憩和保護等復合功能的轉變。
5.積極培育新業態。推動生態旅游業與信息咨詢、文化創意、影視娛樂、會展博覽等現代服務業互動發展。充分挖掘自然與人文生態資源,推出一批高水準人文生態演藝節目。推進環西寧冰雪旅游區建設,開發冰雪運動、冰雪觀光和民俗風情綜合旅游項目。依托西寧市城南新區、貴德、祁連、海晏、大柴旦、玉樹等溫泉旅游資源,開發溫泉療養項目。依托海東平安富硒資源,大力發展富硒旅游產品研發。依托鹽湖資源,打造茶卡鹽浴養生小鎮,開發養生娛樂生態觀光旅游產品。開發中藏蒙醫藥特色體驗、養生度假旅游線路和產品。
(三)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
1.發展生態住宿。堅持可持續利用、節能節約的原則,引導生態低碳消費,積極探索生態住宿發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徑。加強賓館的生態品牌、文化建設,提高生態產品、生態服務、生態營銷和生態管理水平,實現經濟高效、安全健康、環境友好發展。采取減量化、再循環、有償使用等方式,加強對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加強賓館生態知識、生態技能的培訓,強化管理層和員工的生態意識,提高系統管理水平和生態服務技能。倡導綠色消費,加強綠色飯店認證和管理。逐步在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普及綠色飯店。加強管理者和員工的綠色經營管理意識、能力及素質提升。提供符合環保要求的、高質量的產品,節約能源、資源,減少排放和環境污染,提升綠色飯店經營觀念和運作方式。加強國際市場推廣,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結成聯盟,提升青海綠色飯店的國際形象。
2.完善旅游廁所。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全省2045座旅游廁所建設任務;優化旅游廁所配置,完善生態旅游線路沿途廁所分布,合理配置旅游公共廁所、景區景點廁所、旅游村鎮廁所,新建或改建一批獨具風格的特色旅游廁所和生態旅游廁所,鼓勵"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的商業化運作模式,實現旅游廁所"數量充足、質量達標、全域覆蓋"的建設目標。在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完善生態廁所建設,按照游客量和實際需求合理布局生態廁所和規模。從廁所清理用品分類、潔具擦拭次數、規范溫馨提示等方面實施標準化建設,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廁所的市場化運營。完善旅游環境衛生設施,加強生態旅游景區、旅游村鎮、生態風景道周邊環境衛生的改善提升。
3.建設生態旅游標識系統。在重點旅游城市出入口、車站和生態旅游景區、賓館飯店、城市主要道路、游客主要集散區域,充分把握地域特點,結合國家關于公共標識規定的建設標準和要求,規范完善生態旅游標識和服務指引標志,建設體現多樣性、規范性、人性化、生態性、地域特色性的生態旅游標識系統。
4.建設生態綠道與生態停車場??茖W合理設置綠道網布局,設置精品線路,凸顯地方生態旅游資源特色。優化線路,突出重點,充分結合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資源特征,突出人性化、生態化、安全性特點,使綠道與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相輔相成、互為依托。整合資源開發效益,促進保護和恢復區域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因地制宜在生態旅游景區附近建設生態停車場,把鋪設透氣、透水性鋪裝材料,栽植一定量的綠化植物作為生態停車場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停車場規劃審批、建設和管理工作中。
5.建設生態旅游環境與科普教育場所。在重點生態旅游景區建設生態旅游宣教中心和環境與科普教育場所。向游客普及景區生態環境與科普知識,提高環境意識和生態文明行為規范,形成普及自然知識、提高生態道德的"開放式天然課堂"。
6.完善生態旅游集散與咨詢服務體系。加快市州、縣兩級旅游集散中心建設,分級設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詢點。到2020年,全省建成145個游客(散客)服務中心(其中,新建及改造15個年均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游客服務中心、新建及改造60個重點旅游縣市區游客服務中心、新建25個景區游客服務中心);在州市中心城區、重點旅游縣市區、3A級以上景區、重點生態旅游村鎮以及火車站、汽車站等游客集聚區規劃建設一批生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站點);在全省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旅游交通環線新建和改造提升200個游客休息站點。
(四)構建品牌體系,加強市場營銷。
1.構建生態旅游品牌體系。圍繞"大美青海"核心品牌,構建由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產品品牌、旅游企業品牌組成的多元化旅游品牌體系。強化天空藍、湖水藍的青海"藍"品牌形象,深化高原綠、草原碧的青海"青"品牌形象,優化江源美、山河壯的青海"清"品牌形象,深化文化深、風情醇的青海"情"品牌形象,以大自然的親和力和高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2.實施生態旅游節慶會展工程。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生態立省的靈魂,通過舉辦重大節慶活動,展示"大美青海"生態形象,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創新品牌節慶會展模式,增強節會旅游吸引力。充分發揮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三江源國際攝影節等品牌效應,配套豐富大眾旅游功能,將品牌經濟有效轉化為旅游經濟。辦好門源油菜花節、貴德黃河文化旅游節、互助北山杜鵑花節、青海湖高原越野精英賽、激情穿越柴達木汽車摩托車賽、循化黃河極限搶渡賽、貴德黃河極限搶渡賽、青海絲路花兒藝術節、大通花兒會、青海高原特色國際農展會等旅游節慶、賽事活動,突出各地節慶會展特色和主題,抓好統籌協調,增強節慶會展吸引力,形成"一地一節,節節各異"的格局。爭取國家相關部門支持,舉辦首屆"全國生態文明旅游發展大會"及"世界生態旅游發展大會",搶占生態旅游發展制高點。
3.實施生態旅游宣傳標識設計工程。確定青海省生態旅游宣傳口號;制作多語種版本《大美青?!仿糜涡蜗笮麄鳟媰?,拍攝《魅力生態》生態旅游系列宣傳片,通過多種宣傳渠道,增強青海生態環境的好感度及信任度,提升青海生態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建立青海生態旅游推介官方網站,負責青海生態旅游品牌形象推廣及信息政策公開。與國內外生態旅游協會、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環境保護組織、大型旅行集團等生態旅游相關組織網站建立合作鏈接,信息共享,營銷共推。
4.加強生態旅游產品促銷。充分利用電視臺、報刊等傳統媒體,投放內容新穎、感染力強、視覺美觀的生態旅游廣告。通過戶外廣告牌、高速公路連續看板、專版、專欄、專題、專頁等多種形式,圍繞生態旅游主題開展宣傳報道。利用微博、手機通訊、微電影、網絡游戲等新興媒介形式,構建標準統一、內容豐富的宣傳平臺,開展生態旅游互動營銷。充實完善旅游網站,拓展旅游宣傳空間,鼓勵生態旅游景區建立旅游電子商務平臺,推進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積極推廣生態旅游產品在線服務和銷售。精心策劃舉辦生態旅游節慶活動,吸引國內外游客關注,提升旅游品牌營銷力。
5.倡導綠色旅游消費。建立綠色消費獎懲機制,開展綠色旅游消費獎勵活動。推進酒店實施客房價格與水電、低值易耗品消費量掛鉤。加強旅游生態文明教育,率先實施旅游全行業全員綠色旅游教育與培訓,傳播綠色管理理念,開展綠色營銷,引導旅游者建立綠色旅游觀,引領全社會的低碳旅游方式。
(五)優化生態教育,加強環境保護。
1.實施生態旅游景區解說系統工程。堅持科學性與趣味性、協調性、靈活性、以人為本的原則,按照有關行業標準和規范設計,完善景區標示標牌、游客中心、可攜式出版物和多媒體等解說載體,提供多種語言講解服務。對景區內的生態旅游資源進行科學、詳盡的普查,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導游詞;提升生態旅游景區導游的素質,加強對導游的生態知識、地理知識的培訓,增強導游的解說技能,以此完善解說系統。
2.實施生態旅游環境教育信息化工程。積極采用手機客戶端、GPS電子定位系統、專用網絡平臺等先進的技術手段作為游客教育技術的載體。通過向游客推送和提供生態旅游相關知識,景區餐飲、住宿向導,旅游線路設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等內容,加強游客對生態自然知識的了解,提升參與自然旅游活動的意愿。
3.建設環境教育國際交流平臺。加強與國際組織、環境教育機構、科研院校的聯系,爭取在青海舉辦環境教育國際科研合作項目、國際交流會,建設青海省環境教育國際交流平臺。依托環境教育基金會(FEE)平臺,扎實推進"環境小記者""認識森林""綠鑰匙"等項目,推動青海省環境教育與國際接軌力度。
4.加強生態旅游資源環境保護。實施"青海保護行動計劃",積極推進旅游與生態建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旅游循環經濟,倡導低碳旅游和文明旅游。切實加強對自然生態、田園風光、古鎮古街、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資源環境的保護;逐步修復歷史文化厚重、特色風貌明顯的古鎮古街、古民居和古建筑等,努力營造歷史文化吸引力強、民族文化特色濃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化環境。建立健全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運行機制,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旅游可持續發展。
5.全面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以全省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行動為契機,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屬地管理、全民參與"的原則,加大對主要旅游道路交通沿線、重點旅游城鎮、旅游鄉村等實施旅游環境整治的工作力度,制定專門工作方案,狠抓落實,推動全省旅游城鄉面貌和衛生環境有根本性改變。
6.建立健全環境質量評價監管體系。合理確定景區生態環境容量和旅游承載力,建立健全生態旅游環境影響動態監測與容量調控系統,實施重點生態旅游資源的分類、分級保護。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定期開展生態旅游環境質量評價工作,新建景區或設施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建立可行的保護控制預案,切實保護生物多樣性與重要生態環境。根據景區內動植物的空間分布情況,劃分核心保護區、緩沖區、觀光游覽區等區域,對動植物實行不同程度的保護。
7.推進旅游業節能減排。率先實施旅游能效提升計劃,開展旅游產業重點環節的節能減排行動。節約集約旅游用水、用地等自然資源,降低全行業資源消耗強度。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加強旅游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組織開展以節能減排為主要內容的旅游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工作。鼓勵節能服務中介機構與旅游企業開展旅游業能源管理。
(六)促進共同參與,實現成果共享。
1.創新社區參與和利益共享機制。積極引導當地群眾參與生態旅游發展,完善旅游社區參與機制。注重旅游發展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政府、企業、居民、游客共享旅游發展成果。把生態旅游產業作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戰略性主導產業。在全省精準扶貧對象中,重點實施1個生態旅游扶貧州、推進15個生態旅游扶貧示范縣、30個生態旅游扶貧示范鄉鎮、500個生態旅游扶貧村建設,培育發展10000戶生態旅游扶貧示范戶,進一步增強生態旅游發展能力,帶動80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以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為重點,支持和鼓勵貧困群眾通過直接從事旅游經營、提供旅游接待服務、開發旅游文化商品、出售農副土特產品、資產入股等多種方式參與旅游經營和服務,以生態旅游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2.建立生態旅游志愿者制度。公開向生態旅游愛好者、當地社區、科研團體等社會各界人士等招募志愿者,通過培訓班、培訓網站、培訓交流平臺等對志愿者進行生態旅游相關培訓,培養其成為傳播生態文明思想、倡導生態旅游方式的宣傳者。圍繞文明引導、游覽講解、質量監督、旅游咨詢、特殊群體幫扶、應急救援等重點領域,廣泛開展生態旅游志愿服務活動?;窘⒙糜沃驹阜罩贫润w系、工作體系、保障體系、激勵機制,使生態旅游志愿者隊伍的數量、質量與發展環境適應生態旅游發展的需要,志愿服務在旅游業持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3.加大旅游精準扶貧力度。全面推進旅游扶貧開發工作,加大對建檔立卡旅游扶貧試點村的精準扶貧力度,增強貧困地區居民參與旅游發展的能力,拓展旅游扶貧覆蓋面,擴大旅游扶貧受益面。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完善鄉村生態旅游配套基礎設施,支撐生態旅游特色名村建設和生態旅游發展。抓好生態旅游富民工程的實施,切實幫助做好生態旅游規劃指導、市場推廣、人才培訓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提升,開展改廚改廁和環境衛生整治。認真落實旅游扶貧工作要求,與扶貧部門合作,共同完成好貧困村生態旅游扶貧任務。
(七)加快產業融合,完善發展機制。
1.積極推動"生態+"和"旅游+"。大力推進旅游與有關產業融合發展,催生旅游新業態、新產品。發展一批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體驗農業、生態農業等特色農業旅游產品。支持開發一批民族工藝品、高原特色食品、地方藥材、茶葉飲品、特色生物飲品、花卉精油等具有較高附加值的特色旅游文化商品。加快發展房車自駕車、戶外運動等體育旅游產品,積極引進和培育大型國際體育旅游賽事,建設高原體育訓練基地,開辟特色體育旅游線路,打造體育旅游品牌。依托青海省自然生態環境、地熱溫泉和民族醫藥資源,加快引進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和手段,積極發展特色醫療旅游。大力推動旅游與文化、教育、金融、保險、通信、郵政等服務業實現融合互動發展,努力形成資源共享、市場共建、互為支撐、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2.完善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機制。探索建立和完善旅游綠色發展機制。探索建立旅游生態補償機制,完善旅游生態保護與收益分配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推廣實施綠色認證制度,探索構建綠色旅游標準,推行綠色旅游產品和綠色旅游企業認證制度。鼓勵社會參與生態旅游開發經營,探索特許經營等準入、管理和退出機制。鼓勵國際、民間等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景區營運和產業項目建設,依法依規開展生態旅游景區經營權、股權、商標專用權質押和林權、土地使用權抵押等。
(八)提升科技含量,積極培養人才。
1.挖掘生態旅游產品的科學內涵。以青海省生態旅游項目及生態旅游產品為載體,展現生態旅游資源與環境的科學內涵,加大信息技術在生態旅游中的應用深度和廣度,通過技術創新,將科技應用融入生態觀光、生態休閑、生態環境解說、生態科普教育、生態文化演出等旅游產品形式中,增加生態旅游產品的科技內涵。
2.推廣有助于生態旅游發展的先進技術。支持生態旅游技術研發和基地建設,加大對能源節約、資源循環利用、生態修復等重大生態旅游技術研發和支持力度,積極推進生態旅游技術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推進旅游全產業鏈生態化、低碳化設計。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和產品,嚴格酒店、客棧、景區用房等旅游建筑節能和供熱計量改造,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建立節水型景區、酒店和旅游村鎮。
3.建立生態旅游人才隊伍體系。建立一支由生態旅游經營管理人才、市場營銷人才、導覽解說人才、政策研究人才、環境技術人才等組成的生態旅游人才隊伍,全面推進生態旅游人才隊伍的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加快提升生態旅游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探索建立生態導游與生態旅游職業經理人認證制度,建立完善旅游職業資格和職稱制度,健全職業技能鑒定體系,建立健全生態旅游從業人員定期培訓制度,探索崗位培訓與持證上崗制度、薪酬制度相銜接的有效機制。利用事業激勵機制,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優良的工作條件、和諧的工作氛圍,用良好的環境吸引、凝聚、留住人才,為人才充分實現自我價值創造良好的條件。
4.完善生態旅游人才流動機制。建立人才流動競爭機制,樹立競爭的用人觀,激勵人才公平競爭,讓人才在競爭中促進流動,在流動中加強競爭。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打破傳統的戶籍、檔案、身份等約束,采取引智合作、兼職招聘、智力咨詢、交換使用、人才租賃、人才派遣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實現人才的柔性流動、靈活共享。建立開放的用人機制,沖破地域、體制機制、身份等束縛,樹立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的用人觀,建立公開、平等、競爭的用人制度,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既讓外地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活,也允許本地人才出得去、回得來。
5.強化生態旅游人才培訓力度。按照新時期生態旅游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調整、改造、重組現有學科,將生態旅游行業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試點專業,引領全國生態旅游人才培養方向,加速培養與培訓各類生態旅游專業人才。建立學校與旅游部門、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開放式培養體系,積極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培訓機制,加強生態旅游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培訓,組建具備旅游先進理念、善于經營管理的生態旅游人才隊伍。
四、創建時間安排
(一)2017-2018年:創建啟動階段。
進行青海省特色生態旅游目的地培育、生態旅游市場形象整合、生態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等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建設,解決發展中的重點瓶頸問題,提升發展質量,形成新的市場增量。改革創新青海省生態旅游體制機制,建設與生態旅游相關的制度、標準與技術體系。
(二)2018-2019年:重點突破階段。
發揮西寧、德令哈、格爾木、玉樹等中心城市的集散組織功能和重點生態旅游片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若干生態旅游支撐點,建成一批生態旅游重點景區。申報一批生態旅游重點項目,投入交通、基礎設施、旅游接待設施、信息服務等建設資金,優化生態旅游發展環境。面向國際市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和生態旅游經營機構,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精品生態旅游線路。
(三)2019-2020年:全面提升階段。
全面對接創建標準,完善生態旅游產品體系,改進生態旅游服務質量和消費環境,提升生態旅游要素發展的產業化水平,擴大產業規模,加快生態旅游業與農業、林業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深化生態旅游與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金融保險等現代產業體系的融合發展。推動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模式創新,加強新要素投入和現代產業運行方式運用,推進旅游業集聚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建成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省。
五、創建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領導。
建立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的生態旅游工作機制,統籌推進發改、環保、公安、民政、財政、國土、建設、交通運輸、統計等綜合支持保障部門和水利、農業、文化、體育、林業等資源管理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省旅游發展委做好重點生態旅游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好相關工作,加強生態旅游發展規劃與生態保護、資源管理、交通運輸等相關規劃的有效銜接。各級政府進一步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領導、統籌兼顧、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協同作戰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規劃評估機制,及時總結規劃落實情況。
(二)強化綜合監管。
旅游部門要加強對生態旅游的行業管理,加強市場監管、市場促銷、培訓、公共服務等工作。制定基本的生態旅游設施標準和接待服務標準,注重環保性和服務性,幫助社區居民改善衛生條件和接待條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切實加強對生態旅游的安全監督管理,繼續加大對各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的指導力度。實施旅游生態管制,構建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綠色管理制度,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綜合利用水平。在生態保護區和生態脆弱區,對旅游項目實施類型限制、空間規制和強度管制,形成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運行機制。
(三)突出試點示范。
要對照《青海省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導則》(見附件1)要求,全力推動生態旅游示范省創建工作,在規劃編制、資金投入、對外宣傳、改革試點、品牌創建等方面給予重點保障,并推進生態旅游示范區(點)的創建,總結生態旅游的經驗和成果,為生態旅游發展提供范本和經驗,在全省范圍推廣實踐。
(四)加大資金投入。
加大生態旅游專項投入。整合財政資金進行基礎性、配套性、先導性投入,通過政府引導基金、先建后補、業績獎勵、貸款貼息等方式,加大對生態旅游宣傳促銷、重點生態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生態旅游新業態開發、生態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生態旅游扶貧等項目支持力度。
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充分發揮青海省旅游產業促進基金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更好地體現政府政策導向性作用;搭建生態旅游資本運作新平臺,充分發揮青海旅游投資集團龍頭帶動作用;搭建生態旅游資源培育整合平臺,在政府與市場、國企與民企、本地與外地之間,通過對接交流、股權置換、兼并重組等多種方式培育和整合旅游資源;整合渠道資金,促使更多的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投入生態旅游客運業、休閑旅游住宿業、旅游特色餐飲業、旅游文化娛樂業和旅游商品業。
(五)加大政策扶持。
強化金融扶持。加大旅游"全產業鏈"的信貸支持力度,創新旅游產業信貸產品和模式,創新旅游產業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旅游產業信貸擔保方式,優化旅游產業信貸業務,做好鄉村旅游扶貧貸款項目。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掛牌上市融資,鼓勵和引導旅游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探索旅游企業通過引入基金等其他融資方式融資。深化旅游保險合作機制,積極培育和發展旅游保險市場。加大融資性擔保機構、小額貸款公司支持旅游產業力度,完善旅游產業外匯兌換服務體系。推動金融與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聯動發展。充分發揮國開行青海省分行、農發行青海省分行的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優勢。建立銀企、銀政旅游項目開發合作機制。不斷加大旅游領域民間投資項目推進力度。做好鄉村旅游扶貧貸款項目。深化旅游保險合作機制。強化旅游用地保障。將生態旅游建設項目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符合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生態旅游項目,按建設時序及時保障用地。依法實行用地分類管理制度,多方式供應建設用地,支持使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設生態旅游項目。明確重點片區規劃和重點旅游項目建設清單,完善準入退出、滾動管理機制。完善土地產權制度,探索建立農牧民利用集體土地參與旅游開發、分享收益的相關政策。
(六)加強監督落實。
各地區要結合實際,落實本方案要求,研究編制本地區創建實施方案,加強對創建實施的統籌協調、跟蹤評估等。做好創建任務的分解和督查落實,確定具體指標、完成時限和評價要求,嚴格建立并執行督查制度,責任到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附件:1.青海省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導則
2.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工作任務分解表
附件1
青海省創建生態旅游示范省導則
為促進青海省生態旅游健康發展,引導和規范生態旅游的建設、經營、管理和服務,實現生態環境和旅游產業的協調發展,提升旅游業綜合競爭力,推動青海經濟、社會、環境、文化的協調進步,制定本導則。
1范圍
本導則規定了青海省生態旅游發展的基本要求及與之相關的技術規范,適用于青海省開展生態旅游、生態旅游產品開發,以及規范引導各類旅游經營與服務行為。
2規范性引用文件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1993)
《飯館(餐廳)衛生標準》(GB16153-1996)
《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GB/T10001-2002)
《旅游星級飯店的劃分與評定》(GB/T14308-2003)
《旅游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7775-2006)
《旅游廁所星級評定標準》(GB/T18973-2003)
《旅店業衛生標準》(GB9663-1996)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
《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D20-2006)
《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JTGB04-2010)
《建筑材料行業標準》(JC/T945-2005)
《綠色旅游飯店標準》(LB/T007-2006)
《信息旅游咨詢中心設置與服務規范》(GB/T26354)
《導游服務質量》(GB/T15971-1995)
《國家綠色旅游示范基地》(LB/T048-2016)
《綠色旅游景區管理與服務規范》(LB/T015-2011)
《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與運營規范》(GB/T26362-2010)
3定義和術語
生態旅游: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為準則,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與之共生的人文生態,開展生態體驗、生態認知、生態教育并獲得身心愉悅的旅游方式。
生態旅游?。阂允。ㄗ灾螀^、直轄市)為單位開展生態旅游的戰略思路。其內涵是在省域范圍內利用生態旅游理念、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經濟學原理,以保護為前提,充分發揮區域生態和旅游資源優勢,以生態旅游為主導,融合其他產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環境質量改善,實現區域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資源: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生態旅游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生態旅游設施:旅游區(點)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生態學為基礎,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核心,以高新技術和生態技術為手段,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資源和能源,最大可能地減少對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沖擊,以營造和諧、健康、舒適的旅游環境,且滿足旅游者需求而建造的設施。
生態旅游景區:以獨特的自然生態、自然景觀和與之共生的人文生態為依托,以促進旅游者對自然、生態的理解與學習為重要內容,對生態環境與社區發展的責任感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特定旅游區域。
生態旅游服務:在旅游活動全過程及旅游經營管理的各環節,全面體現生態保護理念、滿足生態旅游需求、采用生態科學技術、培育生態友好行為,達到生態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服務體系。
生態旅游產品:旅游經營者組織游客到具有較高生態價值的旅游區,用生態友好的方式,提供的高質量生態體驗活動;在旅游服務全過程,均以生態保護為首要原則,突出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文化責任,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經營:以自然與人文生態區域為對象,培育人們了解、贊美和保護當地自然與文化,從而實現生態上可持續的旅游經營活動。
4總則
4.1目標。
通過建設生態旅游精品,提供特色旅游體驗,廣泛普及生態理念,促進旅游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協調旅游過程中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形成完整的生態產業鏈,提高青海省生態旅游吸引力及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區域內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4.2原則。
生態優先原則:以生態學的系統性、動態性、平衡性等相關原理為指導,以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為終極目標,正確處理生態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堅守生態底線,科學合理利用,促進青海省旅游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和旅游可持續發展。
容量控制原則:按照生態承載力,合理利用資源,科學控制容量,提供適度服務,增加自助服務,減少對原生環境的破壞和原生文化的侵擾。
因地制宜原則:主要立足于青海省生態旅游建設與發展現狀,適度考慮青海省旅游發展趨勢,對生態旅游的產品、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進行規范與引導。
整體優化原則:生態旅游是青海省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考慮生態旅游作為獨立系統發展過程的同時,還應把它放入到周邊自然環境和人文社會當中,堅持生態旅游與經濟、社會、環境相協調,以旅游生態系統自身的穩定平衡來促進青海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
剛柔兼顧原則:在考慮生態旅游系統柔性指標的基礎上,強調對生態旅游業的有效管理,結合國內外最新的標準或規范,對每項生態旅游發展提出相關剛性指標,以減少因個人差異而導致的評價差異。
5生態旅游產品
5.1建設一批知名度高的核心旅游吸引物或標志性生態旅游景區。參照自然型A級景區、生態旅游示范區、綠色旅游景區等相關標準建設一批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的景區。
5.2建設生態風景道。圍繞風景道統籌旅游線路,整合風景道區域內旅游通道、旅游城鎮、旅游景區、自駕車營地"四大主體"為核心的相關要素產業,豐富完善旅游產品供給。
5.3具有代表性和品牌影響力的生態旅游線路。以航線、公路、河流等線路作支撐,串聯重要景區、城鎮和鄉村等旅游節點,形成品牌生態旅游線路。
5.4打造一批有特色景觀的生態旅游名鎮名村。與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完善農村旅游接待設施。按照"一村一品"理念,整合各方資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鄉村旅游示范村。在妥善保護自然生態、原居環境和歷史文化遺存的前提下,鼓勵社會資本有規劃地開發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駕露營、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閑度假產品。
5.5積極推動生態旅游與其他產品相融合,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推動生態旅游與其他產品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特色生態旅游產品。提升農業、林業、水利等旅游發展水平,積極推進自駕車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研學旅游、醫療旅游、康養旅游等新業態產品化和產業化。
5.6旅游產品、業態類型多樣,豐富度高、旅游產品空間覆蓋度廣,旅游產品空間組合度高,突出不同空間區域的差異性。
5.7突出季節性產品,宜注重開發淡季生態旅游產品。旅游旺季以生態休閑體驗產品為主,旅游淡季宜以高原生態與文化環境為基礎,創新開發冰雪、探險旅游產品、文化生態旅游產品。
5.8生態旅游品牌整合宣傳推廣力度大、知名度高。深度營銷"大美青海"。圍繞"大美青海"核心品牌,構建由旅游目的地、旅游產品、旅游企業組成的多元化旅游品牌體系。
6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
6.1生物多樣性保護。
6.1.1注重生態系統完整性,在非生物因子和生態過程等方面加強生態系統完整性建設。
6.1.2保持生態系統本土性,禁止或慎用引進外來物種,防止生物入侵,保護古樹名木和原生的鄉土植物群落,防止生態環境退化。
6.1.3重視生物多樣性,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計劃,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監測內容。設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專職人員及咨詢專家。
6.1.4生物因子植被良好,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的生境類型眾多。物種保護措施有效,珍稀物種和瀕危物種能得到重點保護。
6.1.5全省范圍內無捕獵野生動物和破壞野生動物生態環境的行為,禁止出售野生動物制品。研究和防治生物危害、生物入侵,合理控制原有林產品采伐規模。
6.1.6調查、記錄和監測國家重點保護和省級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種類、種群現狀、動態分布和生境。識別野生動物活動廊道。在野生動物棲息區內的人工設施,控制夜間照明和噪聲,保持天空自然黑暗,避免驚擾野生動物。
6.2生態環境保護。
6.2.1整體環境質量優良。
(1)地表水水體清澈。質量應達到或高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污水排放達到GB8978的規定。
(2)各生態旅游景區空氣質量常年應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
(3)保持自然寧靜。生態旅游景區內的住宿接待設施的噪聲應達到GB30961類標準:晝間小于55dB,夜間小于45dB。
(4)一年中應有85%以上的分析樣品數符合標準要求。特殊生態類型的示范區,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環境質量指標。
6.2.2全省生態環境的原生狀態保持完整,特色鮮明,生態價值和科研價值較高,物種的原生生境較為完好。
6.2.3生態系統穩定,恢復能力強,生境較多,物種豐富。具有原生植被且植被覆蓋率高,林相豐富,植物種類多。
6.2.4地形地貌保存完好,無開礦采石、挖沙取土等改變地形地貌的活動。對于已經造成破壞的地形地貌,應進行整治和合理修復。
6.2.5無計劃外采伐林木或其他破壞植被的行為。對坡度大于25°的山體采取還林還草措施。
6.2.6無捕獵野生動物和破壞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的行為,禁止出售野生動物制品。
6.2.7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強化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生態脆弱區域的有效保護。
6.2.8在重要和敏感的生態區域,如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發生嚴重退化的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自然遺跡和瀕危物種分布區、水源地保護區等,禁止進行旅游項目開發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服務與接待設施選址應設在生態環境低敏感區域外,檔次和規模不宜過大,對于可能產生的旅游污染應采取集中控制措施。
6.2.9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強化環境風險預警和防控。
6.2.10建立完善的監測網絡,尤其是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生態脆弱區域,制定針對性強的監測方案,要求監測記錄完整、準確。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6.2.11全面推行環境信息公開,完善舉報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6.2.12根據不同區域功能,合理確定生態環境容量。尤其是重點生態旅游景區采取管理措施控制游客活動方式、范圍與路線,確保示范區生態環境質量穩定,防止生態環境惡化。
6.3資源利用。
6.3.1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資源使用,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建設過程中綜合考慮能源利用率設計和系統。
6.3.2山地退耕還林還草程度高,土地整治水平高,建設用地控制嚴格。
6.3.3水資源保護利用要求。
(1)水資源保護程度高,利用率高,用途合理。采取"少使用,少處理",節約并合理使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水資源的取用量不對社區生活和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大的不利影響,確保示范區水源安全、潔凈。
(2)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水資源的循環的利用率。污水處理率大于90%,污水排放標準應符合或高于已有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污水排入自然水體的,應符合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準。排入市政管網的,符合地方"納管"標準。
(3)水源地種植水源涵養林,實施水源保護,生活飲用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4)保護地下水水質,減少滲漏污染。采用地下水應合理控制用水規模,溫泉和地下水的開采量不應超過自然補給能力。
(5)在供水有限的區域,需要實行分級循環使用水資源。
6.3.4實行廢棄物最少化策略,采取購買最少包裝材料和散裝產品,鼓勵使用大包裝的政策?;厥瞻úA?、塑料和紙張等材料。有機垃圾進行堆肥處理。
6.4傳統文化保護。
6.4.1開展生態旅游區域內的民居,應普遍使用原生材料,采用傳統工藝,沿襲傳統居住方式,造型和諧,維修及時,具有完整性。
6.4.2居民熱愛并珍重自身文化,形成普遍的保護意識,無破壞文化遺產行為。
6.4.3有明確、完整、有效的文化保護制度。
6.4.4特定的民族傳統和民俗文化形態后繼有人,對文化傳承人實施有效保護。
6.4.5尊重和適當表現當地宗教文化??茖W控制香火規模。
6.4.6面向當地居民開展系統性的文化培訓,每年至少培訓1次。
6.4.7傳統建筑群落保留完整,保護完好,外觀風格一致。
6.4.8新建社區與老社區相互分離,新、老社區的建筑風格協調,體現出文化的傳承性。
6.4.9有收集和展示民族、民俗文化的博物館或展覽館,收集、整理和陳列文獻文物,館藏豐富,展示形式多樣,有專門講解員。
6.4.10在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不低于3%),專門用于文化保護,并多種渠道開拓其他保護資金來源。
6.4.11對特殊的自然景觀、遺產、文物、古建筑,有較為充足的保護和維護資金,保護措施有效,崗位職責明確,并有專人負責管理。
6.5能源利用。
6.5.1全面實施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建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制度,強化目標責任考核。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節能,實施節能重點工程,推廣高效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
6.5.2實施節能計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區內接待設施的能源耗用量控制在500克標準煤/人天以下(采暖和空調不計算在內)。公共區域夏季溫度設置不低于26℃,冬季溫度不高于20℃。
6.5.3節約并合理利用能源,改善旅游區的燃料結構,宜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區內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達到80%以上。
6.5.4電力設施不影響景觀質量,有妥善處理能源污染的設施的措施。
6.5.5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大力推廣節水技術和產品,強化水資源保護。生態旅游服務設施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應統一納管處理,排放符合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6.5.6加快構建覆蓋全省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提高資源產出率。加強生態旅游景區及設施循環化改造,實現產業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理。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推進固體廢棄物、餐廚垃圾等資源化利用。
6.5.7積極引進先進的節能設備、技術和管理方法,采用節能標志產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水、電、氣、煤、油等主要能耗部門有定額規范和責任制。能源費用占營業收入百分比達到先進指標。
6.6環境管理。
6.6.1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施工之前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社會影響評價,污染處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6.6.2制定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管理方案。對生態環境進行不間斷的持續監測。根據監測情況實施反饋式控制管理,監測超標的實施治理與恢復措施,達標后恢復使用。合理確定重點生態旅游景區生態環境容量,平衡極端環境容量,采取管理措施控制游客活動方式、范圍與線路,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穩定,防止生態環境惡化。
6.6.3健全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制度。
6.6.4確保生態旅游建筑物和基礎設施與周圍的自然和文化環境相協調。
6.6.5在建設新設施或者其他景點的過程中,生態旅游產品必須盡可能恢復原生態環境。
6.6.6完善水資源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等制度。
7生態旅游設施
7.1生態旅游設施主要包括生態解說系統、生態公路、生態游步道、生態停車場、生態碼頭、生態游客集散服務中心、生態廁所、生態餐飲設施、生態旅館設施、生態旅游商品銷售設施等。
7.2在設計和建設任何新的生態旅游設施之前,應當進行環境評估。評估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1)識別擬開展的活動的環境影響因素;(2)認識本地區環境特點和管理問題;(3)識別潛在的環境影響;(4)通過管理減少負面環境影響。
7.3生態旅游設施建設選址,(1)須避開生態敏感區及脆弱區;(2)應根據自然保護價值、開發歷史、當地社區和文化價值選擇合適的地點;(3)應符合所在地旅游規劃,尤其須符合各類保護地、文物古跡保護的建設控制要求;(4)設施場地應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5)場地內不應有排放超標的污染源;(6)合理選用廢棄場地進行建設,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舊建筑。
7.4新生態設施建設應至少采取下列措施當中的3項,以使其環境影響最小化:(1)建筑和挖掘區域的面積應當盡可能??;(2)對道路進行謹慎規劃和建設;(3)采用可再生資源的建材;(4)盡可能從當地選用可持續利用的建材;(5)大量采用再生的建材;(6)不使用砷或銅處理過的木材;(7)鼓勵采用新型、節能型材料與工藝;(8)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維護的裝飾裝修建筑材料。
7.5建筑和景觀規劃應該確保與周圍的自然和文化環境相協調。
7.6結合現狀地形地貌進行設施設計與建筑布局,保護設施涉及場地內原有的自然水域、濕地和植被,采取表層土利用等生態補償措施。
7.7建筑造型要素應簡約,且無大量裝飾性構件。
7.8合理選擇綠化方式,科學配置綠化植物。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植物,采用喬、灌、草結合的復層綠化,種植區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滿足植物生長需求。
7.9建筑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強制性條文的規定。合理選擇和優化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合理利用余熱廢熱解決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熱水需求。
7.10應制定水資源利用方案,統籌利用各種水資源。給排水系統設置應合理、完善、安全。應采用節水器具。
7.11建筑規劃布局應滿足日照標準,且不得降低周邊建筑的日照標準。
7.12應制定并實施節能、節水、節材、綠化管理制度。
7.13應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合理規劃垃圾物流,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垃圾容器設置規范。
7.14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污水等污染物應達標排放。
7.15生態設施建成后,必須盡快、盡可能恢復原生態環境。
8生態旅游服務
8.1安全保障。
8.1.1設有安全保衛機構與人員,安全制度健全,人員數量充足。
8.1.2認真執行公安、交通、勞動、質監、旅游等有關部門制定和頒布的各項安全法規,關注員工的職業健康。杜絕重大旅游安全責任事故。
8.1.3特種游覽設備設施安全保障措施健全有效。鍋爐、電表等設施設備具有制度性的安全認證,標志齊全有效。交通工具、機電、游覽、娛樂等設施設備完好,定期檢修,無超期服役現象。
8.1.4員工熟悉安全操作規范。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齊全、完好、有效。
8.1.5安全警告標志齊全、醒目、規范,防護設施有效。
8.1.6宜采取游客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安全宣傳。
8.1.7高峰期和特殊時段有專門的應急保障機制,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應有預先評估,并制訂突發應急事件處理預案。事故處理檔案記錄完整、準確。
8.2緊急救援。
8.2.1建立緊急求援機制,公布緊急求援電話號碼,確保游客能方便地使用援助請求設施,能及時處理游客發出的求助信號。
8.2.2有必要的醫療設施,救護設施齊全。能及時地利用醫療機構或必要的醫療設備,配備專職醫務人員和常用藥品。
8.2.3在游客集散區域出售或出租便攜式急救包。
8.2.4引入專業救援機構提供緊急救援服務,設置救援號碼和無線信號。
8.2.5建立外部協作救援機制,能高效、全面處理突發事件。
8.2.6建立定點醫療機制,以高效便捷的實行救治。
8.2.7深化與國際緊急救援組織的合作,擴大救助范圍。
8.3衛生。
8.3.1文化娛樂場所衛生達到GB9664的要求。餐飲場所衛生達到GB16153的要求。各類場所設有專職崗位,負責日常環境衛生管理。
8.3.2廢棄物管理
(1)垃圾分類收集,清掃及時,污水排放得當。
(2)遵循廢棄物最小化原則,對廢棄物采取減量排放,可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
(3)生態旅游景區及服務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4)可使用環保技術進行垃圾處理,實現垃圾的綜合利用和污染最小化,小型社區接待點推廣有機廢棄物的堆肥技術。
8.3.3公共空間區分吸煙區與非吸煙區,吸煙區內通風良好,配有消防設備,且管理到位。
8.3.4旅游服務設施集中區域配備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排放。污水采取管網收集,集中處理,雨污分流。
8.3.5旅游廁所布局合理,數量滿足需要,標志統一。處于服務接待設施集中區域外的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區域內重點旅游場所、景區和旅游線路的旅游廁所全部達到"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要求。所有臨街、臨景的單位廁所免費向游客開放。
8.3.6鄉村衛生環境良好。區域內所有景區景點和鄉村旅游點衛生環境良好,污水集中處置、垃圾集中收集處理。
8.4旅游信息化。
8.4.1在重要生態旅游景區增設3G/4G基站,擴大光纖、光纜和無線網絡覆蓋面。
8.4.2實現旅游集散地、機場、車站、賓館飯店等重點涉旅場所的無線上網環境覆蓋,提升全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務能力。
8.4.3所有4A級以上旅游景區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信息推送等。
8.4.4建立集交通、氣象、治安、客流信息等為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8.4.5推進智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集旅游咨詢、展示、預訂、交易于一體的生態旅游智慧服務平臺。
8.4.6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鼓勵省內生態旅游景區建立門票預約制度、擁擠程度預測機制和旅游舒適度的評價機制,建立游客實時評價的旅游景區動態評價機制。
8.4.7建設一批智慧生態旅游鄉村、景區、企業示范單位。
8.4.8全域范圍內能接收手機信號。通訊方便,線路暢通,服務親切,收費合理。景區出入口、游人集中場所、城鎮中設有公用電話,具備國際、國內直撥功能。
8.4.9生態旅游景區及村鎮宜提供郵政及郵政紀念服務。
8.5公共服務體系。
8.5.1城鄉公共服務資源有效配置,實現公共服務系統從滿足"居民"需求向滿足"居民和游客"需求轉型。
8.5.2旅游要素和服務從景點景區向全域覆蓋,高標準推進生態廁所、生態停車場、生態旅游服務中心、旅游標識系統、游憩設施、生態綠道、安全風險預警等建設。
8.5.3合理布局建立旅游集散中心,鼓勵在公共交通樞紐、主要景區、商業中心等旅游者集中場所設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形成覆蓋全省的旅游集散和咨詢服務系統。
8.5.4優化旅游住宿設施的布局和結構,重點發展度假型、會議型、保健型、旅居型、養生型等特色主題酒店,大力發展家庭賓館、農家旅館、青年旅社、汽車旅館、露營木屋帳篷等適合大眾的旅游住宿設施。
8.5.5生態旅游目的地可進入性強,完成景區"最后一公里"連接道路建設。在主要景區、鄉村旅游點與機場、車站、碼頭間建立便捷的換乘系統,構建全域無縫銜接的旅游交通服務體系。完善停車場、服務區的旅游服務功能。
8.6城鄉統籌。
8.6.1各地區按照城市化程度、旅游利用強度及生態脆弱性與重要性劃分明確功能區,選擇合理的利用方式,在保護優先的原則下,滿足城市發展、居民生活及生態旅游的需求。
8.6.2防止在生態旅游景區內出現城市化傾向,小城鎮不應劃入重點生態旅游景區范圍內。
8.6.3生態旅游景區邊緣的小城鎮,產業結構宜以第三產業為主,第二產業為輔。傳統民居特色鮮明,不宜大興土木,街區建設不宜破壞自然景觀。
8.6.4鼓勵農戶因地制宜發展環境友好型的庭院經濟,通過發展旅游業實現脫貧致富。
8.6.5鄉村建筑和街道的建筑材質、色彩與外觀,應尊重當地傳統,并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街道環境整潔,衛生達標。
9生態旅游管理
9.1公共環境與社區參與。
9.1.1重視公共環境建設,社會秩序穩定,治安狀況良好。居民對外來游客態度友善。
9.1.2鼓勵使用本地產品和服務,逐步提高當地的采購份額,制定適合社區的培訓計劃,提高其服務產品和農副產品質量,以達到采購標準。建立旅游優質農副土特產品名錄,推動景區景點、高速公路服務區臨近村落設立鄉村旅游購物點。
9.1.3遵循社區土地使用補償原則,對旅游用地的征用宜進行第三方評估,并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等額補償。
9.1.4從旅游經營利潤中單列出不少于10%的經費用于支持收集和整理生態旅游景區內及周邊地區的自然和文化資料、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旅游宣傳、科學研究和生態知識的普及等項目。鼓勵與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合作推廣研究成果。
9.1.5尊重當地文化及其敏感性,保證當地文化受到尊重。涉及當地文化事務,應咨詢當地居民,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并真實地反映當地文化價值觀。
9.1.6向社區居民定期宣傳和通報生態旅游發展情況,聽取和合理采納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
9.1.7編制帶動社區共同發展的專項規劃。引導當地居民投身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發展,鼓勵和支持精品農家樂、精品民宿發展。
9.1.8優先向社區居民提供生態旅游相關的商業機會和工作機會。優先培訓和使用熟悉當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導游,生態旅游景區周邊20公里范圍內的非城鎮人口的社區居民占景區員工總數的比率大于30%。
9.1.9加大對社區生態旅游人才的培訓力度,創新培訓形式,開展生態旅游技能素質培訓。
9.1.10設有專門管理部門負責處理社區關系的機構或人員。確保社區意見的表達渠道暢通,對社區意見有檔案記錄,有處理意見,答復和處理率要達到100%。
9.2投訴與處理。
建立專門處理游客投訴的管理程序和制度,對于游客投訴應建立游客投訴意見檔案,存有完整的投訴記錄、處理意見和游客反饋意見。
9.3旅游者引導。
9.3.1為游客提供環境解說和教育機會,以便讓游客學到更多有關當地自然與文化遺產的知識。
9.3.2通過生態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在參與旅游的同時維護、學習、完善、保護生態環境。
9.3.3采用多種方式對旅游者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
9.3.4制訂相應的游客守則,守則內容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涵蓋旅游影響的主要內容。
9.3.5倡導和鼓勵游客保護環境行為,約束和懲罰破壞環境行為。
9.4社區教育。
9.4.1定期實施社區居民環境教育,使居民了解生態旅游知識,激發對當地文化的自豪感,增強保護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的自覺性。
9.4.2宜將生態旅游教育納入社區的中小學教學計劃中,可將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知識編入當地的中小學鄉土地理教材中。
9.4.3加強社區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示范基地建設。開展世界地球日、環境日以及節能宣傳周、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倡導文明、綠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9.5旅游市場秩序。
9.5.1設置綜合管理機構,崗位職責分工明確,各種規章制度健全。管理措施貫徹得力。把旅游市場環境治理納入城市綜合治理范疇,加強地區間、部門間、行業間的聯動配合。
9.5.2加大執法檢查和懲處力度,大力整治和有效解決依法重點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虛假廣告、不合理低價、強制購物、旅游合同違約等現象。
9.5.3建立旅游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信用評價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管理。
9.5.4建立健全導游準入退出管理機制,提高專業化旅游服務水平,形成優勝劣汰的正面導向。
9.5.5大力倡導文明旅游,遏制旅游不文明行為,營造良好的旅游市場環境。
9.5.6持續開展旅游景區、星級飯店和旅行社服務質量專項整治行動。
9.5.7建立旅游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健全旅行社及旅行社出資人、管理者信用檔案,完善旅游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
9.5.8推進旅游誠信經營。旅游經營機構為顧客提供生態旅游產品的真實信息,描述旅游活動中可能遇見或看到的內容,并提出適當的告誡。
9.6員工培訓。
9.6.1注重生態旅游人才體系建設,建立具備生態旅游先進理念,善于經營管理的生態旅游從業人員隊伍,提高生態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9.6.2對旅游從業人員加強生態理論和倫理的培訓教育。編寫培訓教材、修訂導游詞、制定服務規范、操作手冊等,增加旅游生態內容成為必備課程,使業者成為旅游生態化自覺的引導者和執行者。
9.6.3制訂員工生態環境教育培訓計劃,落實培訓制度、機構、人員及經費,并有培訓績效評估和改進意見。一線員工的受訓比率達到100%,年培訓課時達到40學時/人。
9.6.4一線員工能為游客提供準確的旅游區自然和文化解釋,掌握減少和防止旅游環境負面影響的方法,掌握生態旅游活動的技能。
9.6.5一線員工應能歌善舞,具有2種以上民族、民俗藝術專長,充分展示當地文化魅力。
9.6.6開展特殊生態旅游活動,應配備具有相應資質的人員。
10生態旅游效益
10.1生態旅游對當地經濟的綜合貢獻達到一定水平。生態旅游相關產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率達到5%以上。
10.2生態旅游對當地就業的綜合貢獻達到一定水平。生態旅游相關行業新增就業占當年新增就業的20%以上。
10.3生態旅游扶貧富民績效良好。區域內農牧民因生態旅游(如從事生態旅游導游工作、經營綠色餐飲住宿、納入生態旅游景區就業系統等)發展直接受益達到20%,區域內20%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生態旅游實現脫貧。
10.4生態旅游應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生態旅游活動對環境影響最小化。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加強,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濕地保有量、森林覆蓋率、草原覆蓋率不低于前五年平均值。國土利用符合國家主體功能區劃要求,空氣環境、水環境質量達到主體功能區標準。
10.5生態旅游應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當地居民積極支持生態旅游發展,形成良好的生態旅游氛圍;具備生態文明意識,主動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