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實施意見
豫政〔2014〕40號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進一步加強我省計量工作,全面提升計量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計量在保障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技術支撐作用,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計量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計量是實現單位統一、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證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技術保障,關系國計民生。
近年來,我省計量工作實現了快速發展,量傳溯源體系逐步完善,計量測試技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節能減排、提高產品質量、維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目前我省計量工作的基礎還很薄弱,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差距,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遲緩,計量服務保障能力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監管手段不完備,計量人才特別是高精尖人才缺乏。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建設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重要時期。在新形勢下,加強計量工作、夯實計量基礎、完善計量體系、增強計量保障能力是建設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我省“四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提升我省綜合實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突出重點、夯實基礎,統籌兼顧、服務發展,完善法制、依法監管”的基本原則,加大基礎建設、法制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加強實用型、新型和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究,科學規劃全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進一步完善量傳溯源體系、計量監管體系和誠信計量體系,為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基礎和技術保障。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計量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計量監管工作全面加強,計量科研水平全面提高,基本滿足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保障能力方面:圍繞我省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規劃實施,加強現代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推動計量測試能力提升,建成符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水平量傳溯源體系、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和能源資源計量服務體系。到2020年,全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滿足社會95%以上的量傳溯源需求,省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數量達到350項,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平均達到100項,縣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平均達到25項;建設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3個以上,能效標識計量檢測實驗室5個以上,計量器具型式評價實驗室10個以上。建立健全能源資源計量管理和服務平臺,為政府實施節能管理提供權威準確的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向社會提供全面的節能計量技術服務。
法制監管方面: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計量監管體系,加強民生計量、能源資源計量、安全計量等重點領域監管,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打造我省公平、公正的計量環境。到2020年,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民用四表(電能表、水表、燃氣表、熱量表)受檢率達到98%以上;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引導并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3000家以上;實現我省列為國家萬家重點用能單位的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實時、在線采集。
科學技術方面:加強計量標準、標準物質及量傳溯源所需技術研究,提升全省科學計量水平,完成一批滿足我省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量傳溯源和計量測試技術科研項目。到2020年,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30項以上,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0項以上。研制農業、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和新興產業急需的標準物質達到100種以上。制(修)訂計量技術規范、規程和計量器具地方標準70項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提升計量服務與保障能力。
1.提升量傳溯源能力。加快食品安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加速提升數據流量等關鍵量和溫室氣體、水、糧食、能源資源等重點對象的量傳溯源能力。統籌全省計量資源,科學規劃量傳溯源體系,全面提升全省計量技術機構量傳溯源能力。到2020年,全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總數達到5000項以上。
省級計量技術機構:針對我省“四化”同步發展特點,建立全省最高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重點開展技術含量高、影響面大、風險指數高、易產生危險的計量器具和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減排等重點領域、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計量器具檢定校準工作,適應我省產業發展及產業集聚區建設需求。
市級計量技術機構:完善適應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強制檢定需要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重點滿足食品安全、安全生產以及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發展需要。
縣級計量技術機構:完善適應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強制檢定需要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重點滿足食品安全、安全生產、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等領域的發展需要。
專項計量授權技術機構:作為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的有效補充,針對專業性強的行業特點,完善專項計量標準,滿足行業計量檢定需要。
企(事)業計量技術機構:建立企(事)業內部量值傳遞所需的最高計量標準,加強對計量標準、工作計量器具的管理,采用先進的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設備,滿足生產工藝過程控制、產品質量升級需要。
2.加強計量技術機構基礎建設。各級計量技術機構要著眼長遠發展,立足工作實際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基礎建設,全面提升計量技術支撐和保障能力。省級計量技術機構項目建設要立足高端,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加快基礎設施、技術裝備更新和改造,積極引進和培養高精尖計量人才,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高效、公正、權威的計量公共服務平臺。市、縣級計量技術機構項目建設要立足特色,具有優勢性、區域性和基礎性;基礎設施、裝備水平、人員素質等關鍵要素滿足實際工作需要。
3.構建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在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開展具有產業特點的量值傳遞技術和產業關鍵領域關鍵參數的測量、測試技術以及服務產品全壽命周期的計量技術研究,開發產業專用測量、測試裝備,為我省構建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體系提供計量技術支撐。圍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加強物流配送、物聯網、電子商務、航空安全、航空科技等產業的計量技術服務保障,籌劃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現代物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加強與山西、河北、山東、安徽等省的協作配合,根據中原經濟區戰略規劃定位,聯合建設中原經濟區計量技術保障協作網,形成高效、有序、協作的計量服務環境。提升涉外計量服務能力,滿足我省涉外企業計量檢測需要;根據我省企業在國外分布情況,積極謀劃建立我省駐外計量工作分支機構。
4.構建能源資源計量服務體系。積極開展城市能源資源計量建設示范活動,夯實能源資源計量工作基礎。以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河南)為引領,加快省級城市能源資源計量中心建設,構建全省能源資源計量管理和服務平臺,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能源資源計量服務體系,為政府實施節能管理提供權威準確的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向社會提供能源資源計量技術服務。加強能效標識計量檢測基地建設,有效推進節能減排設備在線檢測工作。
5.加強企業計量檢測能力和管理體系建設。加強計量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煤炭、糧食、礦石、水、油等物料交接、產品質量檢驗以及企業間的計量技術合作提供檢測服務。強化企業計量技術基礎建設,鼓勵企業建立符合要求的計量實驗室和計量控制中心,在生產加工、工藝控制、產品檢驗等關鍵過程合理配置計量器具,實現對生產過程的精確控制和計量檢測數據的有效應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新建企業、新上項目等要將計量檢測設施與其他基礎設施一起設計、一起施工、一起投入使用。健全企業計量測量管理體系分類指導制度,推動大型企業按照國際標準建立計量測量管理體系,幫助中小企業完善計量檢測手段和計量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企業計量管理水平。
6.提升計量器具產業核心競爭力。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推動計量器具制造企業技術創新,提升我省計量器具產業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批專業特色鮮明、品牌形象突出的現代計量器具產業集群。大力扶持我省具有競爭優勢的計量器具產業發展,推進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建設,爭取更多計量器具產品獲得國際法制計量組織的評價互認,提高“河南制造”儀器儀表在國際、國內的競爭力。
(二)加強計量監督管理。
1.加強計量法規體系建設。做好國家計量法律、法規貫徹落實工作,加快《河南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修訂和能源資源計量立法工作,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形成統一、協調的計量法規體系,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2.加強計量監管體系建設。由質監部門牽頭,聯合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環保、交通運輸、衛生、安全監管、工商等部門,建立強檢計量器具重點使用行業監督檢查機制,加強對醫療衛生、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安全防護、貿易結算等強檢計量器具的監管,確保相應行業的強檢計量器具量值準確可靠,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完善計量器具制造、經銷、使用等環節的監管措施,落實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提高計量器具產品質量,到2020年,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總體抽樣合格率達到90%以上。充實計量執法裝備,完善計量監管手段,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加強計量技術機構監管,規范檢定、校準行為。加快計量信息化建設,提升計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社會團體、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不斷拓寬計量監督平臺和渠道。
3.加強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在服務業領域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開展“計量惠民生、誠信促和諧”活動,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加強計量技術機構誠信建設,增強計量檢測數據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實行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建立健全誠信計量檔案,建立誠信計量信用信息收集與發布和計量失信“黑名單”制度,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每年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450家以上。
4.強化民生計量監管。認真組織開展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用四表、加油(氣)機、出租車計價器、醫用計量器具、集貿市場結算用衡器等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工作。深入開展計量惠民服務“進市場、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推動計量惠民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強化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監管,完善定量包裝商品企業計量保證能力監管模式;開展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監督抽查工作,到2020年,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在服務業領域推行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合格公示制度,依法接受社會監督。有針對性地開展計量專項整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5.強化能源資源計量監管。加強對用能單位能源資源計量器具配備、強制檢定的監管。依法開展能源資源計量審查,積極組織能源資源計量評定、能效對標計量診斷等活動,培育能源資源計量示范單位。引導用能單位合理配備和正確使用能源資源計量器具,建立能源資源計量管理體系,落實用能單位能源資源計量主體責任。實行能源資源消費分類計量,完善相關的配套激勵措施,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實時、在線采集,強化能源資源計量數據綜合分析和應用。到2020年,實現1100家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實時、在線采集。
6.強化安全計量監管。加強與安全相關計量器具制造監管,為生產安全、環境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醫療安全等提供高質量的計量器具。加強煤炭、石油化工、非煤礦山、交通等重點行業安全用計量器具強制檢定,督促使用單位建立完善安全用計量器具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備經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確保安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依法處于受控狀態。開展安全用計量器具提前預測、自動報警、檢測數據自動存貯、實時傳輸等相關技術研發和應用,提高智能化水平。建立健全計量預警機制和風險分析機制,完善計量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7.嚴厲打擊計量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計量作弊防控技術和查處技術研究,提高依法查處、快速處理能力。加強計量器具制造環節監管,嚴厲查處制造帶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的行為。加強計量器具使用環節監管,對重點產品加大檢查力度,嚴厲查辦利用高科技手段計量違法行為。加強執法協作,建立健全查處重大計量違法案件快速反應機制和執法聯動機制,加強行業性、區域性計量違法問題集中整治和專項治理。開展商品包裝和能效標識計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商品過度包裝和偽造、虛標能效標識行為。
(三)加強計量科技基礎研究。
1.加強計量科技基礎及量傳溯源所需技術研究。加強計量科技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建立一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準確度、高穩定性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為滿足高端產業、高端產品、高端技術的計量服務需求,加強互聯網、物聯網、傳感網等領域計量傳感技術、遠程測試技術和在線測量等相關量傳溯源所需技術和方法研究。加強電力、交通、節能、環保、氣象等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提升專業計量測試水平。提高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突發事故檢測報警、環境和氣候監測等領域的計量測試技術水平,增強快速檢測能力。研究加油(氣)機、電子計價秤等計量器具防作弊技術,為計量執法提供技術保障。
2.加強計量標準物質研制。加快食品安全、環境監測、生物化學、安全防護等領域標準物質研制和生產,重點開展用于食品安全領域中農藥殘留標準物質和空氣質量監測、水質監測、臨床生化檢驗、安全防護等領域標準物質研究,積極參與食品安全、臨床檢驗、環境監測、材料科學等領域國家標準物質研制。完善我省標準物質量傳溯源體系,滿足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材料科學等領域和新興產業檢測技術配套和支撐需求。每年研制新標準物質15種以上。
3.加快計量科技創新。積極探索計量科技與物理、化學、材料、信息等學科交叉融合。加強計量技術機構與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門科研項目的合作,根據產業需求,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專業、重點技術難題專項研究。加大投入支持計量技術開發和應用,強化省級計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帶動作用。改善對超長、超高、超寬、超重和潔凈有較高要求的先進測量、高精密測量的實驗環境控制條件和配套設施。構建以計量前沿科研為主體、計量科研創新發展為手段、服務產業技術創新為重點、推動創新型河南建設為宗旨的檢學研相結合的計量技術創新體系。
4.積極組織和參與計量比對。積極參與國際計量比對,每年參加15項以上國家計量比對。積極支持作為主導實驗室組織開展全國計量比對,每年組織2-3個項目開展省內計量比對,提高我省計量檢定能力。加快校準測量能力建設,提升我省在國內及國際計量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5.制(修)訂計量技術規范。及時制(修)訂計量技術規范,滿足量傳溯源及計量執法需要。加大經濟發展、節能減排、安全生產、醫療衛生等領域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力度。根據計量發展需要,成立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和計量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提出、起草、技術審查我省計量技術規范、規程和計量器具地方標準。每年至少制(修)訂計量技術規范10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計量工作,把計量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加強對計量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建立由省質監、發展改革、財政、科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業和信息化、公安、環保、交通、衛生、統計、能源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制定支持計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掌握本實施意見的落實情況,督促本實施意見落實。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本實施意見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分解細化目標,落實相關責任,確保本實施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二)完善配套政策。各級政府要建立計量經費保障機制。要增加對計量技術機構的投入。要支持開展計量惠民活動,逐步實現與人民生活、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的計量器具免費強制檢定,不斷加大能源資源計量監管、計量器具監督檢查、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等工作經費的投入力度;把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用計量器具檢定、集貿市場在用衡器檢定、民用四表檢定、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抽查、商品過度包裝計量監管等費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發展改革、財政、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制定促進計量發展的投資、財政、科技、人才、價格等支持政策。發展改革部門要在對城市能源資源計量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予以政策、資金傾斜;科技部門要在部門預算中安排計量科研經費,加強對計量科研的支持。
(三)加強計量隊伍建設。建立河南省計量專家庫。將緊缺的高層次計量人才引進納入河南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面向海內外引進計量人才;支持年輕計量技術骨干參加國家級、省級重大科研項目和重點平臺的研究、實驗活動,培養一批計量學術帶頭人;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協同創新,培育一批計量專業領域的領軍人才。支持和引導高校按照《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設置計量相關課程;依托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建設計量學重點實驗室和計量相關學科研究生培養基地,積極申請計量相關學科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健全計量培訓機制,組建培訓骨干隊伍,分層級、分類別做好各地、各部門和各企業的計量技術人員培訓工作,打造一支業務精湛的計量技術隊伍;加強計量行政管理人員和計量檢定人員培養,提升計量隊伍的監管能力和業務水平。
(四)加強計量宣傳。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期刊、網絡等媒體優勢,大力宣傳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計量法律、法規,普及計量科學技術知識。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5·20”世界計量日、“質量月”等主題宣傳活動和計量法規講座、計量知識競賽、計量實驗室開放等專題宣傳活動,進行計量工作宣傳,提高全社會對計量工作的關注和重視程度。
(五)強化檢查考核。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建立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本實施意見的工作責任制,定期開展檢查考核,分析進展情況,確保取得實效。2016年對貫徹落實本實施意見的進展情況進行中期評估,評價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對需要調整的內容報省政府批準后實施。2020年對本實施意見落實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考核和總結,并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對在貫徹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本實施意見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4年4月28日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