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湖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2016-2020年)》的通知
湘政發〔2016〕25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湖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15日
(此件主動公開)
湖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
為進一步發展我省全民健身事業,提高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6〕37號)和《湖南省全民健身條例》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健康中國"建設要求,大力倡導"人人熱愛體育、全民健身強體"理念,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為根本目標,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改革創新、依法治體、確?;?、多元促進、注重實效"的工作原則,以建設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重點,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保障群眾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奠定建設體育強省的堅實基礎。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群眾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明顯增加,群眾身體素質穩步提高。全民健身的教育、經濟和社會等功能與各項社會事業互相促進的局面基本形成,體育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符合省情、特色鮮明、覆蓋城鄉、內容完備、惠及全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格局更加明晰。
二、主要任務
(一)增強健身意識,擴大健身人口,提高健康水平。
普及健身知識,宣傳健身效果,弘揚健身新理念,增強群眾健身意識。借助全民健身日(周、月)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加強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營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使體育健身成為人們普遍推崇的生活方式,有效擴大體育健身人口,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2600萬以上。努力提高群眾體質健康水平,群眾《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達到92%以上,體質狀況明顯改善。
(二)加強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與管理,方便群眾就近就便健身。按照配置均衡、規模適當、方便實用、安全合理的原則,科學規劃和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著力構建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和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到2020年,力爭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70%以上的市州、縣市區建有規模適中的全民健身活動中心,70%以上的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建有便捷、實用的公共體育健身設施,新建社區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
體育場地設施用地納入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新建居住區和社區要嚴格落實按"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標準配建全民健身設施的要求,確保與住宅區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切實加強縣級全民健身中心和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建設,完善城市社區(居委會)全民健身室外路徑和農村行政村(社區)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
充分利用我省獨特的自然資源,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精品健身示范工程(包括15個社區體育健身示范俱樂部,15個職工健身示范基地,15個戶外健身營地)。
確保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逐步推動符合開放條件的機關、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有序向社會開放,實現體育資源共享。各類公共體育設施應當根據其功能、特點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向社會低收費或免費開放。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單位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和工作目標管理制度,加強對公共體育設施的維護、更新,提高使用率,防止公共體育設施閑置浪費或被擠占、挪用。
(三)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打造全民健身特色品牌。
因時、因地、因需要堅持開展經常性、普遍性、趣味性的全民健身活動,豐富活動供給。大力開展健身走(跑)、工間操、騎行、登山、徒步、游泳、球類、廣場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積極培育擊劍、賽車、馬術、網球、射擊、射箭、電子競技、輪滑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征的休閑體育運動項目。大力扶持和推廣武術、太極拳、健身氣功、龍舟等民間民俗傳統體育運動項目。
打造群眾體育品牌賽事活動,精心組織"全民健身挑戰日"、"全民健身節"、"端午節龍舟賽"、"穿越大湘西"等活動。創建"一縣一品"全民健身主題特色品牌活動??h市區繼承傳統,發揮優勢,形成一項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有群眾基礎、有文化底蘊的體育項目,帶動整個縣市區體育事業全面發展。打造"江(湘、資、沅、澧等)、湖(洞庭湖、東江湖、柳葉湖等)、山(武陵山脈、崀山、衡山等)、道(環湘江自行車道、穿越湘西步道、安化茶馬古道、郴州巖道等)"四個具有湖南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動品牌。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三億人上冰雪"和"北冰南移西擴東展"計劃,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率先建設冰世界冬奧文化廣場,并逐漸在全省范圍鋪開,推進冰雪運動進社會,并大力發展大眾冰雪健身體育休閑項目,加強冰雪運動的專業性指導和培訓,支持一批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成立冰雪運動俱樂部或冰雪運動培訓學校。
(四)健全全民健身體育社會組織,提升發展活力。加強各級體育總會建設,積極發揮體育總會在指導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方面的作用。規范體育社會組織管理,加強會員制建設,充分發揮行政管理網絡、社會團體網絡、體育協會網絡和基層體育組織網絡在全民健身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健全全民健身體育社會組織,力爭縣級以上地區體育總會覆蓋率達到100%,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農村鄉鎮設立體育組織。城市社區普遍設立體育健身站(點),60%以上的農村社區設立體育健身站(點),形成覆蓋面廣、包容量大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
(五)推進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提高健身指導專業化水平。依托體育院校、教育培訓機構、體育健身俱樂部等,在全省構建較為完善的培訓基地網絡。優化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結構,落實培訓經費,創新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不斷發展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力爭到2020年,我省社會體育指導員達8萬人,其中直接服務群眾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超過3萬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廣泛組織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學校體育教師開展義務健身輔導,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組織落實、結構合理、覆蓋城鄉、服務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伍。
(六)突出全民健身發展重點,促進均衡發展。以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為目標,將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和重要考評內容。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廣泛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的體育鍛煉活動。積極開展課余體育訓練,倡導科學、健康的體育健身和生活理念,不斷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充分發揮各級老年人體育協會作用,廣泛開展經常性的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不斷創新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老年人活動中心應配置適合老年人健身的體育設施,社區服務應兼顧老年人體育健身服務。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舉辦老年人體育服務機構,興辦體育健身設施。健全殘障人體育組織,培養為殘障人服務的體育教師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實施"助殘健身工程",為殘障人建設就近方便的體育健身設施,為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提供便利。特殊教育機構和普通學校要提供適合殘障學生特點的體育健身與體育康復項目。
(七)加快全民健身服務業發展,提高體育消費水平。
充分發揮全民健身對發展體育產業的推動作用,擴大與全民健身相關的體育用品制造業、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健身休閑業等體育產業門類的規模,使體育服務業在體育產業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從業人員明顯增加,服務更加規范,全民健身服務市場繁榮發展。初步形成健身休閑、體育康復、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用品、體育旅游等優勢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體育健身服務企業品牌。逐步實施"體醫融合",開展運動康復醫學、慢病運動干預,推廣"運動處方"、健身咨詢服務,增強群眾投資健康的健身消費意愿。
(八)擴大全民健身對外交流,引領全民健身開放發展。結合湖南全民健身的品牌特色,積極開展全民健身的國內外交流合作,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以湘江為紐帶,以沿江健身設施為依托,以各具特色的健身活動為內容,打造設施完備、便于舉辦不同層次體育健身活動的湘江健身走廊。建成環洞庭湖生態健身圈,開發系列健身項目,把生態旅游和環湖健身有機結合。鼓勵探索建設跨地區的全民健身城市聯盟,促進城市間全民健身的橫向帶動發展。全方位拓展各類區域的互動交流,深化與國際體育組織、友好城市、港澳臺地區的合作交流,推動湖南全民健身向更高層次發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府公共體育服務職能。各地要把全民健身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領導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把全民健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保障措施,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各級人民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強化督促檢查,嚴格獎懲,確保工作落實。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突出以群眾體育為中心,加強對全民健身工作的組織協調,充實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內容,制定公共體育服務措施,創新公共體育服務模式和方法,擴大城鄉公共體育服務的覆蓋面,提升公共體育服務質量,推進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充分發揮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各行各業、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形成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強大工作合力。
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通過健全政府主導、各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組織架構,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以健康為主題,整合基層宣傳、衛生計生、文化、教育、民政、養老、殘聯、旅游等相關部門工作,在街道、鄉鎮層面探索建設健康促進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利用湖南特有的自然資源,政府、社會投入相結合,打造全民健身生態圈,開發各類健身活動,滿足人們求新、求知、求奇、求趣、愉悅身心等目的。
(二)加強組織建設與管理,完善保障條件。加強市州、縣市區兩級健身組織建設。市州、縣市區兩級須建有體育總會、單項體育協會、行業體育協會和職工、農民、老年人、婦女、殘疾人、少數民族等人群體育組織,提高規范化建設水平。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完善體育服務功能,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帶動鄉鎮(街道)群眾體育活動全面開展。
城市體育以社區為重點,加快推進街道和社區體育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社區居民體育健身環境和條件,提供基本公共體育服務。街道辦事處要整合轄區企事業單位、學校的體育設施和體育人才等資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推動社會體育與職工體育、學校體育共同發展。提高社區居委會公共體育服務能力,推進社區全民健身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做到"有體育設施、有健身組織、有社會體育指導員、有健身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
農村體育以鄉鎮為重點,將發展農村體育事業納入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統籌鄉鎮全民健身事業發展,促進鄉鎮體育資源和公共體育服務均衡配置,增強農村基層體育公共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包括街道、鄉鎮綜合文體站在內的綜合服務設施作用,利用好農村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和體育人才資源,在傳統節日和農閑季節廣泛開展農民體育活動。
(三)加大投入力度??h級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條例》規定,在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政府工作報告的同時,要將全民健身工作相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設施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動的投入。支持農村、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全民健身事業。
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安排不低于70%的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事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積極引導體育場館向社會實行免費和低收費開放,財政和審計部門加強監督和管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體育場館建設與運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領群眾進行健身消費。
(四)建立全民健身評價體系。認真執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全民健身條例》、《湖南省全民健身條例》等,廣泛開展體質測定、達標活動。通過國民體質評價、體育工作評價, 準確監測國民體質發展變化,總結體育工作利弊得失,為全省國民體質的穩步提升指引方向,保障體育服務體系的高效運轉。制定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相關規范和評價標準,明確全民健身發展的評價指標和測評方法,建立政府、社會組織、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組成的評價團隊,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全民健身設施建設數量、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情況、學生在校鍛煉情況、社會體育指導員輔導與培訓情況、國民體質監測以及學生體質達標與優秀率等情況,采用多層次、多主體、多方位的方式進行立體評價,為提升我省全民健身發展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五)強化全民健身科技與媒體服務創新,營造良好體育氛圍。制定并實施運動促進健康科技行動計劃,推廣"運動是良醫"、"科學運動"和"健康管理"等理念,提高全民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逐步推動各級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站)升級改造,打造全民健身科技服務精品工程,研究制定并推廣普及健身指導方案、運動處方指南,開展運動風險評估,科學健身指導,提升全民健身科技服務水平。
實施"互聯網+全民健身"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全民健身相結合,促進全民健身工程升級換代。開發健身網絡平臺軟件系統,與衛生計生部門共建共享健康大數據,滿足健身人群對場地、時間、技術指導、健康數據以及虛擬健身社區等多方面的需要。大力發展場館APP、智能可穿戴健康管理設備、"i健康"體質檢測服務,豐富全民健身活動內容和手段。增加國民體質檢測網點,開展"我的體質我知道"體質檢測活動,建立全民健身基礎數據統計體系,結合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居民體質檔案,向具備條件的街道和鄉鎮延伸,為群眾提供個性化的健身指導服務。
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刊、互聯網等媒體的宣傳作用,出版科普讀物、音像制品,普及體育健身知識,提高公民科學健身素養。借助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努力營造"愛健身、會健身、常健身"的濃厚氛圍。打造全民健身體育電視節目"娛樂化"之路,集結推出多檔融娛樂與體育健身于一體的節目,為我省大力開展全民健身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六)加強全民健身人才隊伍建設。樹立新型全民健身人才觀,發揮人才在推動全民健身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努力培養適應全民健身發展需要的組織、管理、研究、健康指導、志愿服務、宣傳推廣等方面的人才隊伍。堅持自覺自愿和社會組織引導相結合,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就近就便掛靠健身站點開展健身指導服務,逐步做到每個健身站點至少配備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為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便利,激發其開展健身服務的積極性。對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實施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鼓勵和支持退役運動員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服務全民健身,充分發揮其在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活動中的引領作用,提高全民健身人才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組織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教師、體育院校學生,深入社區、機關、學校宣講、普及全民健身科學知識,傳授健身技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努力建設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主體、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伍。創新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平臺,推廣多元化服務項目,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長效機制。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與協調。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明確部門責任,制定年度推進計劃,全面落實《湖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各項任務和要求。省體育局要會同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共同實施計劃。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是發展全民健身事業的責任主體,應結合實際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并具體組織實施。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加強組織領導,在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方面,協調有關部門制定措施,建立目標責任制,簽訂責任書,實行目標考核。
(二)嚴格過程檢查與績效考評。將《湖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組織實施情況列入全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考評督導內容??h級以上體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不定期進行檢查指導,對《湖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實施成效進行全面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