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教育扶貧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
湘政辦發〔2015〕96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湖南省教育扶貧規劃(2015-2020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11月8日
湖南省教育扶貧規劃(2015-2020年)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3〕86號)精神,充分發揮教育在扶貧攻堅中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期推進精準扶貧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教育扶貧作為扶貧攻堅的優先任務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學歷教育和“兩后生(初、高中畢業未能繼續升學的貧困家庭中的富余勞動力)”及青壯年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以加強最薄弱環節拓展教育扶貧領域為基礎,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以加大教育投入為保障,根據各地、各級各類教育、各受助群體實際,分類施策,大力開展“功能型”、“造血型”教育扶貧,深入推進教育強民、技能富民,為貧困地區與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全面覆蓋。資助政策全面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職業技能免費培訓全面覆蓋貧困地區的貧困家庭,“全面改薄”項目和資金全面覆蓋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師資培訓全面覆蓋貧困地區中小學校教師。
二是堅持精準發力。教育扶貧向最貧困的地方和人群傾斜,辦好每一所學校,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充分利用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的信息資源,將人、財、智、物等各種資源精準對接到學校和每一位師生。
三是堅持均衡協調。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逐步縮小城鄉、校際差距;找準最薄弱環節,采取針對性措施,擴充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結構,提高教育整體水平。
四是堅持改革創新。針對制約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瓶頸因素和關鍵領域,在教育扶貧工作推進和考核機制、資源配置方式、人才培養模式、資助對象評定和資助檔次區分等方面深化改革,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各種障礙。開展教育扶貧試點,探索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三)工作目標。
到2020年,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教育對促進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脫貧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提高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辦學質量。到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7%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8%以上,基本普及視力、聽力、智力三類殘疾兒童義務教育。
——提高貧困地區職業教育促進脫貧致富能力。到2016年,貧困地區重點舉辦的中職學校至少達到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及以上標準。到2020年,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教育培訓就業銜接更加緊密,“兩后生”均能接受適應就業需求的職業教育或職業培訓,力爭使有培訓需求的勞動者都能得到職業技能培訓。
——提高貧困地區高等教育服務區域發展能力。到2020年,高等學校主要的辦學指標達到教育部規定的合格標準,高等教育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能為當地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通過多種途徑,增加貧困地區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二、重點任務
教育扶貧的范圍是我省納入國家連片特困地區、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比照享受省級扶貧工作政策待遇縣的51個縣市區,以及其他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家庭。教育扶貧的主要對象是我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各個學段的學生。
(一)實施學生精準資助工程。
1、推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資助。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完善資助對象的評定辦法,建立與民政部門和扶貧部門聯動的學生資助監管體系,克服和杜絕扶強不扶弱的情況。注重發揮資助資金的效益,按資助對象家庭貧困程度區分資助檔次,切實解決“濟困不解困”的問題。切實完善資助政策,建立健全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孤兒、殘疾幼兒入園的學前教育資助體系,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加大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實施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國家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積極推進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全面落實高校國家獎助學金政策,保障每個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2、做好家庭貧困大學生就業幫扶工作。加強對家庭貧困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宣傳引導和咨詢服務,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著力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堅持“幫、包、?!本蜆I聯動援助制度,對少數民族零就業家庭、孤兒、殘疾人、城鄉低保家庭、在校期間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畢業生給予求職創業補貼和培訓補貼。多形式舉辦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專場招聘活動,采取“一對一”就業推薦服務、就業托底援助等舉措,幫扶家庭貧困大學畢業生及時充分就業。建立完善少數民族和家庭貧困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和工作臺賬,并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就業幫扶工作和建立逐步形成有效管用的幫扶機制。制定家庭貧困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的獎助政策,鼓勵面向基層就業。
3、實施推進“片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建立學生營養監測網絡,加快片區縣農村義務教育學?;锓炕蚴程玫壬钆涮自O施建設,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4、保障貧困地區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原則,依法保障貧困地區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并做好在當地參加中考、高考等升學考試銜接工作。以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營養狀況和交通需求為重點,切實提高貧困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二)實施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發展工程。
1、建設鄉鎮幼兒園。根據貧困地區自然環境、適齡人口分布等情況,修訂完善幼兒園建設發展規劃。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原則,充分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富余資源及其他優質資源發展學前教育。加快推進貧困地區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到2017年實現每個鄉鎮有一所中心幼兒園。實施《湖南省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在項目、資金、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引導和鼓勵在人口較集中的行政村建設普惠性幼兒園,并通過鄉鎮中心幼兒園辦分園、小學附設學前班、建立巡回支教點、社會力量辦園等形式向其他行政村延伸,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縣、鄉、村學前教育網絡。大力支持貧困地區建設省市級示范幼兒園,引領當地學前教育健康快速發展。
2、改善辦學條件。統籌初中改造工程、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建設、城鎮義務教育擴容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項目和資金,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到2018年完成“全面改薄”,到2020年徹底改善7000多所非完全小學和教學點的基本辦學條件,進一步縮小義務教育校際間、城鄉間差距。統籌實施民族地區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和普通高中擴容改造計劃,重點加強圖書館(室)、實驗室、體育場所建設和教學儀器設備配備。改善貧困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接受“隨班就讀”學生的普通學校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
3、促進普通高中特色發展。充分發揮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輻射帶動作用,并根據就學需要,支持貧困地區采取新建、改擴建和聯辦等方式,建設一批規模適當、辦學條件好、教育質量較高的優質普通高中。積極支持貧困地區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建立健全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全面有個性地發展,努力建設一批特色高中。
4、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實施“一人一案”,安排未入學適齡三類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通過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措施,切實提高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逐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落實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標準。貫徹實施國家三類特殊教育學校課程標準,通過巡回指導、研討培訓等多種形式,幫助貧困地區特教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
(三)實施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工程。
1、建立健全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預警機制和督查制度。利用國家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平臺,建設和完善省級平臺,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控輟保學預警工作。加強督查,督促貧困地區政府按《義務教育法》的要求,采取切實措施鞏固和提高當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和完成率。
2、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工作。貧困地區要針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或厭學導致的輟學和流失問題,進村入戶摸底,建立健全貧困家庭的文化戶口制度。廣泛宣傳《義務教育法》,抓好貧困生的勸學工作,加強教育執法,依法推進控輟保學。對貧困生實行入學通知書、學生流失監控和輟學生返校通知書制度。通過慈善助學、基金助學等多種途徑,采取單位部門對口幫扶、干部職工及城鎮居民對農村貧困生進行“一幫一”等多種形式,對貧困生廣泛開展助學關愛活動。鼓勵各地開發符合實際需要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學生因厭學而輟學。小學輟學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輟學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四)實施貧困地區技能人才教育培訓工程。
1、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指導貧困地區統籌規劃區域職業教育布局結構,市州本級重點辦好一所高等職業學院,各縣市區政府重點辦好一所示范性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督促各縣市區認真落實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攻堅計劃主體責任,切實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確??h市政府重點舉辦的學校在2016年至少達到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及以上標準。鼓勵支持區域內職業院校積極申報卓越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等省級以上職業教育重點建設項目,并在項目申報指標和專項資金分配時向貧困地區重點傾斜。
2、實施特色專業體系建設計劃。建立健全職業院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支持區域內各市州重點建設3-5個特色專業群,每所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好2-3個特色專業群、3-5個特色專業,每所中職學校重點辦好1-2個特色專業群、2-3個特色專業,努力提高區域內職業院校核心競爭力;重點支持一批傳承民族文化、民族技藝的專業建設。
3、實施“一戶一產業工人”教育培訓計劃。繼續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和國家助學金制度,深入推進“湖南‘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積極引導“兩后生”、青年農民、城鄉勞動者等接受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充分統籌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資源,協同對接教育資助體系、同心溫暖工程、“雨露計劃”和貧困地區勞動力素質提升培訓計劃的資源,重點面向全省51個貧困縣市區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家庭,深入實施“一戶一產業工人”教育培訓計劃。從2016年起,各縣市區要以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為依托,加快縣級職教中心建設,有效整合區域內各類職業培訓資源,分年度、有計劃組織實施職業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為每個貧困家庭免費培養培訓一名40歲以下青壯年勞動力,切實提高貧困人口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其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
(五)實施高等教育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1、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根據貧困地區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總體布局,優化貧困地區高等學校布局,鼓勵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引導高等學校進一步明確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定位,加快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重點培育和支持建設一批服務、支撐當地優勢傳統產業發展的特色學科、專業。根據片區農村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求,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師范和醫學高等教育的發展。全面推進高等學?;A能力建設工程和教學質量工程,突出加強內涵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培養在本地留得住、用得上的優秀創新人才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實施高等學??萍挤鲐毠杂媱?。每年單列30項扶貧攻堅專項課題,支持高等學校圍繞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等重大課題開展科學研究。支持高等學校與貧困地區骨干企業深化合作,建設一批切實服務貧困地區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省級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加大高等學??萍汲晒蜇毨У貐^企業轉化應用力度,促進高校創新能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鼓勵高校與貧困地區開展深度合作,組織專家學者、科技人員進行技術攻關和項目咨詢,攜帶科技成果到貧困地區創辦企業,努力提高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增加扶貧人口就業崗位。
3、加大面向貧困地區招生傾斜力度。繼續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農村學生單獨招生”、“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等面向貧困地區和農村學生的專項招生計劃;繼續支持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認真落實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要求,支持“一州一縣兩區”內更多優秀學生報考“骨干計劃”碩士、博士研究生。采取措施支持貧困地區高校多接收本地區生源,努力培養“留得住”、“能干事”的適用人才。
4、支持省屬高校干部駐村幫扶工作。認真貫徹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干部駐村幫扶工作的意見》(湘辦發〔2015〕17號)精神,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在人才、科技、智力、信息、產業等方面開展扶貧的重要作用,推動高等學校與駐點村所在地政府、相關部門、行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積極在貧困人口素質提升、區域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對口支援長效機制。
(六)實施校校結對幫扶工程。
將教育對口支援納入到省對口支援工作總體部署中統籌推進。承擔對口支援貧困地區任務的市、縣市區、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等要把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作為工作重點,按照結對關系和對口支援規劃,加大教育幫扶力度。
1、實施基礎教育校校結對幫扶計劃。選取省內中心城市(城區)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優質學校與貧困地區對應學段學校開展校校結對幫扶工作,按照“三不變(受援學?,F行體制不變,學校法人代表不變,經費機制不變)”、“四協調(受援學校與派出學校協調教育教學管理,協調師資交流,協調教育教學改革,協調教學質量評價)”原則,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優質學校的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各類學校均衡發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2、深入實施中高職銜接教育試點項目。遴選一批國家和省級示范性高職學院對口支援貧困地區中職學校,共同開展中高職銜接教育試點;繼續通過“專遞課堂”、“名師課堂”、“網絡課堂”, 量身定做一批優質網絡在線課程資源,進一步促進貧困地區職業院校共享全省優質職業教育資源,推動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整體水平提升。
3、深入做好本科高校對口支援工作。繼續支持省屬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學分別與吉首大學、湖南科技學院、邵陽學院、懷化學院、湘南學院、湖南醫藥學院建立對口支援關系,大力實施以人才培養工作為中心,以學科專業建設、學位點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對口支援計劃。
(七)實施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工程。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加強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明顯縮小城鄉師資水平差距,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1. 加大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力度。穩步推進實施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根據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的實際需要,形成與國家免費師范生相銜接,各類型、各學段、各學科教師培養全覆蓋的地方免費定向師范生培養體系。按照“自愿報名、擇優錄取、公費定向培養、定期服務”的原則,繼續為全省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學校招收培養本科層次中職、初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和??茖哟涡W、幼兒園、特殊教育教師。
2、健全農村教師補充機制。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實施規模,重點支持貧困地區補充鄉村教師,根據國家政策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鼓勵免費師范生到貧困地區學校就業。出臺武陵山片區農村中小學校引進緊缺骨干教育人才等激勵政策,吸引省內外人才到貧困地區從教。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對農村邊遠地區和寄宿制學校,特別是村小和教學點實行傾斜核編,滿足其配備音體美健、英語、信息技術、科學等緊缺學科教師編制需求,確保開齊、開足規定的課程。推進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校長教師輪崗交流試點,完善城鎮學校校長和骨干教師到農村或薄弱學校任職任教的機制。鼓勵城鎮退休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到貧困地區學校支教講學。
3、完善教師培訓制度。把鄉村教師培訓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貧困地區教師能力素質?!皣嘤媱潯?、“省培計劃”向貧困地區中小學校傾斜,支持貧困地區教師校長培訓。實施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培訓計劃,加強貧困地區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德教育,著力提升貧困地區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強鄉村學校音體美等師資緊缺學科教師培訓,加強貧困地區學校骨干教師的培養,鼓勵教師在職學習深造,提高學歷層次。
4、改善教師待遇。研究完善符合貧困地區實際的鄉村教師職務(職稱)評聘條件和程序辦法,特級教師評選、職稱評聘、表彰獎勵和績效工資分配向鄉村教師傾斜。城鎮中小學教師在評聘高級職稱時,應有鄉村學?;虮∪鯇W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經歷。落實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建立“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加快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住房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統籌予以解決。啟動實施農村公辦學校教師公費體檢工作。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按照有關規定對在鄉村學校長期從教的教師予以表彰。
(八)實施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
1、加快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基礎條件建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設縣域整體推進機制,將“縣域內整體推進三通工程獎補資金”給予貧困地區特殊傾斜,促進51個縣市區的“三通”完成比例在2020年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動參與“寬帶村村通工程”,協調配合運營商加快對村小教學點的寬帶接入工作,推動貧困地區將村小教學點“三通”建設與應用工作納入工作重點,力爭2017年完成所有村小教學點寬帶接入。
2、擴大貧困地區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覆蓋面。深入實施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將2014年以來新設的教學點全部納入項目實施范圍,由省本級專項資金給予支持;進一步加強資源遴選與推送,根據“開齊課”的要求,針對不同教學點使用教材版本及教師學科配備的不同資源需求,點對點專項推送課程教學資源。啟動實施“中小學網絡聯校建設工程”,以“1+N”或“N+N”的形式,將發達地區優質學校與貧困地區中職學校、鄉鎮中心校、教學點構建成一體化網絡聯合學校群,將網絡主校的課堂教學、教研活動及教學資源以網絡共享的方式推送到網絡分校,實現課堂教學過程同步實施、教師同步研修、教學資源同步共享。到2020年,貧困地區村小教學點參與省市兩級“中小學網絡聯?!钡谋壤^80%。實施“基礎性資源普惠工程”,加大“湘教云”的“資源云”和“湖南微課網”建設,讓貧困地區農村教師受益。實施“教育信息化應用十百千萬工程”,對貧困地區的項目申報給予傾斜,確保貧困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的入選比例,實現以創新應用典型來“以點帶面”推動貧困地區信息化教育教學的高質量、大規模、普遍性應用。
3、推進貧困地區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優先在貧困地區部署實施國家和我省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相關應用系統。優先開展貧困地區教育行政干部信息化管理能力培訓,提高學校信息化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加強貧困地區學生學籍、資助等重要基礎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省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公安廳、省農委等部門建立教育扶貧工作協調機制,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完善有關的配套措施和辦法。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要落實領導責任,建立相應工作機制,把教育扶貧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各方資源,加大實施力度;要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因地制宜組織實施,確保教育扶貧工作政策措施落實。
(二)加強經費保障。加大教育扶貧資金保障力度。堅持把教育扶貧擺在教育資源配置的戰略優先地位。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加大貧困地區教育扶貧投入力度。省加大教育經費統籌,逐步提高可用財力、貧困人口等因素在教育經費分配的比重,教育專項轉移支付增量資金向貧困地區傾斜,向扶貧開發任務重的地區傾斜,著力改善貧困地區學校的薄弱環節、基本辦學條件,加大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助學補助力度。進一步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認真落實各類教育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加強教育扶貧資金的使用監管。按照“精準扶貧”有關要求,加強教育扶貧項目與資金的管理,突出貧困地區教育扶貧的工作重點和薄弱環節。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開展教育扶貧經費績效考評,提高資金效益。加強監督檢查,定期開展審計監督,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教育扶貧項目與資金的動態監管,堅決查處擠占挪用、截留和貪污教育扶貧資金行為。
(三)動員社會力量支持。鼓勵支持教育基金會等公益組織參與教育扶貧工作。引導各類企業、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和有關國際組織在貧困地區開展捐資助學活動。鼓勵共青團、婦聯、工會和各類社會團體有序組織志愿者到貧困地區扶貧支教、培訓當地技術技能人才。鼓勵高等學校加強扶貧理論和政策研究,為扶貧開發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把扶貧納入基本國情教育范疇,加大教育扶貧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參與支持教育扶貧的氛圍。
(四)建立考核評估機制。省對教育扶貧工作進展、質量和成效進行考核,作為對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和落實《湖南省農村扶貧開發實施綱要(2011-2020年)》、《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2010-2020年)》、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重點內容。將教育扶貧工作列為教育督導和市州教育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事項,開展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專項督導等,推動地方政府履行責任。建立教育扶貧工作信息系統,跟蹤監測教育扶貧工作。建立健全評估機制,開展第三方評估。加強考核評估結果的應用,政府效能考評、經費分配等要與教育扶貧工作考評結果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